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价值中国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据对“企业经营者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的调查显示,“用人不当”的比重占到50.8%,仅次于“决策失误”,成为企业经营者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

    那么,企业“用人不当”主要存在哪些类型呢?

    从“用人不当”的根源性质上看,用人不当有“原则性”用人不当和“方法性”用人不当两大类型;从管理的阶段性来看,用人不当可以分为“选拔”人员不当和“使用”人员不当两类情况,具体归纳分析如下。

    一、“德”与“才”的失衡:

    “德”与“才”的失衡是造成企业“用人不当”的重要原因。

    1、领导者不能“任人唯贤”:领导者用人的原则和方法有问题,不能始终做到“任人唯贤”。所

    谓“亲小人、远贤臣”,一个原因是领导者个人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弱点。第二个原因是领导者没有识人和选人的能力。第三个原因是为了维护个人的权利,对他人信不过,宁可用“自己的人”,而往往忽视了“用人唯贤”的根本原则。

    2、片面的强调“才”:用人片面信奉“不管是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信条。在选人的把关上一边倒,只注重才能,忽略对职业道德操守的考察。

    二、“能力”与“个性”的失衡:

    “能力”与“个性”的失衡是属于选人用人的方法与技术性问题。

    1、只注重现有的做事“能力”,忽视“个性”与职位的匹配:

    目前很多企业在选人用人上,只要职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经验具备,能够做事就可以了,而忽视了对任职者个性潜能的考察。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人职匹配”是发挥人才价值,做好工作的第一前提。因为“个性”是一个人最为稳定的深层次上的特征,是最重要的“行为动力”。个性对于行为的作用是时时处处,而且是长远的.

    2、“个性”与 企业文化 的不匹配:

    许多企业在选人用人时,往往忽视任职者个性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匹配关系,这也是导致“用人不当”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才能”与“业绩”的失衡:

    众多的 企业管理 者都曾经历过“才能”与“业绩”不一致问题的困扰。那么,“才能”与“业绩”为什么很难一致呢?

    1、对“才能”理解误区:众多企业管理者在对“才能”的理解上存在误区

    “才能”不仅仅包括知识、技能和经验,还应该包括人格品质和动机结构等更深层次的综合素质要素。更不能仅仅依据学历的高低和“聪明”与否来定“才能”高低。“才能”应该是相对的,是相对于特定的职位而言的。对于企业而言,“才能”应该是指能够胜任某职位工作的综合能力素质,即“胜任力”。“胜任力模型”是针对企业特定职位建立起来的综合能力素质要求的结构体系,是能够直接导致高 绩效 的能力素质的有机组合,借助“胜任力模型”进行人员的评价和选拔,就抓住了要害,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用人不当”。

   2、“业绩导向”的死循环:众多企业在人员晋升和选拔上采取片面的“业绩导向”。例如片面采取所谓“赛马不相马”的“业绩导向”做法,结果往往会进入这种“业绩导向”的死循环。企业总是倾向于提拔那些“业绩优秀”者,当其达到了自己的潜力极限,“业绩”不再优秀时才停止。这种形式的“用人不当”最具有隐蔽性和“存在理由”——毕竟是有功之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最终的局面是,大批的不同层次的身居管理职位的“潜力极限者”随时掀起一股股“保职运动”的暗流,这种“保职运动”成为企业众多 经营管理 问题和用人问题的根源,甚至成为企业的一种难以突破的独特“文化”。

    四、“选人”与“用人”的失衡:

    1、选人无法而疏于“选”人:企业没有一个有效的人才评价和选拔流程,缺少科学的方法技术。

    人才引进靠关系、靠熟人引荐;急需人员时临时充数,草率引进。

    2、“人才适应不良综合症”:对所引进的 职业 经理人 缺乏应有的信任和支持,选而不用,或者

    用而不得其所,或者就是作为一块“招牌”。特别是一些家族性企业,这种类型的“用人不当”问题特别严重,企业往往进入这样一种“怪圈儿”,即企业“人才适应不良综合症”。

    3、“外来和尚好念经”误区:部分领导者过渡依赖外部引进“人才”,没有综合考虑企业现实

    条件,用人上急于求成,再加上最初的引进无法,结果造成“用人不当”,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

    4、过渡依赖“淘汰机制”:因为选人无方,只好依靠所谓“淘汰机制”,大批引进人员,进行“试

    用”。因为选拔失误,忽视潜力素质,必然出现高淘汰率,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5、“人才高消费”误区:有的企业由于片面的“人才”观的影响,热衷于选用所谓“高级人才”,

    进入“人才高消费”误区。对于企业大部分的职位,用人应该用那些个性倾向与潜能和职位相匹配,而知识技能或者经验尚不足的人才,即“潜力人才”。使用“潜力人才”的优点在于心态好,人力成本低,易于认同组织,容易培养,发展潜力大,未来对公司的价值贡献会很大。

    6、选人上的“短视”误区:在人才引进方面缺少长远眼光,仅仅满足于眼前需要。缺少有

    效的“人才代谢”机制。

    五、“授权”与“监督”的失衡:

    1、“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管理”本身具有的局限。即使是设计近乎完美的管理方案,也只能一定程度上起到对员工行为的监督和激励。现实情况是,很多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管理制度不完善,漏洞和空子很多,对于“权力”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

    2、“企业政治”误区:许多领导者偏好“权力平衡”。过渡依赖“权利平衡”会导致内部许多

    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致使工作效率低下,降低组织凝聚力,也不利于形成具有高效 执行力 的企业文化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夜市》
夜市有两个面线摊位。摊位相邻、座位相同。一年后,甲赚钱买了房子,乙仍无力购屋。为何?原来,乙摊位生意虽好,但刚煮的面线很烫,顾客要15分钟吃一碗。而甲摊位,把煮好的面线在冰水里泡30秒再端给顾客,温度刚好。

境界思维:为客户节省时间,钱才能进来快些。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