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里,出现沟通不畅、部门协调工作增多、同事之间配合不默契等此类的问题,常常与忽视“目标”有一定的关系。
人是很复杂的动物,每个人都有思想,有自己的想法。
在一个团队里,将各个人不同的想法捏合为一致的想法,往一个目标努力,是管理者长期要做的一件事情,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从中更能体现出管理者的领导力。
但,谈何容易?
如果团队成员想法不一致,力没往一处使,这工作推进起来当然就困难重重。
问题是,人多复杂啊。
不仅每个个体的想法不一样,在企业里作为管理者,我们还得协调部属之间的关系。
比如,A部门有3个员工,作为部门的头,你不仅得分别把握好这3个人的想法,与他们3个人分别处好关系,你还得注意ab、和c之间的关系,或者bc和a的关系。
人越多,这中间的各种关系就越微妙、越复杂。
中国人很看重“面子”。
对于不少人来说,自己的面子比组织的目标更重要。
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甚至只是为了出一口气,他们可以无视组织的大目标。
例如,在企业里某个会议上,参会者有A部门全体人员,B部门全体人员,还有他们共同的直线上司。
如果A部门的负责人在会上慷慨陈词,风头很劲,让B部门的负责人感觉到自己在直线上司和部门的兄弟姐妹们面前丢了面子,而刚好由A部门牵头的本项工作需要B部门的密切配合。
您说,B部门的负责人散了会后,会心甘情愿的全力配合吗?
我看只有一种情况下有可能全力配合,那就是A、B部门的负责人平日私交不错,而且B部门的负责人有一定的格局和胸怀。
否则的话,B部门的负责人带领本部门的人全力支持A部门开展本项目工作的可能性很低。
当然,大家都是成年人,凡事不会做在面上。
B部门负责人必定在会上,当着直线上司的面微笑着应允会积极配合,但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全力”配合,这个“度”就只能由他去把握了。
我想,这样的情形在中国企业里是常见的。
中国企业每日
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做内部协调,而真正花在顾客身上的时间可能少很多。这种情况在越大规模的组织中越常见。
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可以一分为二的来看:
首先,德鲁克告诉我们,“企业绩效要求的是每一项工作必须以达到企业整体目标为目标,尤其是每一位管理者都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追求企业整体的成功上。
也就是说,每一位管理者在组织里,应放下“小我”,放下“面子”,在自己的“面子”与企业的整体目标相矛盾时,以企业整体目标的达成为最重要的事项。
而不是本末倒置,首先看“我”感觉爽不爽,我爽了,我感觉有面子了,我觉得受到尊重了,我才会“适度”的配合你。
当然如果要我“全力”配合你,更得让我清楚的知道,目标达成后我的部门,包括我本人,有什么切实的利益。
在越大的组织里,一项工作推行起来的难或易,并不是因为这项工作对企业整体目标是否有利,而是相关各个部门的人在打了自己的小算盘后,由他们的即得利益来决定。
做这事,于“我”有什么利?于我们部门有什么利?
如果对我没利,对我们部门也没利,甚至从短期来看,还会增加我的工作量,或者影响我的即得利益。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才不管你什么企业整体目标不整体目标呢,我是不会顺从的配合的,你上面推一下,我就应付的动一下。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组织,特别是大型组织中,变革总会遭遇极大阻力的原因。
也是为什么我们说组织的变革需要有强大领导力的领导者全力、直接推进的原因。
第二,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渴望受到尊重。
所以,我们在组织里,应该时刻检视自己的言行是否伤害到了他人,是否顾全到了他人的面子,而不是自顾自的表现,出风头,总想将其他人的风头盖在自己的身下。
一有功劳了马上伸长了脖子,大声吆喝,生怕没人不知道这里有你的功劳。
一出问题了,跑的比兔子还快。
柯维告诉我们,沟通的利剑是品格。
一个人嘴巴说的再好,时间长了,同事们自然知道他的几斤几两。
作为一个管理者,只有修炼自己的品格,磨炼自己的胸怀,成为一个真正行得正、坐得稳的人,才会在组织里形成良好的口碑,树立你的个人品牌,那么你的工作自然就容易被同事配合了。
随机读管理故事:《奥巴马邻居卖房的启示》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不久,就离开芝加哥老家,偕妻子米歇尔和两个女儿入住白宫。面对多家媒体的采访,奥巴马深情地表示,他非常喜欢位于芝加哥海德公园的老房子,等任期满了之后,他还会带着家人回去居住的。这个消息可让比尔高兴坏了,因为他是奥巴马的老邻居。
几年前,比尔曾经和人打赌,他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到了2010年,一定会成为百万富翁,眼看期限只剩1年了,他的目标还远未实现。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他的房子因奥巴马而身价百倍。能和全世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美国总统奥巴马做邻居,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呀!因此,他满怀希望地将自己的房子交给中介公司出售。
为了推销自己的房子,比尔还特意建了一个网站,全方位介绍他的住宅:这幢豪宅拥有17个房间,近600平米,非常实用舒适。更重要的是,奥巴马曾经多次来此做客,还在他家的壁炉前拍过一个竞选广告。这是一栋已经被载入史册的房子!比尔相信,有了这些卖点,他的房子一定能卖出300万美元以上的高价。
不出所料,这个网站很快就有几十万人点击浏览,然而,让比尔大跌眼镜的是,关注房子的人虽多,但没有一个人愿意购买。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买家们望房却步呢?
为了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尔仔细地查看了网站上的留言。原来,大家担心买了他的房子之后,就会生活在严密的监控之下。是呀,奥巴马和他的妻女虽然都去了白宫,但这里依然有多名特工在保护奥巴马的其他家人,附近的公共场合也都被密集的摄像头所覆盖。只要出了家门,隐私权就很难得到保护。
更要命的是,等奥巴马届满回来之后,各路记者肯定会蜂拥而至。那时,邻居们的生活必将受到更严重的干扰。到那时,每天出入这里,恐怕都将受到保安和特工像对待犯人那样的检查和盘问。这样的居住环境,跟在监狱又有什么区别呢?就连朋友们,估计也会因为怕麻烦而不敢上门了!
就这样,过了1年多,房子依然没卖出去。比尔非常心焦,他此前向家人承诺过,房子卖出后就全家一起去度假,但一直到现在还不能兑现诺言。他和朋友打的赌也眼看就要输了,正在这时,一个叫丹尼尔的年轻人找到了他。丹尼尔告诉比尔想买房的原因,他和奥巴马一样,都有黑人血统。奥巴马是他的偶像,不过,他还从未和奥巴马握过手。如果他买下这里,就有机会见到总统了。
房子终于有买主了,比尔激动得差点掉泪。虽然丹尼尔非常愿意买比尔的房子,但问题是,他支付不起太多的钱。比尔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买主,当然不愿轻易放过,他作出了很大的让步,最后,两人签下了如下协议:丹尼尔首付30万美元,然后每月再付30万,5个月内共付清140万美元。房子则在首付款付清后,归丹尼尔所有。
比尔很高兴,虽然房子的最终售价远远低于当初他期望的300万,但20多年前,他买下此房时,只花了几万美元,因此还是赚了。何况,上了年纪的他早想落叶归根,搬回乡下的农庄了。
拿到首付款后,比尔给丹尼尔留下了自己的账号,然后带着家人出去旅游了。出发那天,他得知丹尼尔将房子抵押给银行,贷了一笔款。等半个多月后回来,比尔发现丹尼尔竟将这栋豪宅改造成了幼儿园。原来,丹尼尔本来就是一家幼儿园的园长,因此,在这里办个幼儿园不是难事。
当房子的用途从居住改为幼儿园之后,那些过于严密的监控就显得很有必要。这个毗邻奥巴马老宅的幼儿园,成了全美最安全的幼儿园。不少富豪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来。
为了给幼儿园做推广,丹尼尔还联系到了不少名人来给园里的孩子们上课。这些名人中有不少是黑人明星,他们为奥巴马感到骄傲,也为能给奥巴马隔壁的幼儿园讲课而激动,再加上这里是记者们时刻关注的地方,来这里与孩子们交流,自然能增加曝光率,因此,名人们都很乐意接受丹尼尔的邀请。
第一个月,丹尼尔用收到的首期学费轻松地支付了比尔30万。幼儿园开张两个月后,奥巴马抽空回老家转了一圈,顺便看望了一下他的新邻居们,这一下,丹尼尔幼儿园更加有名。越来越多的名人主动表示愿意无偿来与孩子们交流。更有很多家长打电话,想让自己的孩子来此受教育,为此多付几倍的学费他们也乐意。
很多广告商也开始争先恐后地联系丹尼尔,他们想在幼儿园的外墙上做广告,这里的曝光率实在太高了,不做广告太可惜了。为此,丹尼尔打算进行一次拍卖广告墙的活动。想来参加竞标的品牌很多,但像烟、零食、酒这样的广告,无论出多少钱,丹尼尔都不允许他们参加竞标。
5个月后,比尔就收齐了140万美元的房款,终于在2010年年末如愿以偿地成了百万富翁。不过,比尔明白,这场交易中,最大的赢家并不是自己,而是奥巴马的新邻居——幼儿园园长丹尼尔。
启示:高度决定了深度与远度!我们每天都能有机会触摸到丹尼尔那种商业机会,可惜,我们缺少敏锐的眼光与果敢,放任那些商机擦身而过,追悔莫及!不要一味羡慕别人的财富,机会取决于自己平日的观察和不断学习的商业知识!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