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制度最终都应该为这个组织的战略目标服务。企业的战略制度更加要为企业服务。因此制定制度的最终目标一定要有具体性、可衡量性、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来进行制定,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因为制度制定出来以后是要在实际工作当中要进行实施的。
当前按照企业的性质来划分有国企、民企、外企的企业管理制度。国企的企业管理制度涉及到党政工团的相关制度。比如“三重一大”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中层管理干部管理制度、党组中心学习制度、总经理办公会议制度等,这些都是在国企的最基本的决策制度。
外资企业相对来说基本与民营企业差不多,比如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总经理办公会议制度、其他就是具体的管理制度,如
人力资源
管理、会议管理等相关专项制度比较多。
当前制度的体系的框架一般包括:制度的名称、总则(在总则里面肯定有依据、目的、本制度包括的内容,内容、以及附则(在附则里面必须呈现解释权和实施日期)。因为制度的效力相对来说比较小,因此必须遵循下位法不能大于上位法的原则。因此,首先制度不能与上位法律相冲突、相交叉。其次,制度中必须将上位上中的相关精神贯彻到制度当中,才能显得立意之高。另外,制度一定要贯彻到企业流程当中。如果按照标准化流程,可能就很难具体符合企业的真实性情况。比如有些企业规章制度中规定,只要超过5万就必须董事会讨论决定,这样董事会可能几乎每日
都召开临时会议,因此就显得不显示。因此我们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必须与企业高层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符合企业制度的实际。还有任何一种制度在用词上面一定要简洁、明了,注意每一个单项制度中的协同、避免重复。有些复杂的制度,最好用流程来进行表达,或者附一张流程表单,这样可以更加清晰。
每一个制度必须都需要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后,才能形成最终文稿,经过相关讨论后再进行决定实施。因此必须要走讨论的程序才能通过实施。制度制定实施之后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定时进行更新。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民主集中的原则,尽量将权力分散化,加大民主监督力度和执行。用冻结的手段强制实施相关制度,让大家自觉遵守新的制度,形成习惯以后再解冻。然后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
制度重在执行,虽然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实施起来确实很难执行,因此企业最高决策层必须身体力行,令行禁止才能起到带头作用,采用快速处理并且采用最严厉的措施进行惩罚,对执行好的进行奖励,加大监督的人群,扩大监督面,做到制度的透明,这样的制度应该可以将权力关进制度的囚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