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商学院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与其他国家企业相比,德国企业胜不在规模,而在其独具一格的特色。其百年企业数量仅次于日本又是什么原因?高素质的人才、尖端的技术、高质量的产品等因素都显而易见的,而另外一些深层的因素,比如德国企业家和学者的忧患意识与前瞻性眼光、企业稳定适度的增长方式以及德国人严谨系统的思维方式和共赢的心态等,德国根深蒂固的忧患意识和德国人经营企业的共赢心态值得再强调。

  根深蒂固的忧患意识

  上个世纪50~60年代,德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度位列全球第二。但德国人并没有沉迷于“德国经济奇迹”中,而是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当时德国知名经济学家赫恩教授就提出,德国经济高速增长依赖战后对物质的需求,这样不具备持续竞争力。一旦需求饱和,德国企业何以生存?赫恩给德国经济部写信,经济部对此问题非常重视。在专家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今天的德国领导力学院。自1956年成立以来,德国领导力学院每年学习 8500名德国企业高层管理者。换言之,领导力学院可以称得上德国企业管理的“黄埔军校”。

  学界如此,企业家也有很高的忧患意识。德国辛克全球货运的董事长波塔蒂乌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6年美国次贷危机刚刚爆发的时候,波塔蒂乌斯卖掉了辛克公司的所有股份,周围的人都非常不解,认为次贷危机是美国的事情,和德国有什么关系?但在波塔蒂乌斯看来,美国的次贷危机会波及全球,并影响到全球物流运输。其预测后来成为现实,波塔蒂乌斯的前瞻意识则让其财产免遭损失。

  德国这种忧患意识也许要从其国家条件追溯:德国四面无屏障,紧邻或靠近一些强国;资源不丰富,人口也不多。这造就了德国人的忧患意识,进而塑造了一代代德国企业领导者和经济学家,而这恰恰构成了德国企业的强大的竞争力。

  不迎合顾客但要有双赢心态

  德国企业不喜欢迎合顾客,即使因此暂时找不到适合的消费群体,也绝对不会在质量上让步。举个例子,博世是德国一家做电动工具和汽车配件的公司,德国的车品质也很好,车难得修一次,修车的工具用得也比较少,博世的价格又高,需求又不是很强劲,因此在德国的销售并不是特别理想。博世的做法而是转向其他市场寻找合适的消费者,最后,博世在美国市场上找到了机会。“因为美国车大、笨重、粗糙,容易坏,一定需要我们的设备和工具。”果然,博世进入美国后其销售量增长了3倍。

  虽然不会迎合顾客,但德国企业对顾客还是有双赢心态的。这样做是因为德国人看得长远,他们认为对顾客负责任会带来双赢的结果。德国人不会把最贵的东西推荐给你,德国人一定会首先了解你的需求是什么,以除草机为例,德国人每家每户后院里都有一个花园,所以德国有很多生产除草机的公司德国公司在推荐顾客除草机的时候,会看一下顾客家里花园的大小,然后据此推荐适合的设备。德国人一定会推荐顾客最专业、最适合的设备,因为德国人认为顾客具有口碑效益,对顾客负责任,顾客就会成为产品正面宣传的途径。这是售前,德国企业的售后亦是如此,如果你买到的产品有质量问题,只要联系到售后部门,你的要求就一定会被满足,他们不会刁难你,因为德国企业不愿意让残次品留在客户手里,给品牌做负面宣传。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逆向思维》
有个老人爱清静,可附近常有小孩玩,吵得他要命,于是他把小孩召集过来,说:我这很冷清,谢谢你们让这更热闹,说完每人发三颗糖。孩子们很开心,天天来玩。几天后,每人只给2颗,再后来给1颗,最后就不给了。孩子们生气说:以后再也不来这给你热闹了。老人清静了。

境界思维:抓住人性的弱点,无事不成。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