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商业评论网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暖暖的阳光打在身上,似乎已能感到春天的脚步近了。这是一座离平湖市区不远的农庄,原来主要饲养鸵鸟,如今改造为以教育为主题的农业休闲乐园。听主人介绍,每年春天有大批的教师和学生来这里上课,亲近自然,体验农家生活的乐趣。
 
    孩子们各个兴奋不已,先是围观了“小猪赛跑”,和难得一见的“斗羊”,接着又兴致勃勃地去喂鸵鸟和摘草莓,忙得不亦乐乎。看他们都自得其乐,我和同行的蒋总信步走进旁边的一座小花园,难得坐下来清静一会儿。
 
    在这座精致的小花园的围墙上,镶嵌了不少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格言,其中一句特别引起了我的兴趣:“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我指着这句话告诉蒋总:“这就是陶行知先生改名的原因了。他最先改名叫陶知行,取‘知行合一’之意,是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先生最先提出来的。但他后来进一步认识到,行动是先于知识的,而知识只是行动的成果和行动经验的总结,所以他又改名为‘陶行知’。”
 
    蒋总饶有兴味地说:“真是字序之别,饶有深意啊。我觉得很有道理,你看小孩子生下来本来是没有任何知识的,他们就是在不断的行动中去积累知识,玩耍就是学习,行动确实应该放在知识的前面。这位陶先生是何方神圣?我对他了解并不太多。”
 
    我指了指庭院中央陶先生的半身塑像说:“陶行知先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求学,师从著名哲学家杜威先生。毕业后,他怀着教育救国的一腔热血,投身祖国的教育事业,开办了多家不同类型的学堂,积极推动中国的教育进步。他的教育思想吸收了不少美国的成功经验,即使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可以说,今天中国教育体制的沉疴都来自于我们仍未深刻理解和贯彻陶先生的主张。”
 
    “那么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呢?”蒋总好奇地问。
 
    “主要有三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分别回答了为什么学?在哪里学?以及如何学?这三个关键问题。在我看来,这三条对今天企业的组织学习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企业来说,我可将之更改为:工作即学习;公司即课堂;教学做合一。”
 
    蒋总一听乐了:“你倒挺会举一反三啊!”
 
    我摆摆手说:“陶先生才是这方面的高手。他的老师杜威先生当年教给他的是,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他全给颠倒过来了,因为他觉得老师的观点完全只是从一个身居深院的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问题,太过狭隘。教育只有融入到社会活动中去,为促进人民幸福,推动社会进步服务,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所以你别小看这两个颠倒,实际他看问题的高度就在这倒换之间比他的老师超越不少。杜威先生也说,他没想到,来自当时贫弱之国的一位中 国学 生,成为他最好的学生。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真正的学习是从质疑开始的,只有学会提出正确的问题,而不是盲目听从,才能不断超越前辈,取得非凡成就。”
 
    蒋总点头称是:“那你跟我讲讲,你说的这三条对企业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谈谈工作即学习这一条,其实这和当下日趋普及的行动学习的理念是一样的,其精髓就是干中学,学中干;最高效的学习是工作中的学习,最有力的行动是学习中的行动。从商业教育来讲,过去多年我们一直采用哈佛首创的案例教学法,通过研习其案例库中丰富的事件来掌握 企业管理 的各项技能。但其最大的缺陷是,你永远无法完整还原那个案例当时所处的情境,这和很多模拟炒股大赛的冠军到实际投资时却一败涂地是一个道理,毕竟用虚拟的钱投资和拿真金白银真干一场对你的决策心理的影响完全没法比。”
 
    “行动学习我也听说过,但版本很多,到底其要领是什么呢?”蒋总问。
 
    “行动学习其实就是一种组织学习的理念,即通过成立小组去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非研讨别人过往的案例的方式,来达成既推动业务发展,又提升员工能力的目的。如今我在给企业管理团队上领导力培练课时,会拿出整个下午引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效果比单纯听课好得多。既不会听得打瞌睡,又能和自己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就解决了行动和学习常常衔接不上的问题。”
 
    “那公司即课堂这条你想说明什么呢?”蒋总继续问。
 
    “这一条说的是公司要为员工创造在工作中学习的良好环境,采用多种方式为员工的持续学习创造条件,除了传统的课堂授课,在线学习外,还要注意在员工和岗位的匹配上留出一定的学习空间。比如说,我们常常发现,等到一个员工百分百能胜任一个更高的岗位时才提拔他,往往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最好是在他百分之八十能胜任时就提拔,这样他在新岗位上还能学到新东西,他的干劲是最足的, 绩效 是最好的;又比如,任何一个员工在同一个岗位上干得太久,觉得没东西可学了,往往就会‘审美疲劳’,要么倦怠,要么跳槽。所以公司即使暂时没有提拔他的机会,也可以通过转岗或挪地方,来扩展他在新岗位上的学习空间,提升他的工作新鲜感和兴奋感,这对保留人才是很有效的。
 
    蒋总连声说好:“我们也发现这个问题,你从组织学习的角度来讲,我就更清楚该怎么做了。
 
    “‘教学做合一’这一条其实是个很好的总概括,所以我没有改动,我觉得无论对学生还是企业员工都是一样的。对企业来说,我想补充强调的一点是‘教’这个问题,需要充分重视。其表现形式包括两种:一是领导者任教官,一是领导者任教练。我在辅导企业领导者任教的过程中发现,当领导者能够清晰地把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总结出来,以授课或教练的方式传递给员工时,对领导者自己都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你想不清楚时你就说不清楚,你能说清楚时说明你真正想清楚了。所以领导者任教不仅帮助公司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以传承和沉淀下来,也帮助领导者把自己的思路理清楚,使其系统化,结构化。而且教练和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双向学习的过程,领导者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跨层级和不同级别的员工对话,了解他们创新的想法和建议,听到他们真实的声音,这对于领导者无论是提升决策质量,还是促进自身领导力的发展,都是大有助益的。”
 
    说话间,我们走上了一条园间的小路,路旁伫立着一座雕塑,是三把大大的钥匙,上面正好镌刻着陶行知的三大理念。蒋总指着它们冲我笑着说:“陶先生的这三条教育思想就像这三把钥匙一样,确实能帮我们解开不少组织学习方面的疑惑啊!”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耳聋的青蛙》
有一次,有一群青蛙比赛爬上一座高塔。

许多人聚集在高塔周围观看。他们不相信参赛的青蛙能登上塔顶,于是大声喊"别费劲啦!你们这些青蛙是不可能到达终点的!"听到这些话,一些青蛙开始退出比赛。但有一些青蛙还在坚持,向塔顶前进。

观众们继续在喊:"别费劲啦!你们也不会成功的!"随后不久,青蛙陆续放慢脚步,放弃了比赛,此时只剩下一只青蛙还在默默地向上爬,而且越爬越有劲。

接近终点的塔顶了,那只青蛙用尽全力终于登上了塔顶。此时塔下群众一片欢呼声,歌颂这位青蛙英雄。

人们好奇地想知道这只青蛙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于是对它进行专访在,此时人们发现:原来这只青蛙是个"聋子"!

管理故事哲理

切记,什么时候都是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永远不要让别人的悲观情绪毁掉你心中最美好的希望。对于新晋升的管理者也是如此。以前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下属。这种角色的转换完成之前,尤其是过渡期,新工作难以开展,抱怨也逐渐增多,以致于最后可能都怀疑自己根本不是当管理层的料儿。这时候,再加上身边某些心怀不轨的人,在边上私下谈论、扇风点火,事情往往会朝坏的方向发展。所以,如果有人说你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么不妨就"装聋作哑"吧,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