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方面也加快了步伐。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代化离不开数字化,本文从影响数字政府发展的四大因素和八大趋势着眼,分析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当下和未来。
四大影响因素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新的政府治理目标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提出了新目标,即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并提出多重价值指向: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决定》把数字政府建设作为重要举措,提出要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依法保护个人信息;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职责规则;要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在社会治理领域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未来政府治理新目标的设定,对数字政府建设必将产生方向性影响。
数字化助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乃至世界所产生的影响无疑是十分深远的。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的电子政务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信息发布、提供便民服务,降低人群交叉感染风险、借助大数据提供的信息实施快速隔离,在复工复产中利用政务服务平台为企业服务等。
但应对疫情也暴露出电子政务的许多短板,如
医疗数据互联互通水平较低、网上预约挂号服务等发挥作用有限、抗疫物资调配出现了某些混乱等。未来如何从政务信息化角度加以完善,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5G应用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随着5G的全面部署,其高速率、低时延、泛在网、低功耗的特点,为数字政府的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资料显示,到2019年底约有14万多个基站已建成,到2020年底全国三百多个地区以上城市可能实现5G的广覆盖。
5G时代的到来,为政府解决交通、医疗、教育、环保等涉公共安全、公共服务以及市场监管等方面的难题,提供了更强大的技术支撑,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新的数字化浪潮来临
2014年4G开始普及应用以后,可以说数字化整体进入3.0时代,其最主要的标志就是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
当下的数字化浪潮有三个最显著的特征:
1
数字化正在改变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动力结构,平台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物种,数据成为经济增长的新能源,互联共享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价值;
2
数字化的渗透力、穿透力无处不在,在数字中国建设这一框架下,数字政府、数字医院、数字学校、数字社区、数字家庭应运而生,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主体可以游离于数字化浪潮之外;
3
数字化水平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新标准,如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形态、数字消费者、政府在线服务覆盖率、智慧社会的数字化率等,通过这五个维度来衡量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乃至于国家的数字化水平。
八大发展趋势
第一,数字化引领政府治理现代化,构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将进入快车道。
用数字化引领政府治理现代化,在这个共识基础上加快一体化政务平台建设。
如按照政府的公共属性和逻辑,优化政府的职能体系和组织结构;构建网上的整体政府、开放政府、协同政府;实现政府结构的扁平化治理;通过优化政府部门间的职能配置,减少审批、许可事项,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
第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完善“三张清单”“一张网”,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
“三张清单”指的是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
“一张网”指的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网。
应该看到,这几年中国的营商环境便利度排名在全球上升了47位,由2017年的78位上升到2019年的31位。营商环境排名的大幅上升,固然与国家降低市场准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直接相关,但是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推进。
目前全国3200多家政务服务中心,通过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等创新,为企业和老百姓办事提供了便利。2020年,这方面仍然是数字政府发力的重点。
第三,借助信息技术和改革举措,进一步解决制约数据共享的体制机制障碍。
数据共享一直是政务信息化的短板。如果这方面问题解决不到位,数字政府建设的诸多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改革举措,破解行政壁垒,数字技术才能够真正派上大用场,如流程优化、业务模式重构、跨部门协同等,所有这些,都以数据资源的共享为前提。
第四,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应用将得到快速发展。
随着5G的全面部署,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应用也会得到比较快的发展。
比如在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在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养老、智慧就业等方面都得到比较快的发展。伴随着“
互联网+”监管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在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领域也将会有更多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
第五,加快制订国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制度和规则。
其中尤以标准体系、安全体系、法治体系最为重要。这方面的制度、规则可以说是制约数字政府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短板。
所以加快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制度与规则的制订和完善,排除这方面的难点、痛点,对数字政府顺利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第六,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将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涉及公众的某些应用以往发展比较快,但也埋下了一些隐患,导致大量个人信息被外泄,甚至造成了一些严重的后果,为网络诈骗等社会犯罪提供了空间。
随着国家在这方面立法进程的加快,有关个人信息保护将受到社会公众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个人信息保护的社会意识也会进一步提升,这将为净化网络环境、打击网络犯罪提供法治保障。
第七,在社会治理中数字技术泛化有望获得更多关注,并加以矫正。
近年来,国家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社会治理方面投入很大,也构建了各式各样的应用系统,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实践中出现了另外一种倾向,即人脸识别、摄像监控被过度使用,增加了政府治理成本,也引发了一些质疑。
因此,在公共安全和个人权益保障方面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保持平衡,是未来数字政府建设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第八,数字化治理中的数据安全问题将被更加重视。
随着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数字治理中的数据安全问题也将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从国家层面看,数据安全与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等都息息相关。如果在数字化治理中国家的一些重要数据被泄露,数据安全缺乏保障,必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日益广泛的数字化治理活动中,在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巨大功能以及运用大数据分析处理各种经济社会问题时,如何提升数据的安全性,就成为数字政府建设中一个关键性问题。
在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经济社会风险上升的情况下,保障数据安全必将被各级党政机构更加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政策举措、技术手段予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