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号称培养职业经理人的商学院饱受指责。公众认为管理教育没有尽到责任,培养出的企业领袖既无道德准则,也无社会责任感。然而,商学院却认为这恰恰反映了对MBA的职业化教育还不够,应该大力加强。许多学者大力呼吁:商学院应回归到创办初期的本旨,培养大量技能娴熟、严于自律的职业经理人。更有学者喊出“现在是时候把管理变为一种真正的职业了”。他们认为“真正的职业有自己的行为准则,这些行为准则的意义和重要性是通过正规的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的”。
然而,以本文作者理查德•巴克为代表的另一些专家对此并不赞同。他们指出,管理学科与医学和法律等学科不一样,管理是无法进行精准定义的,因而不存在泾渭分明的范围;人们对该学科需要的知识体系也没有形成共识。没有专业机构承担对该领域的控制职责,没有正式的准入考核与认证,没有统一实施的职业道德标准,也没有相应的淘汰机制。所以,管理不能说是一门职业,而且永远不可能成为职业。
既然如此,作为管理教育机构的商学院应该何去何从?我们不会指望一个没有专业资格的人顺利完成一台脑科手术,但成功经营企业的人多半没有MBA学位,我们似乎也不要求从事管理的人必须获得MBA学位。管理教育当然有助于培养出更优秀的经理人,然而,这种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毕竟存在着鲜明的本质差别。
职业教育帮助个人掌握执业所需的知识体系,它包含三个阶段:1. 入学,对申请人进行智力与能力测试;2. 授课,教师传授专业知识;3. 正式的评估,对通过者进行认证。管理教育也包括入学、授课和评估三个阶段,但这种相似只是表面的。
先看招生方面的不同:职业教育是把一个没有或少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培养成合格的专业人士。而管理教育则是典型的职后教育,即学员必须都具备相关经验。如果管理教育像职业教育那样,接受缺乏工作经验的学员,就会曲解学习的本质与目的。
再看授课:管理教育更注重领导力、适应力等软性技能的培养,这些特质基本上是没办法在课堂上教授的,而课堂教授正是职业学校的特征。而且对于MBA学员而言,学习环境比课程本身更有帮助,课堂以外的学习才是最有价值的。看一个经理人是否优秀,就是看他的整合能力,而这也是管理教育不同于职业教育的关键,因为整合能力是教不会的,只能由学员自己把各种课堂知识串联在一起。更为重要的是,管理教育强调相互协作性,通过互相分享经验来学习。
最后是评估,管理教育并不能像金融、会计等专业那样来评估,因为管理教育的精华之处在于利用学员相互交流的机会培养软性技能,而软性技能的评估是不能只看分数的。假如大家都信奉分数最高的就是将来最优秀的领导人,那将不可避免地产生负面影响。
哈佛商学院和斯坦福商学院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教授专业知识,而是因为它们提供的学习环境,学员在这个环境中可以整合、分享并积累商业经验,可以促进个人发展与成长,同时学习如何处理各种复杂的工作情况。所以,商学院不是职业学校,它们是未来企业领袖的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