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国学?
王秦丰教授总结了众多学者从文化、历史、学术等角度对国学进行定义,认为国学似可定义为以儒学为主体、佛道为两翼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的统称。儒学为主体,是因为汉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儒家历史地占据着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引领着中华文化的发展,更因为儒学所具有的入世意识、家国意识、道德意识、自律意识和教育意识,对于中国历史和社会意识的构建发挥着主体作用。佛道为两翼,是因为在传统文化中,对于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具有深远影响的是儒佛道三家,佛道两家的作用不可忽视。佛家属宗教,是外来文化,且经过中华文化的熏陶和改造,实际已成为儒道化的佛教。从这个意义上说,主要是儒道两家,植根于中华大地沃土,在历史长河中深刻塑造着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
王秦丰教授带来题为《国学与做人》的讲座
2.什么是经典?
什么是经典?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认为:“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最重要的文化典籍是五本经典:《老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最简单地说,《老子》是为天之道;《论语》是为人之道;《孟子》是为君之道;《大学》是内圣外王之道;《中庸》心性修养和之道。
3.如何学好国学经典?
读懂十个概念:道、仁、义、礼、智、信、孝、忠、廉、耻;读懂五本经典:《老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就能掌握国学要义和传统文化精髓。
400多名听众听讲
4.通过学国学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国学蕴含着丰富的做人道理。传统文化关注的是人,讲得都是如何修身养性和立身处世的道理。国学和传统文化教人做人的目标,儒家是君子,道家是圣人,教人做人的途径是修身,落实到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孝悌为本;好学不厌;内省不疚;少私寡欲;谦虚谨慎。
最后,王秦丰教授以多年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做人是一门大学问。而国学和传统文化讲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价值和方法,对于学做人、做好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必将永葆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