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大数据的运用高不可攀,只限于统计学家、跨国公司和信息技术部门这个专业度极高的圈子,现在大数据的进场费大幅降低,分析软件的价格已经降到中小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甚至还有些软件工具是免费的。硬件也愈来愈便宜,一台高效能的服务器,基本在中小企业购买力之内,同时云端储存解决了海量信息往哪里放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数据民主化”。
面对大数据,不少企业家还是如同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简单来说,大数据的核心就是自动化,利用高速计算机来处理海量信息,以前可能要用几年的功夫来做的分析,现在或许几分钟就完成了。应用在中小企业上,最直接了当的功能是发掘顾客的需求和洞察潜在的发展趋势,经过云计算服务,精准掌握消费者行为,使中小企业针对顾客作出及时的服务并收到反馈。
大数据把传统的个性化服务带回来
亚马逊是靠大数据成功的经典案例,从一家小创业公司仅仅二十多年就发展成商业巨无霸,颠覆了传统零售业运作模式。以往要靠零售书商收集顾客消费信息,作为进货的依据,反馈给出版商,成为印刷、制作、营销,库存管理等上游中游不可或缺的参考。一旦网上购书,这类有关消费者行为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开创了一个了解顾客的新时代。售书这门行当从书店零售进入了数据驱动的电子商务,亚马逊不但能跟踪顾客买了什么书,对哪类的书有兴趣, 从他们如何在链接的网页间浏览的纪录,对促销反应的跟踪,亚马逊编制出程序能预测消费者下一次要买什么书。这些顾客网上购书的消费行为,转变成数据,就能制定出针对个别顾客的市场营销。
大数据的应用改变了以往靠抽样调查和问卷来衡量顾客满意度的模式,通过网上购物,社交媒体的聊天,以及智能手机的定位功能,来增加互动性,预测和及时满足顾客的需要,可以说大数据把传统的个性化服务带回来。在这方面,中小企业正好有先天优势。
“不能量化,就无法管理”是上世纪管理大师戴明提出来的。这种数字化的管理文化作为决策的依据,在西方企业习以为常,只是规模和程度上有差异。然而在以“人治”为主的华人企业,数字文化还有待建立。一下子引进大数据之类前沿的操作,挑战巨大。
海峡两岸中小企业对大数据态度不同
大数据之所以受到铺天盖地的关注,软件开发商及各种类型的顾问公司是背后的推手。这些公司运用开源分散式软件,快速侦测,缩短反应的时间。资料产品云服务化,不但降低数据建立和应用的成本,而且提供不断更新的数据分析工具,把内部和外部数据中心的信息结合起来。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更加海量的信息必须有相应的处理技术。中小企业缺乏内生资源,只有向外寻求服务。
大数据是高容量、高变速、而且种类繁多的信息资源,它是动态的,结构不是固定的,大数据的分析必定要结合专业领域知识来获取对决策有帮助的信息,信息若是不能成为行动的指引,是没有价值的,所以收集数据后,必定要转换成可以行动的策略。首先要考量企业组织的特性和战略,如何建立一个框架来储存及应用数据,这是管理上的问题。企业对自身需求清不清楚?想要的数据分析范畴有多大?应该要提出哪些问题?如何促进营销、技术和管理层的合作,项目负责人的遴选,都是管理问题。所以,即使不受资源的限制,决定大数据能否推进管理和企业战略的目标,首先取决于对行业的了解,其次才是整合信息技术部门和管理层之间的协调,跨越两者之间的鸿沟。
笔者不久前在台湾和制造业人士谈起大数据应用的前景,一般的认识是数据来源不成问题,尤其在电子商务产业数据如同井喷,有应接不暇之势。通常中小企业很少充分应用上所搜集的数据,存档三个月后,百分之九十都闲置在数据库中。隐约知道这些数据蕴藏了许多宝贵的线索,可能带来商机,而且会使决策更有依据,然而数据的质量、格式和成熟度,谁都没准。虽然软件公司林立,可是没有形成软件产业,缺乏国际标准架构下的软件工作团队。推动这方面的进步可能有待政府和高校等研究机构来起到带头作用。
这位业者感叹,大伙都认识到大数据是精准掌握消费者行为的新工具,管理者谈起选择“开源分散式”,“可升级化”软件,头头是道,但是观望者居多。对中小企业来说,即使软件硬件价格下降,人力成本的投入还是相当可观。软件服务经常是定期付费使用,开始的投入也许不很巨大,但是长期的开支必须考虑进去。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只能一边做一边学,准备好付出一笔学费。
笔者听了感觉到海峡两岸对大数据的态度有所不同:大陆期待的是“高大上”的宏伟目标,台湾则兢兢业业地操心怎么做。我曾听过一位在国内小有名气的专家演讲,他对大数据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无比的信心,期望“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终于能够实现上世纪壮志未酬的计划经济。两岸三地的中小企业不畏难,但是也不小看操作上的许多障碍。大伙优势互补,聚集智慧,认清在市场经济中的方向,一起努力前进,必能开创出大数据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