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伊丽莎白·J·威尔顿 第一财经日报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1996年,我前往香港,开展为期一年的针对中国职业经理人的研究。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最后,我在这个城市住满了四年。

  四年时间,让我有机会深入到跨国公司,追踪调查大量的中国籍经理人,研究他们的决策过程和习惯,记录哪些决策在企业面对跨国商业活动时奏效,而哪些又在本地商业活动中才能奏效。 不可避免地,我一头“跌”入了中国式“领导力”的研究领域。

  后来,我又在北大任教,我与中国有了不解之缘。在实际接触到中国商业界的领袖们之后,中国的企业管理者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企业管理者们精力充沛、聪明,在商业战场上决胜意志坚定。我知道,自己不必试图教导他们如何管理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家经历过更多、更真实、更残酷的实战经验,他们总是能在跌倒中爬起来继续战斗,他们总是自己公司最棒的指挥官。

  与此同时,我的确听说过学生埋怨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东西起不到实际的作用。但那都不是我设计的课程。我一直尽可能地让学生们不浪费他们的时光,让他们花时间在课堂上学到有用的东西。

  MBA课程大多数的方法就是把企业的管理者丢进一个假设的“状况”之中,让他去思索解决方案。而十年不间断地关注中国,我知道,应该挑选一些对中国企业管理者有用的方法。所以,我所能提供的只是一些谋略,给他们一些启发,让他们知道一些最先进的思维。

  在我看来,在进行决策过程中,企业管理者最能收获价值的部分,在于那些做错了的事情。企业管理者最佳的策略是从错误中学习。

  一个研究营销的学生可以在学校了解到许多前人留下的经验,比如营销是如何产生效用的,以及营销的概念、经验、法则等,但实际上,若不投入到工作中,学习者也许永远不会真的了解营销是如何才能在市场行为中奏效的。

  一个企业管理者的天职就是作出决策,不管它是不是一个艰难的决策, “作正确的决策”,这是企业对管理者最核心的期待之一。

  许多情况下,管理者面对的是非常艰难的状况,比如是否要开除一个核心干部,比如是否要推出一项新的产品等。

  此时,我的主要任务不是去教学生作哪种决定才是正确的,我往往会请学生思考,如果不开除那个人,组织会付出多少代价,企业会蒙受多少损失,失去多少机会。类似的反向思考,能够使得管理者清晰地看到,自己应该作出怎样的“正确决策”。

  在许多情况下,作决策比不作决策更重要,因为作出的决策哪怕是错误的,至少可以在错误中学习。在面对情况不明的状况下,企业管理者的这一步一定要迈出去。

  企业管理者根本无从分析商情的情形在商场上屡见不鲜,市场环境是瞬息万变的,如果根本没有任何准确的商业情报可供分析,那么,快速作出试探性的反应很重要,就算估算错误,最后修正时间也会比竞争对手采取行动提前很多,这种试探性反应的成本要比落后竞争对手小得多。

  理论上,西方世界的商业教学一般会用很逻辑式的方式教授学生:要先设立明确目标,然后搜集商情,分析情报,建立计划,最后执行计划。但往往这样按部就班地去执行,商机已经消失了。

  处在这种情形下的经理人,应该继续往前走,在市场上“丢出”试探性的做法,然后从中学习,再继续前进。

  先行动,再学习,哪怕行动是错误的。我知道,这有别于传统商业学习中所告诉学习者一以贯之的“先计划,再执行”的理论。但当企业管理者们学会了如何思考,而不是一味地拷贝前人的经验时,他们就已经接近成功了。

  (作者为长江商学院特聘教授、长江商学院国际项目主任)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风险》
有人问农夫:“种了麦子了吗?”农夫:“没,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人又问:“那你种棉花没?”农夫:“没,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那人再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

境界思维:一个不愿付出、不愿冒风险的人,一事无成对他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