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价值中国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我在西部一个省电力公司作内训时,生产技术部主任杨先生问:
 
    “目标管理技术真的能起作用吗?”
 
    “你怎么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呢?”我反问他。
 
    “我们公司已两次慎重其事地实施过目标管理,可没有见任何效果,最后都不了了之了。”
 
    他告诉我,他们在1999年推行过目标管理技术,不久就中断了。2007年又重新推行目标管理,到现在虽说没有中止,但实际上没有起任何作用。从来也没有人把它当过一回事,工作原来是怎么样干的,现在仍然是怎么样干的。员工的态度没有积极起来,能力也没有见谁提升了多少。
 
    “是不是你们目标管理的指标体系确定得不太恰当吗?”
 
    “应该是很不错的。为保证这一点,我们还外请一家传称很精于关键 绩效 指标技术的管理咨询公司,运用关键绩效指标技术为我们设计了目标管理的指标,以及精确计算的方法。”
 
    “你是说通过目标管理进行绩效考核,计算每个员工绩效考核得分吧!”我明白其中的原委了。”
 
    “是啊。按照我们2007年设计的体系,可把员工绩效考核得分计算得非常精确,并且也客观、全面。”
 
    “你们通过目标管理技术,精确地把员工绩效考核得分计算出来作什么用了?我是说是不是有激励兑现?”
 
    “有啊!兑现严格着呢!”他仍没有明白我说话的用意。
 
    这时我想起经济学中的一个叫“智猪博弈”的故事。我把它拓展分析了讲给他听:
 
    在一个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另一边会从一个投食口落下10个单位的食物到食槽里。如果有一头猪去踩动踏板,另一头猪就会抢先吃到落在食槽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之前刚好吃完落下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踏板,则可抢吃到5个单位的食物。这是所分析的第一种情况。
 
    现在把这故事拓展一下:
 
    踩动踏板的资源投入限制。假定大猪踩动踏板要花费它一天能动用资源的25%,即在一天中,它踩四次踏板后,再也没有力量踩动第五次踏了。假定小猪踩动踏板要花费它一天能动用资源的50%,即在一天中,它踩动两次踏板后,再也没有力量踩动第三次踏了。
 
    踩动踏板投入收益量限制。假定每踩动一次踏板,落下来的食物为一个限定的量。
 
    智猪的食物需求量限定。假定大猪吃饱一天需要20个单位食物,但有10个单位也能在饥饿中生存下来;小猪吃饱一天需要10个单位食物,但有5个单位也能在饥饿中生存下来。
 
    竞争力大小限定。假定大小猪同槽时,小猪得不到任何食物。
 
    收益分配限定。假定大猪踩动踏板后,落下的食物,在大猪到达之前,小猪吃掉5个单位,大猪来后赶跑小猪,得到其余食物;小猪踩动踏板后,落下的食物,在大猪吃饱之前,小猪赶到或赶不到都一样,什么也吃不到。
 
    在这种情况下,小猪能选择策略就是“搭便车”,让大猪踩动两次踏板,它不作任何投入,就吃到10个单位的食物。而大猪再踩动一次踏板,得到10个单位的食物,也就满足了。这样大猪投入75%的资源,总共踩3次踏板,两头猪也就都不再动了。
 
    改进方案一,投入收益减半,即大猪踩动踏板后,落下5个单位的食物,在大猪到达之前,小猪全部吃掉,大猪什么也得不到。这时大猪因为缺少预见性,认为每次落下来的食物都会被小猪吃光,也就不会踩动踏板了。踏板就不会被踏动。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食物落下来,投入为零,可也没有任何工作完成,踩踏板次数为零。这是第二种情况。
 
    改进方案二,投入收益增加一倍。大猪踩动踏板后,落下20个单位的食物,在大猪到达之前,小猪吃掉5个单位,大猪得到15个单位。小猪踩动踏板后,落下20个单位的食物,也都归大猪全部吞食。大猪吃饱前,是不会让小猪得到任何食物的。这时小猪也不会踩动踏板。但大猪可能因为心里不平而仅仅踩动一次踏板,大猪得到15个单位的食物,小猪得到5个单位。在这种情况下,落下来的食物为20个单位,投入为20,踩踏板的次数为1。这是第三种情况。
 
    改进方案三,投入收益减半,同时把投食口和食槽挪到踏板一块儿,大猪踩动踏板后落下来的5个单位的食物大猪全都吃完,小猪吃不到任何一点食物。小猪踩动踏板后落下来的5个单位的食物小猪全都吃完,大猪也吃不到任何一点食物。这时大猪和小猪就都有踩动踏板的积极性了。在这种情况下,落下来的食物为30个单位,投入为30,踩踏板的次数为6。大猪和小猪的潜能发挥到最大。这是第四种情况。
 
    另外再加进两种假设情况:
 
    一是即假定踩动踏板后不再有食物投下,食物的投落不规则,什么时候投落,投落在什么地方,都是不确定的,并且与踩动踏板毫无联系。这时大猪、小猪都不会踩动踏板,而是选择在猪圈里随意走来走去,碰上投落下的食物就一口吃下。在这种情况下,落下来的食物无论是多还是少,都不会有踩踏板的工作完成。也就是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这是第五种情况。
 
    二是踩一次踏板落下来的食物超过30个单位,任何一头猪去踩一次都可让大家都吃饱。这是第六种情况
 
    这六种情况的规模收益和投入效益是:
 
    第一种情况的规模收益是3,投入效益是3÷30=10%;
 
    第二种情况的规模收益是0,投入效益是0;
 
    第三种情况的规模收益是1,投入效益是1÷20=5%;
 
    第四种情况的规模收益是6,投入效益是6÷30=20%;
 
    第五种情况的规模收益是0,投入效益是0;
 
    第六种情况的规模收益是1,投入效益是1÷30=3.33%。
 
    “如果你是老板,由你来选择游戏规则,你会选择哪种情况?”我问。
 
    “当然是第四种情况。”他回答说。
 
    “为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人的潜能都可发挥出来,并且没有人搭便车。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给我”还是“拿去”?》
    有一朋友,做人特别吝啬,从来不会把东西送给别人。他最不喜欢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把东西给谁!  
  有一天,他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了。他的朋友在岸边立即喊到:把手给我,把手给我,我拉你上来!这个人始终不肯把手给他的朋友。他的朋友急了,又接连喊到:把手给我。他情愿挣扎,也不肯把手给出去。
  他的朋友知道这个人的习惯,灵机一动喊到:把我的手拿去,把我的手拿去。这个人立马伸出手,握住了他的朋友的手。
  启发思考:
  “给我”还是“拿去”?我们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是不是一直在向客户表达着“把你的钱给我”,客户就象上面那个吝啬的人,情愿在痛苦与不满足中挣扎,也不愿意把钱给我们。
  如果我们对客户说的是:把我的产品拿去,是否会更好一些呢?客户会更情愿地去体验你的产品,购买你的产品。
  “给我”还是“拿去”?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精明的商家是否能从客户的角度去设计成交,设计商业模式的问题,换一个角度,事业就豁然开然。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