老谢名叫谢新法,是“美味不用等”的创始人兼CEO,公司为餐厅提供智能餐位管理系统。老谢其实不算老,也就三十多岁。他笑称自己也不知道老谢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老谢没有独立的办公室,和技术人员坐在大平面一起办公。他乐于这种开放包容的氛围,“其实蛮好的,工作之余就是兄弟”。
10月28日,美味不用等宣布获得5亿元C轮融资,由大众点评、百度领投,中信资本、正中兴、海润、安持等资本机构跟投,A轮投资人经纬中国和B轮投资人天图资本继续追加投资,公司估值超过20亿元。
餐饮O2O市场已不乏美团和饿了么为代表的外卖巨头,但美味不用等深耕的是另一个细分领域,即到店消费。
成立两年多的美味不用等已进入全国两百多个城市,为西贝、绿茶、南京大排档、雕爷牛腩等三万多家餐厅提供智能排队服务,占据了到店消费90%左右的市场份额。但谢新法仍然觉得不够快。“还在半山腰上,不上不下,你不快对手快就会很危险。”他说。
加速扩张
2013年年初,谢新法离开了供职近十年的中兴通讯,和另外三个合伙人组建团队,成立公司。当年4月美味不用等的APP上线,他们打算用移动互联网帮助热门餐厅解决排队问题。
美味不用等的主要产品是其自主研发的排队系统,用户可在其APP或微信号选择餐厅,进行远程排队取号,并可实时查询排队等位进程,提前5个号会短信推送提醒。在餐厅,系统装入平板电脑,配上打印机,用户即可取号排队,扫描二维码亦会进行提醒。
看似简单的事情却并不简单,APP上线后的半年时间是一个“黑暗时代”,谢新法一度怀疑“这件事能做吗”。那段日子里,公司只有6个人,4个合伙人和2名员工,一个月最多也就谈下10家餐厅。谢新法向《中国企业家》回忆,“没有品牌知名度,没有钱,有的只是精神、产品和服务,是靠咬牙坚持下来的。”
当时,为了拿下上海新旺茶餐厅,美味不用等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市场官陆瑞豪等了餐厅老板整整两天,第三天正好有新店开业,陆瑞豪才借机“堵住”了老板,争取到了一个试.用的机会。
很多早已有了排队系统的大牌餐厅对此并不感冒,美味不用等的策略是,“以升级为借口,零成本将其引入互联网时代”,即免费在餐厅原有的硬件装上自己的系统。即便如此,与大企业合作仍是难事,因为对方一般审核比较严格。
2013年9月,美味不用等希望拿下通用磨坊旗下的哈根达斯,对方提出要到公司拜访,那时美味不用等连固定的办公场所都没有。谢新法“临时征用”朋友的公司,换上美味不用等的牌子。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谢新法还说服盛大资本为自己做背书。彼时,美味不用等的客户虽然不多,但在上海几乎拿下了一个购物中心的所有餐厅,盛大资本觉得其具备可复制性,希望投资。
最终美味不用等跟哈根达斯的合作如愿落地。2013年10月,美味不用等也拿到了盛大资本的200万元天使投资。
对于一般餐厅,一开始美味不用等的硬件和软件系统都要收费,随着竞争加剧转向全部免费。很多餐厅奔着免费而来,美味不用等逐渐驶入快车道。2013年年底,其在上海与300家餐厅实现合作,第二年5月进入北京市场,3个月在北京拿下了700家餐厅。谢新法清楚地记得,开拓北京市场时,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销售副总裁杨佳佳意外摔断了腿,她就拄着拐杖一家家去谈,这感动了不少餐厅老板,最终实现合作。
2014年8月,美味不用等拿到了经纬中国和信天创投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之前我投了饿了么,它会成为到家食物入口,所以我考虑要投一个到店食物入口。看了很多公司,它们都想替换餐厅系统,比较重也就比较慢。美味不用等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个‘外挂’,排队系统这个切入点很棒,可以瞬间和所有餐厅的系统对接,不要求改变原来的系统又解决了餐厅的排队痛点,所以我们没有聊太多细节就投资了。”经纬中国合伙人丛真向《中国企业家》如是说。
从最初的Demo开始,美味不用等排队系统已经迭代了一百多个版本。早期,一旦断网餐厅取号就会终止,这个问题容易造成餐厅秩序混乱。公司在后台实时监控,一旦哪家餐厅系统出现问题,第一时间修复或者打电话进行指导。陆瑞豪告诉《中国企业家》,“我们庆幸的是有先发优势,后来一些大互联网公司也在做,但我们一些细节功能、特殊功能推得最快。比如有的餐厅楼上楼下同时叫号,对手可能要用一两月时间开发,我们则短很多。”
坐稳京沪市场后,美味不用等的触角开始伸向全国。2015年1月,拿到了天图资本领投的2000万美元B轮融资,扩张再次提速。截至10月,美味不用等进入全国两百多个城市、三万多家餐厅,目前其APP用户量达到500万。
打动巨头
经过市场考验的谢新法对于餐饮互联网化有了自己的认识。在他看来,线上业务主要包括餐位(排队和订位)、点菜、支付和会员管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第一步是点评、优惠券和团购阶段,这一步一个APP就可以做成,不需要餐厅详细信息,餐厅一侧也不需要专门的硬件,这一阶段大众点评和美团借势而起。第二步是排队、预订和支付,其中支付是微信和支付宝的天下,美味不用等的机会在排队和预订。第三步则是手机点菜和会员服务。如果跨越式发展,很难成功。
刚创业时,O2O风起云涌,谢新法认为手机点菜是一个风口,花了几个月时间,研发出一套移动点菜系统,陆瑞豪是他第一个上门推销的客户,两人一拍即合,联合创业。之后的故事证明,当时只是外卖业务的风口,饿了么和美团两个外卖行业的独角兽势不可挡,以到店消费为主攻方向的项目则走入了死胡同。
跟到家业务相比,到店的难度不可同日而语。外卖几乎都是快餐,菜品简单,不需要和餐厅管理系统打通就可做成。而到店的消费场景则完全不同。首先是对基础设施有要求,而当时绝大数餐厅并没有实现网络覆盖。其次,中餐正餐一般菜品较多,有的会达到上百种,还会有各种套餐与多种口味,而各家餐厅管理系统并不相同,不打通系统,C端点菜不能直达厨房。目前市场上至少有上千家系统,一一连接难度很大。应用纳入的餐厅太少对于用户来说没有意义,用的人少对于餐厅没有价值。
美味不用等的点餐模式在摸索了几个月后,宣告失败。谢新法将业务方向转向了手机排队。
“刚想去创业的时候,其实脑子里只是一个想法,落地时你会发现很多事情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谢新法说。
2014年11月,美味不用等推出3.0版本,尝试在之前排队业务基础上增加智能预订业务。今年5月份,预订业务正式上线。由于前期排队的积累,预订业务推广迅速,目前有超过1.6万家商户与其合作。规模变大,美味不用等开始受到互联网巨头的关注。
今年6月,大众点评提出要投资美味不用等,CEO张涛向谢新法表达了他生态共赢的观念:O2O市场很大,仅餐饮一块就有3万亿的规模,大众点评的优势在于海量C端用户,具体的垂直领域不可能全都自己来做,美味不用等深耕排位、预订,因此可以合作。“我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围。”张涛对谢说。
在此之前,谢新法和团队其实也承受着压力,一家作风强悍的O2O平台提出了收购要求,并且放出狠话:“拒绝就等着被打。”
得知大众点评要投资美味不用等,百度有点“坐不住了”,也要求投资。其实,早在2014年百度就开始与美味不用等接触。在谢新法看来,“百度如果不投就吃亏了,点评多了一个东西,它却没有”。这样,才有了大众点评和百度领投的C轮融资。
最后一公里
眼下,谢新法对于公司有了更明确定位,它将是一家B2B公司,一端是百度、支付宝、大众点评等大平台公司,一端是所有餐厅与其系统供应商,美味不用等要做的是建设平台,打通两端,实现信息对接。其理想状态是:在任何大平台公司的APP中都可以看到每家餐厅的菜单和餐位,消费者可以直接预订、点餐,到店消费后支付环节自动完成。经过了两年多的积累,美味不用等开始从“餐位管理”走向餐饮互联网化的第三阶段——点菜和会员。
“美味(不用等)再牛还能做出一个大众点评或者百度这样有庞大C端用户的公司吗?可能性太小太小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另外一件事做到极致呢?我就把两个B之间的路修到最好,把巨头的流向变为自己的流量,很互补不竞争,他又不打我,何乐而不为?”
在他看来,B2B打通以后,几十万家餐厅和互联网巨头的流量将来往于此,所有订单(包括排队、预订、点餐)、支付都会经过平台。美味不用等将借此建立起平台互通的会员制度,通过营销手段,使餐厅直观地抓取目标用户,然后向餐厅收取服务费,各方分成。这种模式与美国网上订餐平台OpenTable很类似,最大的差异在于OpenTable是自有流量,美味不用等是B2B聚拢的全网流量。
目前,美味不用等基本做到了和大平台的连接,但和更多的餐厅管理系统商并未打通。为了完成这一步,拿到C轮融资后,其推出了“路由器”战略。
谢新法解释说,路由器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每个插孔代表某一种服务。互联网平台和系统商按照服务接口标准接入,即可享受全互联网化的服务。
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谢新法打算分阶段完成。第一步先与市场中前十大系统商打通(这可能涉及上万家餐厅),形成示范效应后,制定标准,吸引其他系统商自愿加入。
最近几个月,谢新法与十大系统商一一见面。这些系统商无一例外都会反问:“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谢给他们讲美味不用等的故事:“两年估值20亿,凭什么?排队机器。事实上之前每家都有,但被视作鸡肋,美味不用等将机器接通了移动互联网,于是一台售价1000元的排队机器估值提升了百倍。这就是互联网的潜在价值。如果大家都接通,想想价值有多大?”
“就像一个小山村,没路之前没有什么机会,路通以后旅游等各种产业就会进来,就可能富起来。”谢新法说。
目前美味不用等与四五家系统商实现打通,但这加起来还不到市场的3%。路还有多远,谢新法自己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