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IT168信息化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在项目管理中,有一个关于项目成本的著名定义,它就是C=F(P,T,S)。其中,P表示达到预期的绩效;C表示费用或者预算;T表示按时;S表示符合指定的工作范围大小。也就是说,费用就是绩效、按时与范围。有些项目管理员又喜欢把这个公司写为C=2P+3T+4S。

  虽然说它们之间的准确数量关系几乎从来都是未知的,四个变量的值都需要估算。可是,他们之间的这种相互关联、此消彼长的关系确实是存在的。如果CIO改变其中某个自变量的值,则至少其中的一个需要改变。如当P(目标)、C(预算)不变的话,则当需要扩大项目范围的时候,就必须尽量缩短项目的时间,否则的话,项目成本肯定会超支。

  那么我们CIO在管理信息化项目的时候,可以从这个公式里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在既定的项目成本范围内,时间、目标、项目范围要达到一个均衡

  从以上这个公司,CIO可以知道,一个信息化项目的成本往往是由项目时间、项目所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项目的范围所确定的。根据有关专家的分析,这其中的比例大致为2:3:4。这就给CIO进行成本预算与控制提供了一个参考模型。

  为此,笔者认为,CIO在管理信息化项目之前必须要有一个大概的成本预算。否则的话,就无法计划 项目预计可以实现的目标或者对于项目的范围做一个控制。如笔者在实施ERP项目的时候,往往笔者在项目立项的时候,就会跟企业的一把手们商量这个项目成本的问题。看看企业能够为这个项目大致掏出多少钱。这个项目预计成本确定了之后,笔者再考虑要把企业的那些业务纳入到ERP系统的管理中、ERP项目的时间计划 以及预计要达到的目标等等。现在不少的ERP系统都是按模块来出售与实施,所以,只需要项目成本确定之后,则项目的范围就比较好定义。根据部门的重要性与业务是否关键等因素,结合企业愿意为此支出的成本,就可以比较轻松的规范ERP项目所管辖的范围。同时,项目的目标、项目时间又跟项目的范围直接挂钩。所以,只需要把项目的成本预先定义下来,那么,反过来就可以预计ERP项目具体的范围、所需要的时间以及预计需要达到的目标等等。

  其实,不仅CIO在管理ERP项目的时候,可以如此做。在管理任何一个信息化项目的时候,这一招也是行的通的。虽然说,计划往往没有变化快。但是,要是没有这些计划,那么信息化项目将会失控。根据比较的了解,不少诸如ERP这些信息化项目,最后项目成本翻倍、不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等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事先做好这个预计。如此,在后期项目管理中,也就无法进行追踪。

  新增项目人员不一定可以缩短项目时间

  信息化项目管理跟普通的造房子不同。有时候房子眼看不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那么只需要多增加一些工人,则可能会提高房子的进度。但是,信息化项目则是不同。从以上这个公式可以看出,但人力增加(费用预算)时,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项目的时间有可能会更加的长。这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

  一是当为一个正在实施的信息化项目增加新鲜血液时,CIO往往要为此进行一些额外的学习 。在必要的情况下,CIO可能还需要暂时停止项目的进度,以让这些新加入的成员可以跟上项目团队的步伐。如有一家企业在实施ERP项目的时候,刚开始没有让稽核部门参加。可是在项目实施到一半的时候,才发现没有稽核部门参加,工作进行不下去了。因为无论是流程的优化、还是编码的制定,都必须有稽核部门来主导。为此,后来不得不把稽核部门也纳入到ERP项目团队中来。对于这些新参加的人员,企业CIO与ERP实施顾问还不得不抽出两天时间向他们进行系统理念的学习 以及任务的说明等等。可见,当项目滞后的情况下,CIO如想要通过增加人员来达到缩短项目时间的目的,往往是不可行的。

  二是加班不一定可以取到预计的效果。有些CIO喜欢通过加班的形式来赶项目进度。如笔者的一个朋友,也是在一家企业中作信息部分负责人。他们企业在实施ERP项目的时候,就是靠加班加点来完成的。如系统的学习 、数据导入、流程调整等工作都是在晚上或者周末加班完成。可是,最终在跟他交流心得的时候,笔者发现他们企业的ERP项目实施周期也花了近11个月的时间。而其他同等规模的企业,也只需要六个月到一年的时间。虽然说不同企业有各自的“国情”,相互不能够单纯的比较。但是,这至少说明加班加点来搞信息化项目的时候,往往不能够有效的缩短信息化项目所需要的时间。这主要是因为加班会造成员工心理疲劳,会无形中增加项目的阻力。而这些因素又会造成员工的工作效率低下,等等。如此下去的话,就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坏。

所以笔者平时在计划 信息化项目的时候,往往不会占用员工上下班时间。否则的话,可能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总之,笔者认为,临阵抱佛脚,在项目中间计划 新员工或者试图通过加班加点达到缩短项目周期的目的,往往是不可行的。若CIO真的如此做的话,不但不会缩短项目所需要的时间,而且可能还会增加额外的成本与风险,如容易导致项目团队的整体抵抗等等。所以笔者认为,这是得不偿失的。作为一个称职的CIO,应该在事先就计划 好相关的人员与项目所需要的时间。而不能够通过临时抽调人员来赶项目进度。

  范围增加所带来的扩大效应

  从上面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项目范围前面的系数最大。也就是说,若只是增加了一个比较小的作业或者流程,那么其对于成本的影响,也要比其他因素来的大。这就是范围增加所给信息化项目成本带来的扩大效应。
  如在实施ERP项目的时候,如果企业需要临时增加一个质量模块的功能,那么意味着什么呢?
  一是需要给质量部门相关人员重新学习 编码规则。并且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要根据质量部门员工的意见重新定义编码规则。而且,最糟的是,可能已经定义好了的产品编码又需要重新编译,并且导入到ERP系统中去。这些都是额外增加的重复劳动。

  二是需要重新配置相关的模块。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信息化系统都是一环套一环的。如果在中间加入一个模块的话,就需要对相邻的模块进行调整。而这个系统初始化工作本来是可以一次性完成的。现在额外的调整工作就可能会耽误项目的进度。

  三是进行流程调整,也需要花费时间。如果企业在项目后期才决定上质量模块的话,则企业就需要另外抽一个时间段来对流程进行优化。而为了适应质量部门的流程,就可能对其他部门的流程也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并且,这个流程调整往往需要全体项目成员参加。这无疑就会额外增加项目的成本。最重要的是,项目小组不得不暂时调整项目计划,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个流程调整上来。

  所以,在信息化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额外的增加项目的范围是个大忌。而因为增加项目的范围,对于外部项目实施公司或者软件公司来说,是好事情,意味着可以增加项目的金额。故外部实施顾问往往是不会阻止企业的,有时候,反而会推波助澜。但是,作为企业CIO来说,一定要注意这一层利害关系。

  笔者在实施信息化项目的时候,若碰到企业增加项目范围的话,就首先会判断这个范围增加是否会对项目的正常进度产生影响;并且预计可能会增加哪些额外的工作量与重复劳动。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现在就对范围进行调整还是把它当作二期项目来做。通常情况下,笔者都会把用户新增加的需求放到项目的二期去实现。除非这个新增加的需求对于现有项目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也就是说,只是带带进去的。

  这个关于项目预算、目标、时间、范围的公式是项目管理学中最经典的公式之一。可见,CIO要做好信息化项目的管理,其也有必要去学学项目管理的知识。这对于CIO管理企业的信息化项目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希望以上笔者的这些心得,可以帮助CIO更好的管理项目预算、目标、时间、范围这四个项目的基本要素;帮助企业更快更省更顺利部署信息化项目,作出自己的贡献。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分工》
  一位年轻的炮兵军官上任后,到下属部队视察操练情况,发现有几个部队操练时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操练中,总有一个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筒下,纹丝不动。经过询问,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规定的。原来,条例因循的是用马拉大炮时代的规则,当时站在炮筒下的士兵的任务是拉住马的缰绳,防止大炮发射后因后座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的时间。现在大炮不再需要这一角色了。但条例没有及时调整,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这位军官的发现使他受到了国防部的表彰。
  [分析]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学分工。只有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才不会产生推委、扯皮等不良现象。如果公司象一个庞大的机器,那么每个员工就是一个个零件,只有他们爱岗敬业,公司的机器才能得以良性运转。公司是发展的,管理者应当根据实际动态情况对人员数量和分工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否则,队伍中就会出现“不拉马的士兵”。如果队伍中有人滥竽充数,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工资的损失,而且会导致其他人员的心理不平衡,最终导致公司工作效率整体下降。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