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总裁网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摸着石头过河”的比喻意义是指办事谨慎,边干边摸索经验。创新管理模式与体制变革 ,由于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参考与借鉴,那么就需要边过河,边摸石头。能够摸得到石头,那么证明此处河水浅;不能够摸到石头,有可能水很深,使管理者的手够不着石头,还有可能是这段河水处,根本就没有石头可以摸。过河的管理者,分为三种。一种是在河边观望着,口里说着要过河,就是不肯挪动身体,迈出一步;二种是已经走到河中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处,就不肯再走了,害怕水深,怕被淹死;三种是成功过河的人,水浅的地方就摸着石头,水深的地方就游过去,或者想别的办法过河。

    过河要考虑三种因素。首先的要考虑的因素是要不要过河的问题,由谁率先过河的问题。如果用在变革管理方面,那就是要不要变革的问题,是谁来领导变革的问题。其次要考虑的因素是河水深浅的问题。如果用在管理方面,那就是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与大小程度。最后要考虑的因素是用什么方法过河的问题。如果用在管理方面,就是战略与战术的问题。

    要不要过河,这跟领导者的思想观念是相联系的。有的领导者与管理者,天天说着要怎么怎么样做,但就是说一套,做一套;有的干脆只说不做。企业要解决的问题,还是一直摆在那里,就是没有人去改变一下。有时雷声大,雨点小。有时只打雷,不下雨。所以,要过河,是要下定决心,排除万难的。要就不过河。如果真的要过河,那么就必须言行一致,坚决过河。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万丈深渊,都要以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信念过河。没有这种决心,那么永远只停留在想过河的思想与语言上,而没有行动,过河只是海市蜃楼。说得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要不要过河,是过河的前奏。只有远见卓识的人与勇敢者,才能过河。过河,要不就是领导身先士卒,作为榜样,率领众人过河;要不就是员工们有人敢先过河,而领导站在河边怕湿脚,远远望着员工们过河;要不就是领导与员工们一起携手,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共同过河。但是中国的现实是,老百姓们已经过河了,领导们还在摸着石头。观念的滞后,行动的迟缓,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河水的深浅影响着过河的难易程度。河水越浅,过河越容易。河水越深,过河越困难。只有河水浅的时间,伸手就能摸到石头,也就能摸着石头过河。河水深的时候,手再长,也摸不到石头,除非潜入河底摸,才能摸到石头。企业的问题排在那里,只有像疱丁解牛一样,有条不紊找到关键的部分与线索,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个接一个的简单与细小的问题,这样就容易解决些。要想办法,把河水弄得浅一些,就有石头可摸。这石头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方案。

    在没有其它的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过河时,我们也可以用石头的替代品,例如桥、船、木筏,或者是救生衣,一样的可以让我们过河。也就是问题的解决,不止是石头一种,还能另辟蹊径找到更多的石头替代品。在摸不到石头时,我们要仔细观察,身边有没有救生衣,周围有没有船之类的替代品。这在于企业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本身的固有资源,来作为石头的替代方案,从而实现过河的目标。如果现实情况,河水深,既没有石头可摸,又没有其它替代品让我们过河。那么我们只有利用本身的优势与核心能力,游过去,这样一样可以让我们达到过河的目标。在游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被水淹死了。比喻着做任何事情,都要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在过河之前,要到游泳馆或者小水塘,先锻炼与学习怎么样游泳。学会了游泳的技能,那么过河时,就算水深,就算没有石头可摸,我们一样可以游过河去。所以,企业与管理者需要过河时,具备游泳的技能与学习游泳的能力,是非常关键的,这涉及到将来过河的问题。摸着石头过河,石头比喻着条件与能力。过河比喻着思想观念、愿景与目标。摸比喻着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与决策者,不但要身先士卒摸着石头过河,有时还需要游着过河。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阿氏实验》
半个世纪以前,心理学家所罗门·阿氏有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并且从此后不断被人们效仿。

这个实验由8个人来共同完成。实验者请这8个随意选择的实验对象,集中在同一个房间里,然后向他们展示一张划有四条垂直线段的卡片,并要求每个实验对象依次分辨出,右边的三根线段中,哪一根线段与第一根线段长度相同。

其实,在8个测试对象中有7名在实验之前已经被安排串通好,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右边那根线段与第一根等长。但实际上,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而最后一名实验对象就要面临这样的抉择;是苟同于其他7个人的选择,宣布他明知是错误的结果,还是提出与众人不同的答案。

通过这样的几组试验,有3∕4的人都至少一次放弃了正确的答案去选择了大多数人选择的错误结论。

管理故事哲理

德国哲学家弗兰德里克·尼采发现:人们更愿意相信被别人认定的事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从众心理。人们在对一件事物做判断时,往往会受外界的影响。而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应该具备抵御这种随他性的能力,从而进行独立思考。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