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全球差旅管理巨头美国运通传出消息,战略目标已锁定快速增长的中国商务旅行市场,下一步将重点开拓中国企业客户,尤其中小型企业客户。运通话音未落,中国本土首家专业差旅管理公司“畅翔网”已横空出世,它在获得政府创投引导基金支持后,又获风险投资机构首轮3000万美元风险投资,一举签下了复星集团、阿里巴巴、吉利汽车等10家企事业单位。紧随其后,中国在线旅游行业龙头携程网也重启了其沉睡多年的差旅管理业务,推出商旅通智能报告,并宣称差旅管理未来将成为携程新的盈利支柱。
这情景让很多业内人士回想起2000年前后,那时曾出现过一场中外资角逐中国差旅管理市场的浪潮。但遗憾的是,热闹了两三年,众多先行者纷纷“退场”,e龙首先停止了集团客户部企业差旅管理系统业务,携程在2002年初悄然关停了商旅管理业务,剩下几家外国差旅管理公司在开拓中国本土企业市场方面也都是举步维艰。
近期出现的种种迹象显示,中国差旅管理市场第二波浪潮已经来临。
100亿美元“大蛋糕”
“一个中型客户每个月有100万左右的差旅预算,每月至少能节省10%,一年之后就是120万,它甚至不需要企业为此卖出一件产品。”这是一家专业差旅管理公司的宣传语,它反映了差旅管理服务的核心???通过改进企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的差旅活动,利用差旅管理公司所拥有的差旅资源优势,实现对差旅成本的控制。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要将其中国公司的差旅政策纳入其全球决策体系,“差旅管理”概念由此传入中国。在国际上,差旅管理已经是一种日常化的管理手段。德国政府每年通过招标,选择两家旅行社负责政府部门的政务旅行计划 ;澳大利亚政府也是每年一次招标,中标的旅行社负责政府全年的旅行活动。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几乎全都使用差旅管理服务。但在中国,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习惯于依靠内部人员来办理差旅,订酒店、订机票、报销,事事亲力亲为。
加入世贸组织6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企业差旅市场。在去年底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商务旅行论坛上,美国运通发布的中国商务旅行情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商旅市场年消费额已经达到100亿美元,这个规模已与欧洲主要国家相当;而中国企业的商务差旅开支已占到企业经营支出的24%,仅次于人工成本支出。美国运通预计,中国在今后5年,商务旅行市场规模将翻一番,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或第三大商务旅行市场,规模接近美国或日本。
美国运通进入中国市场后,英国BTI、美国罗森布鲁斯、德国汉莎等国际知名的差旅管理公司也都纷纷跟进。以美国运通为例,目前与之签约的中资客户仅有300家,引用美国运通商务旅行大中华区副总裁及总经理罗迪的话,“中国客户还处在培养阶段。”
各展神通破“瓶颈”
中国差旅管理市场第一波浪潮消退后,无论外来的还是本土的差旅管理企业都在总结经验教训。譬如携程发现,他们失败的原因是后台管理技术的不成熟。5年沉寂,各家公司各自努力寻找破除“瓶颈”的办法。
对于本土的差旅管理公司而言,最大的压力是资金。一般而言,差旅管理公司要先垫付所服务企业的出差费用,然后在下个月结账,拖欠应收账款的现象相当普遍,时间少则三月,多则半年。客户越多、业务量越大,需要垫付的资金也就越多。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客户越多且量级越大就要求差旅管理企业拥有足够的现金流。针对这种情况,“畅翔网”开创了授信模式,通过工商银行为客户提供特定的差旅费用授信额度,为企业开设一个信贷账号,差旅费用将从中扣除,简单有效地将银行系统纳入其B2B的商业模式中。通过这一模式,畅翔不但解决了现金流问题,也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将银行系统纳入商业模式的差旅管理公司。
运通等外资差旅管理企业认为,培养市场是当务之急。为了和中国差旅市场一同成长,美国运通自进入中国市场第二年起,每年都会发布商旅晴雨表,也就是行业调查报告。运通还通过一年一度的商旅论坛、研讨会等形式吸引客户参与,推广商旅管理概念,培养他们的商旅管理意识。
为了简化差旅管理服务的流程并增加服务透明度,多家差旅管理服务机构还将互联网纳入了管理体系。美国运通在去年推出了一个名为AXIS@WORK的管理信息数据报告解决方案,商旅采购人员和管理者可以在线取得集中的企业支出数据,还可以通过在线网络即时向客户汇报预算并监控支出。同样的,携程网新推出的“商旅通智能报告”也可以帮助企业差旅负责人及时了解、控制和减少商旅成本。正如携程旅行网副总裁庄宇翔所说,中国差旅管理行业已进入了智能化管理时代。
最后一道障碍
加入“第二波浪潮”的差旅管理公司大多雄心勃勃,但是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差旅市场还存在着最后一道障碍???“差旅福利”的潜规则。
毕业于名牌大学会计专业的骆小姐是一家国企的财务主管,但她无法知道员工出差的真实费用。事实上,对于很多企事业单位来说,差旅费用管理都是财务管理的盲区。没有人知道机票背后有多少回扣,也没有人知道酒店住宿发票是否多开。在一些企业,员工们都把出差当作一项额外收入,管理者也默许这项“准福利制度”的存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国企管理层人士直言不讳:“专业差旅管理公司的介入,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
2004年出台的《上海市旅游条例》早已作出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经审批获准的公务活动,可以委托旅行社计划 交通、住宿、餐饮、会务等。从表面看,这条规定是让旅行社名正言顺地经营公务旅行业务,而更深层次的立法本意则是,通过旅行社推出差旅管理的双赢方案,让商务旅行中形形色色的黑色、灰色利益曝光。然而时至今日,有多少家旅行社签到了差旅管理的合同?可见“差旅福利”潜规则之顽固。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波浪潮”的市场前景并不十分乐观。
专家认为,各家差旅管理公司不妨找准目标,先将客户群锁定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而言,民营企业受“差旅福利”潜规则的影响较少,对成本控制的需求也更显迫切。因此,数量庞大的民营企业完全可以成为攻下“最后一道障碍”的一个突破口,用它们的经验和成效去影响其他单位,差旅管理外包最终一定会被所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所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