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的头一年,中国加入了WTO。10年前,我们对加入WTO的中国有许多大胆的想象,但今天的现实还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比如,很少有人想到和相信10年后的今天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上汽车产销量最大的国家,我们也很难想象和相信,位于深圳的两家公司华为和腾讯会分别进入通信设备和互联网行业的世界前三强。
那么再过10年、20年,中国经济将是怎样的呢?我们约请清华 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对20年后的中国经济进行展望。文章所描给的图景和数字让我们兴奋,也让我们多少有些难以置信——就像10年前我们要是能看到今天的图景会感到难以置信一样。20年后的中国,GDP将是2010年的4.25倍,中国将替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和最大的消费市场。
如果这些真能实现,那将是比变革 开放30多年来发生的经济奇迹更大的奇迹。因为实现这样的增长,只能沿着一条远不同于前30年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的GDP总量是以全球约1/3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为代价的,如果我们不能以少得多的资源消耗创造大得多的GDP,要创造4倍多的GDP,我们的资源消耗将超出全球资源消耗的总量——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如果还是以“中国价格”向全世界出售我们的产品,我们同样无法以翻几番的产量来实现翻几番的产值。更不用说,我们曾经享有的“人口红利”已经提前结束,用工荒和劳动力高成本已经成为困扰中国制造企业的难题。以更少的资源消耗、更少的人力提供更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是中国经济别无选择的发展模式。
我们曾经把加入世贸组织看作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标志。今天我们才意识到,许多中国企业的的确确只是以贸易(在其最朴素的意义上)的方式、以贸易中的比较优势走向世界。在比较优势逐渐消失甚至蜕变为比较劣势的时候,我们如何加入全球化竞争?
我们逐渐意识到,即使我们不选择全球化,全球化也会来选择我们。企业的全球化分为四个阶段:初始阶段(部分原材料、技术、人员来自海外,部分产品以成品或半成品的方式间接或直接地销往海外)、出口导向阶段、以价值链优化为导向阶段、全球化运营阶段。中国加入WTO已经10年,但大多数企业仍然处于第一和第二阶段。中国企业能否在今后的10年、20年进入第三、第四个阶段,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也是我们不得不抓住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