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美国最成功的两个行业是无烟煤业和铁路业,虽然行业不同,但两者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这是上帝给了他们的“不可动摇的永久垄断权”,即使让一群蠢蛋在经营也不会“急着没饭吃”。于是,他们根本就不会去考虑顾客、价值、创新和竞争等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当然也不会采取什么行动了。而在今天,已经没有人还能记得这种企业了,可怕的是,中国的垄断企业们都还在步其后尘。
而在中国的民营企业里,大多都是想通过“继承模式”来实现永续经营。民企的老板们则普遍认为:企业只要还在自己人手里就不会有问题,血缘就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唯一保证,哪怕这个自己人就是一个阿斗,“肉烂在锅里”这种农耕思维在此指导着中国企业的经营实践。即使“这块肉本来就是烂肉、或者是烂肉本身会导致中毒”则全然不予考虑。于是,富二代们就纷纷登场,当仁不让地主持起自己原本就喜欢、也根本就不了解的家族企业,至于结局都不用我说了——反面案例几乎俯拾即是,90%这一类型的企业都在用“挣扎”、“倒闭”做出了最现实的诠释,中国企业“短命”也成了人尽皆知的结局。
企业的宗旨和使命其实是满足顾客的需求,并通过不断的创新来创造出一种产品和市场,或者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通过不断的努力来提升自己的“捕鼠能力”来实现企业的持续经营。而绝不是拿着“捕鼠的专利”,把客户视为“鱼肉”随意宰割,更不是享受着父辈的余荫去坐吃山空。苹果、沃尔玛都是这方面的典范,中国的比亚迪和海尔等也正在通过模仿式创新来践行着这些理念和使命,实现着企业持续经营的梦想。
历史上有很多企业,在第一代创业者离开后,就迅速走向平淡无奇甚至是衰败,在我的咨询客户中,就有着这样一家典型的案例:赤脚上田的董事长经过近20年的努力,好不容易打造了一个年产值过数亿元的灯饰王国,在业界也享有一定声誉。但为了企业的长久经营,三年前就把企业交棒与儿子,但在去年却发现,这个当初过千人的企业早已成昨日黄花,重要客户流失殆尽,核心团队分崩离析,早已经是朝不保夕,于是自己又不得不重新出山,试图重拾旧山河。看来,血缘也好,垄断业罢,根本就不可能让任何企业实现“永续经营”。
反观宝洁、3M这样的公司,尽管历史悠久,却一直在推陈出新,引领着行业发展的方向。为此,德鲁克先生就告诉我们:要在企业里建成一种创新管理机制,即使有一天第一代企业家不在了,或者社会进步导致垄断被打破了,企业照样可以自动地持续创新,并成为可持续经营的企业,这句话值得所有的企业警醒。愿所有的企业都能改变思路,能够实实在在地通过内部管理的不断创新和升级,来实施产品和技术的持续创新,这才是企业之福、社会之福,更是国家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