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度”不是一个可推广的理论概念,“灰度领导力”也不是一种具有一般理论意义的领导力类型。实际上,“灰度”和“灰度领导力”都只是在权力相对集中的体系下,最高管理者运用权力的一种策略;而且,这种适合于权力相对集中体系下最高管理者的领导策略,同一般管理学意义上的“权变原则”、“自由裁量权”等也不完全相同。
既然“灰度”是一种管理或领导策略,那么,应该用什么样的理论对它进行解释呢?
有一种观点认为,也许混沌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灰度”。混沌概念所描述的是一种对象系统的“存在和变化”状态,至少是同观察主体的有限知识背景相关的对象化“存在和变化”,而不是观察主体本身的人为策略选择。
或者说,混沌不是观察主体人为制造出来的,也不是观察主体可以选择的策略;而且,如果从“黑白相间”这个隐喻来把握“灰度”,就更容易理解,黑白相间的“灰色”本身并不是混沌,而是一种秩序,是黑白两种色调的组合状态;不管这个状态的“度”在哪里,在每一个这样的状态点上,黑白色调的搭配都是有秩序、可分析的。
因此,无论是从“灰度”的隐喻——黑白相间的色调变化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灰度”本身所具有的管理或领导策略内涵的角度来看,用混沌理论来解释“灰度”似乎都不太可行。“灰度”是选择的结果,黑白相间的程度是可以分析的;而混沌中的秩序是涌现的结果,其涌现的路径是不可分析的。“灰度”和混沌是两个处在完全不同语境中的概念,无法强联在一起。
还有一种思路,试图用传统的“阴阳体系”来解释“灰度”。似乎从直观上看,阴代表黑,阳代表白;阴阳结合,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正好对应着黑白相间的灰色。但是,传统的“阴阳体系”是用来解释各种存在物的生成及发展变化的,是一种解释性理论而不是一种策略性工具;更何况,“阴阳体系”侧重于说明阴阳两者的性质差异及其互动转化,而不在于两者组合中的成分配比。
“阴阳体系”并不关心阴阳的中间状态及其程度变化,用更极端也更浅显的例子来说明或许就是:“阴阳体系”并不侧重于解释“中性人”,更不试图去说明这个“中性人”的中性程度在哪里。
由此可见,“阴阳体系”和“灰度”至少在两个根本点上是不一致的。首先,“阴阳体系”是解释性体系而非策略性体系,在这一点上,“阴阳体系”和混沌理论也不一样,混沌理论是一种描述性理论而非解释性理论。与“阴阳体系”作为解释性体系以及混沌理论作为描述性理论都不一样,“灰度”本质上是一个策略性概念,关注的是怎么做,而不是描述是什么和解释为什么;
其次,“阴阳体系”的立足点在于阴阳或黑白的本质差异及其对立和转化,而不是它们的中间状态;“灰度”则侧重在黑白的中间状态及其选择上,甚至于对到底是立足于黑来融合白,还是立足于白来融合黑,都并不在意,只关心在哪种情况下适应于哪种程度的“灰”。由此可见,期望用“阴阳体系”给“灰度”以合理解释也并不可行。
相对而言,倒是有一种理论可能适用于解释“灰度”策略。这便是“模糊集(Fuzzy Set)”理论,其核心概念是“隶属度”,也即:当没有一个清晰的属性标准和分类规则来将对象进行分类时,可以借助一种关于对象属性的模糊描述,利用一种模糊算法,计算出对象在不同集合上的隶属度,进而给出将该对象归属于哪个集合的建议。
使用模糊集和隶属度概念,似乎可以解释“灰度”,并为恰当把握“灰度”提供外在参考,也即将“灰度”漂白。例如,以黑白相间为隐喻,可以将黑和白分别假定为两个集合,当在黑和白之间选择某一个“灰色”的点,并要判断这个点应该属于黑集合还是白集合时,可以用模糊算法,计算出这个“灰色”点的隶属度,也就是判断出该点是更偏向黑集合还是白集合,偏向的程度分别是多少。
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判断出通常所说的“灰度”到底在黑白相间的哪一点上,由此便可以更清楚“灰度”中的“度”,也便于在一个团队、部门或组织里帮助人们来理解、交流和把握“灰度”,减少在“灰度”理解上的分歧乃至冲突,从而规避人为的不确定性。这实际上就是将原本是“灰色”的自由裁量空间压缩,并使之透明化和规则化,也是将“灰度”漂白的过程。
虽然模糊集和隶属度似乎能部分地解释“灰度”,但是,毕竟“灰度”并非一个描述性概念,也不是一个解释性概念,而是一个策略性或工具性概念。使用“灰度”概念,是为了给管理者或领导者留下自由裁量空间。如果真的用模糊集和隶属度来漂白“灰度”,并建立起一整套规则和算法,将“灰色”地带规则化,那么,管理者或领导者又如何能做到“原则上怎样”、“原则下如何”的权衡呢?
严格来说,试图对“灰度”进行理论解释,这本身可能就是不恰当的。“灰度”原本就不需要进行理论解释,这是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管理或领导“艺术”。当理论碰到“艺术”,各种解释就显得有些“苍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