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别慧军 中国企业家网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今年的中国市场,关于产品质量的新闻多了起来,企业表明立场,媒体广泛报道,消费者积极参与。进入多媒体经济时代的我们,除了电视、广播等传统渠道,互联网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倒苦水”的地方。

  今年年初听闻一则韩国本土市场发生的事情:一名儿童钻入家中滚筒洗衣机玩耍,不能从内部打开玻璃盖门锁,结果不幸身亡。由此想到一个问题:在这个悲剧发生之前,有没有来自用户在洗衣机使用方面的不满或投诉?对于类似的客户抱怨,企业应该如何看待,如何处理呢?

  客户抱怨的形成机制

  客户的抱怨来自于哪里?销售全过程的信息收集、渠道体验、合同签订、安装/交付、实际消费、售后服务等每一个接触点都会影响客户,也因此产生抱怨情绪或行为。

  根据消费者行为相关理论及研究,客户抱怨主要有三个来源:

  \

图一:客户抱怨的形成

  来源一:产品/服务体验

  产品质量缺陷,服务不顺畅等都会造成服务失败,影响客户的感知和评价并由此产生抱怨。豆腐渣工程、产品召回、航班延误等都是体验失败的现实案例。

  来源二:期望

  客户购买使用某个产品/服务前的期望,也会影响抱怨的强度和形式。这个期望可能来自于以往的消费体验,也可能来自于企业的宣传。期望可以是合理的,也有可能是不合理的。

  来源三:公平感

  除了消费体验和个人期望,客户的公平感也会影响抱怨的形成及表现。如提供同样的产品/服务时,消费者会从企业的相关服务政策、客服人员的态度和语言、企业反馈速度等来评价自己是否受到公平对待。

  以上三个来源,都会形成服务失败,并传导形成客户抱怨。

  客户抱怨的五个特点

  差异性。不同的产品/服务、地域和文化背景,会使客户抱怨呈现不同特征:金融、航空等行业消费者在服务态度、公平性等方面可能产生抱怨;房地产、汽车用户在质量、安全性等方面会比较关注;在酒店业,不同国家的旅客具有不同的抱怨形式。

  阶段性。消费者处于消费体验的不同阶段时,会有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抱怨。如在选购阶段,会对产品质量、价格等比较关注;在使用阶段,对体验、效果、便利性等要求更高;涉及售后服务时,则希望能够尽快解决问题。

  累积性。客户抱怨就像雪球,时间越长,能量越大,对企业的负面作用也越强。三聚氢胺对整个牛奶行业的打击,就是一个现实的例证。

  主观性。客户抱怨,根据来源可以分为企业造成和客户自身原因两种形式。服务失败时,客户年龄、学历、收入等特征会影响其对服务失败的认知,也会影响其将服务失败归于企业还是消费者自身,从而最终产生不同的客户抱怨类型。此外,产品/服务对于客户自身的重要性、能否获得好处、抱怨的现行渠道等也会对客户抱怨产生影响。

  重合性。虽然个体反映的抱怨不一定具有代表性,但也反映了某个产品/服务从生产、销售到交付给消费者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将不同消费者的抱怨集合在一起,如果出现共性特征、有共同来源时,企业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及时行动。

  客户抱怨的分类与影响

  客户抱怨,可以分为采取行动和不采取任何行动两类。采取行动包括个人停止购买、负面口碑传播、向企业投诉和向权威机构投诉四种形式。现实中,客户会有一种或多种抱怨形式。这些客户抱怨对企业的影响是怎样的呢?

  不采取任何行动

  企业损失:短期较小,长期不确定

  提供信息:无

  个人停止购买

  企业损失:现有客户流失

  提供信息:市场份额下降

  负面口碑传播

  企业损失:现有/潜在客户流失和品牌美誉度下降

  提供信息:客户不满意因素

  向企业投诉

  企业损失:增加处理投诉成本

  提供信息:产品/服务改进重点

  向权威机构投诉

  企业损失:品牌可信度下降和增加处理投诉成本

  提供信息:品牌口碑和产品/服务改进方向

  从以上不同形式的抱怨分析看,抱怨的处理对于企业满意度、品牌忠诚度、品牌美誉度、产品/服务质量水平的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优势》
三人出门,一带伞,一带拐杖,一空手。回来时,拿伞的湿透了,拿拐杖的跌伤了,第三个好好的。原来,雨来时有伞的大胆地走,却被淋湿了;走泥路时,拄拐杖的莽撞地走,时常跌倒;什么都没有的,大雨来时躲着走,路不好时小心走,反倒无事。

境界思维: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败在缺陷上,而是败在优势里。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