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作家,王阳明心学研究、普及者,北京三智书院阳明心学研究院执行院长 《阳明心学》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20年03月24日    度阴山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1508年,王阳明先生在今天的贵州修文县创建了一门区别于朱熹理学的学说,后人称其为阳明心学。

有些人说,王阳明从1508年提出“心即理”到1527年提出“四句教”的二十年时间里,共有三变。从知行合一变到存天理去人欲,再变而成致良知。

这是放屁。

近二十年时间里,王阳明提出了各种心学概念和理论,诸如“知行合一”、诚意、慎独、“存天理去人欲”、“事上磨练”、“致良知”等。

这些概念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但无论是哪一概念或理论,王阳明实际上都在围绕着两个字在阐释,这两个字就是妇孺皆知的“良知”。

提到良知,很多人会将其与“良心”划上等号。直白而言,当我们谈良知时,可能就是在谈论良心、诚信、仁慈等种种美德。

如果你知道王阳明所创建的世俗事功有多么光芒四射,你就应该明白,这些事功可不是靠良心等美德能获取到的。

所以,我们谈论阳明学时,绝对不仅仅是在谈美德,良知中固然有美德的成份,最重要的却是对人和事的迅疾的、精准的正确判断力。

什么是良知,王阳明在《传习录》中的解释是分散和神乎其神的,他认为良知能成天成地,成鬼成神。归结起来,所谓良知就是,第一,与生俱来,人皆有之;第二,感应神速,无由等待;第三,能知是非善恶。

所以,所谓良知,其实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直觉的本能的道德感和精准判断力,或者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道德和精准判断的直觉力。

任何东西无论幻化成多么正义凛然、知书达礼的君子,在这种判断力面前,都会猥琐不前,是人是鬼,原形毕露。

我们如何把道德感和判断力大白天下,很简单,你的良知必须光明,用王阳明的话讲就是必须要常听凭良知的指引,不伪饰,不托大,不虚构,内心纯粹。

这种“听凭良知的指引,不伪饰,不托大,不虚构,内心纯粹”的简洁化表达,就是王阳明1509年在贵阳文明书院所讲的一个心学概念——知行合一。

 

【2】

 

“知行合一”四字并非王阳明首创,南宋理学家陈淳就曾提过“知行合一”。关于“知行”的关系,王阳明之前最有代表性的是程颐、朱熹。二人都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陈淳则认为,知行无先后,无轻重。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和陈淳的“知行合一”不同。实际上,陈淳的“知行合一”还停留在“知”和“行”这种“术”的层面,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来源于其心学的基石——心即理。

于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就有了与众不同的方法和境界。

心即理,就是心理合一,发自本心而视听言动,就是心即理。不能心里想一套,行动上却是另外一套。它主张的是表里如一,言行合一,最终归结为知行合一。

王阳明曾用两个例子来说明“知行合一”,一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二是水。

如好好色:当我们见到美色时,我们立即就会喜欢上,没有人会见到美色,还要考虑一下是喜欢还是厌恶,见到美色属知,喜欢上美色属行,二者之间没有间隔,没有等待,本就是一体,是一回事。

水:水知道向下流是知,向下流是行。在自然状态下,水永远都在向下流。

如同你被雷劈,你不可能在被雷劈到时还要想一下,要不要倒下。你绝对会立即倒下,被雷劈是知,倒下是行,中间没有间隔。

由上述例子可知,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也不是知识,而是我们的本能、直觉,而这种本能和直觉就是王阳明所谓的良知。

我们前面提到过,良知,按王阳明的解释,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直觉(本能)的道德感和判断力。而所谓知行合一,以心学语境的解释就是:良知感应神速,无由等待,本心之明即知,不欺本心之明即行,是为知行合一。

 

【3】

 

如果知行合一这么简单,为什么我们很难做到?

按王阳明先生的意思,良知光明者必能行。譬如你看到一个孩子要掉落井中,肯定会冲过去解救孩子。看到牛被宰割前的抽搐和眼泪,人就会产生不忍之心。这是件非常简单的事,但为什么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无法做到知行合一?

譬如眼前有无数条路,你要做出选择。良知会帮你做出选择,给你选择一条正确的路,这就是良知的发见;路选对之后,就要走下去,以良知的指引走下去,这就是良知的流行。

有人明知道所选择的路是错的,但仍走下去;有的人虽然选对了路,但出于种种原因无法走到底,如此,知和行就分离了。

为什么我们明知是一条错的路,非要走下去;为什么选对了路,却走不到底?

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把一些正确的道理化为信仰,我们没有把信仰化为本能和直觉。

人最大的力量是信仰,超级力量则是本能。如果你读这篇文章时,你是三十岁。那么三十年来,你始终在坚持一件事:吃饭。

食,是我们的本能,人人都在坚持。如果你把一个符合你的人生道理如吃饭一样坚持下去,你试试看,力量到底有多大!

但是,如果一些符合你的道理,不能成为你的信仰和本能,你就会对它半信半疑,一旦遇到困难,你就会退缩,不可能坚定的向前,义无反顾。

知行合一恰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知行合一的过程其实就是让我们把一些正确的道理化为信仰、本能的过程。它既是一种方法论,同时也是我们的人生价值观。

【4】

如果“知行合一”是一种方法论,那当我们谈知行合一时,其实我们谈的就是中国传统儒家的方法论“格物”。

阳明心学的“格物”,格是正的意思,物是事。格物就是关注当下,在当下的事情上正念头。

念头一起,良知即可会做出判定,善恶是非刹那即现,依此判断去行,去坚定无畏的行动,这就是知行合一。

当我们谈王阳明心学时,实际上我们谈的就是知行合一。而当我们谈知行合一时,实际上我们谈的就是心。人类无论发展到哪个阶段,只要仍是科学意义上的人,人性就不可变,人心就无差异,阳明心学就适用。

所以,请守护好你的那颗心,俯首称臣于你的良知,世间一切事,都不是难事。世间一切,都在你掌控之中。

最后:你必须要坚信王阳明说的,我们真有良知,良知是人的尺度,是人就有良知,否则就不是人。

【5】

无数人都在说,如何把阳明心学落地,这是痴人说梦。阳明心学的方法论和价值观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多么简易明快!你照着它去做就是了,它本来就在地上,你还让它落地,岂不是要让它入土为安?

凡口口声声让阳明心学落地的人,要么是根本没懂阳明学,要么就是根本不想知行合一,揣着明白装糊涂!

 本文为“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预备讲稿,但如一些人所知,由于光阴似箭,这讲稿没有在论坛上呈现。

我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狮子怎么管理狼?》
有一天,狮子让一只豹子管理10只狼,并给他们分发食物。豹子领到肉之后,把肉平均分成了11份,自己要了一份,其他给了10只狼。这10只狼都感觉自己分的少,合起伙来跟豹子唱对台戏。虽然一只狼打不过豹子,但10只狼豹子却没法应付了。豹子灰溜溜的找狮子辞职。狮子说:今后,看我的。
第二天,狮子把肉分成了11份,大小不一,自己先挑了最大的一份,然后傲然对其他狼说:你们自己讨论怎么分这些肉。为了争夺到大点的肉块,狼群沸腾了,恶狠狠的互相攻击,全然不顾自己连平均的那点肉都没拿到。豹子钦佩的问狮子,这是什么办法?狮子微微一笑,听说过人类的绩效工资吗?……
第三天,狮子依然把肉分成11块,自己却挑走了2块,然后傲然对其他狼说:你们自己讨论这些肉怎么分。10只狼看了看9块肉,飞快的抢夺起来,一口肉,一口曾经的同伴,直到最后留下一只弱小的狼倒在地上奄奄一息。豹子钦佩的问狮子,这是什么办法?狮子微微一笑,听说过末位淘汰法吗?……
第四天,狮子把肉分成2块,自己却挑走了1块,然后傲然对其他狼说:你们自己讨论这些肉怎么分。群狼争夺起来,最后一只最强壮的狼打败所有狼,大摇大摆的开始享用它的战利品。狼吃饱以后才允许其它狼再来吃,这些狼都成了它的小弟,恭敬的服从它的管理,按照顺序来享用它的残羹。从此,狮子只需管理一只狼,只需分配给它食物,不必为其它的狼再操心了。豹子钦佩的问狮子,这是什么办法?狮子微微一笑,听说过竞争上岗吗?……
第五天,狮子把肉分成5份,自己拿了3份,然后把1份分成9小份,对狼们说:每个都领一小份,我考察你们,最后决定最优秀的可以额外获得那份最大的。然后狼群们迅速拿了各自的那块,各自考虑了一番,有些狼拿出来了自己那份的一部分来给狮子,有只狼把全部都上交给了狮子,却换回来的优秀员工奖励——那块大肉。狮子得到了全部80%的肉。豹子佩服得五体投地,问狮子这是什么计策?狮子微微一笑,听说过官场规则吗?
第六天,狮子把肉全占了,然后让狼去吃草。因为之前的竞争,狼群已经无力再战了,于是只能逆来顺受。豹子钦佩的问狮子,这是什么办法?狮子微微一笑,听说过和谐社会吗?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度阴山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