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未知 商业评论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作者: 约翰·加巴罗(John J. Gabarro) 约翰·科特(John P. Kotter)

在传统的自上而下式的组织结构中,人们往往只注重对下属的管理,而忽视了对上司的“管理”。最近的研究表明,高效的经理人不仅花时间和精力来管理同下属的关系,而且在管理同上司的关系上也是不遗余力。本文中所说的“管理你的上司”,指的是为了给自己、上司和整个公司都争取最好的结果而有意识地与上级合作。

在企业中,对上司-下属关系误读的现象并不鲜见。一方面,有些经理人觉得上司没必要依赖自己,或者自己不怎么要依赖上司,而没有意识到双方都需要相互协助与合作才能出色地完成各自的工作。而另一方面,更多的经理人想当然地认定上司会神奇般地知道下属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或帮助,而且上司也会主动提供这些信息和帮助。殊不知,大多数上司同我们每个人一样,都不是完人,不可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上司们没有用不完的时间,没有百科全书般丰富的知识,也没有超乎寻常的洞察力。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压力和担忧。

上司和下属的关系其实是两个难免犯错的普通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要管好这种关系似乎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深入地了解对方和你自己,特别是个人的优点、弱点、工作风格和需求方面;第二,根据这一信息建立并管理一种健康的工作关系——这种关系要同时适应两个人的工作风格和特性,照顾到双方相互的期望,还要能满足对方最关键的需求。

了解你的上司 你要知道你的上司有哪些目标和压力,他的优点和弱点又是什么。你要清楚:你的上司要实现哪些组织的和个人的目标?他面临着怎样的压力,尤其是来自他的上级和同级的压力?你还要清楚:你的上司有哪些长处和盲点?他倾向于什么样的工作方式?他喜欢怎样获取信息?是通过备忘录?正式会议?还是电话?当发生冲突时,你的上司是能因势利导,还是试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了解你自己 在你与上司的关系之间,上司只是这一关系中的一半,你自己是另外一半,而对自己这一半你更能够直接控制。因此,要想建立一种有效的工作关系,你还需要知道你自己的需求、优点和弱点,以及自己的个人风格。

建立并管理与上司的和谐关系 如果你对自己和上司有清晰的了解,你通常就能够找到一种与你们二人都合拍的共事方式,在双方相互之间的期望都明了的情况下,更高效地完成工作。比如,对于喜欢让下属亲自报告信息以便于提问的“倾听型”上司,你就当面向他汇报工作,随后再提交一份备忘录;而碰到喜欢以书面报告形式获取信息的“阅读型”上司,你就先把重要事项放在备忘录或报告中交给他,然后再对它们加以讨论。高效的经理人总是能找到一些直接或间接的办法来找出上司的期望,把上司需要了解的信息(包括坏消息)传达上去,让上司能够信赖自己。

有些经理人会觉得自己的其他职责就够自己忙的了,除此之外还得花时间和精力来管理同上司的关系,实在是有点太费事。而高效的经理人则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因为管好与上司的关系可以消除潜在的严重问题,从而简化他们的工作。毕竟,能否在公司里做出好的成绩,这个责任最终还得由自己来担,而不能推给他人。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给我”还是“拿去”?》
    有一朋友,做人特别吝啬,从来不会把东西送给别人。他最不喜欢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把东西给谁!  
  有一天,他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了。他的朋友在岸边立即喊到:把手给我,把手给我,我拉你上来!这个人始终不肯把手给他的朋友。他的朋友急了,又接连喊到:把手给我。他情愿挣扎,也不肯把手给出去。
  他的朋友知道这个人的习惯,灵机一动喊到:把我的手拿去,把我的手拿去。这个人立马伸出手,握住了他的朋友的手。
  启发思考:
  “给我”还是“拿去”?我们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是不是一直在向客户表达着“把你的钱给我”,客户就象上面那个吝啬的人,情愿在痛苦与不满足中挣扎,也不愿意把钱给我们。
  如果我们对客户说的是:把我的产品拿去,是否会更好一些呢?客户会更情愿地去体验你的产品,购买你的产品。
  “给我”还是“拿去”?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精明的商家是否能从客户的角度去设计成交,设计商业模式的问题,换一个角度,事业就豁然开然。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