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在《经济增速已滑至6%,该刹车了》一文中提出,抑制经济进一步下降是当前最紧迫、最突出的问题。为了实现增长,需要采取有力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辅之以宽松的货币政策,我们有相当大量的政策空间。
他认为,大家担心高的M2/GDP意味着未来的通货膨胀。事实上,在M2/GDP最高的国家——日本,通货膨胀是最低的。所以不要自己吓自己。
恒大研究院任泽平认为:本轮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上涨主要是因为猪价的上升,拿掉猪肉以后都是通缩。他强调,不能因为一头猪牺牲整个国民经济而进行货币收紧,而应该进行适当的降息降准。
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求是》杂志刊发题为《坚守币值稳定目标,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文章。他强调,要“守护好老百姓手里的钱,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是货币政策的使命”。
易纲表示,不能让老百姓手中的票子变“毛”了,不值钱了。
针对上述讨论,我认为首先需要明确两个概念:第一,CPI的高低不等于通胀或通缩;第二,GDP增加不等于福利增加。
CPI不等于通货膨胀
通货就是流通的货币,通货膨胀就是流通中的货币多了,通缩就是流通中的货币少了。
通胀就像雨水多了,这些雨水一定会流向不同的地方:有的流向洞庭湖,有的流向鄱阳湖,有的暂时储蓄在长江三峡。我们不要因为鄱阳湖没有被淹,就断定昨天晚上没有下大雨。
昨天晚上是否下大雨要看降雨量。同样,判断通胀还是通缩,不能只看CPI,而是要看货币增长速度和新增货币量。
我国货币总量(M2)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到1990年12月,才形成了1.53万亿的余额。而2019年9月末,M2余额195.23万亿元。从总的情况看,货币增速超过名义GDP增速相当多,只是最近才趋于吻合。
假如GDP增速中有水分,则通胀的幅度更大。怎么可以说“拿掉猪肉以后都是通缩”呢?
货币多了,CPI不一定涨,就像昨晚下了大雨鄱阳湖不一定淹。因为水有多种流向。同样,流通中的货币多了也有多种流向和多种表现。
第一个表现为,票证多了,钱多了但物价不涨。因为计划经济、价格固定。1979年我在武汉市为了买两斤猪肉,两个通宵没有睡觉,去排队,结果第二天早上没有猪肉了。
第二个表现为,CPI上涨,即消费物价上涨。例如猪肉、消费品涨价了。
第三个表现为,房价上涨。货币多了,为了保值,大家都去买房。越买房越涨,越涨越买。不少家庭几代人的存款都投入一套房。因此多发的货币主要被房价吸收了,老百姓的日常消费反而被抑制,CPI上涨很少。这就是前十多年的情况。
当前CPI能不能全面反映通胀的真实情况呢?这是值得探讨的。可能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统计指标来反映通货膨胀,不仅反映消费品的价格变化,也反映资本品的价格变化。
总之,需要认识到,CPI涨只是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之一。以CPI没涨为依据说没通胀甚至认为是通缩,这是混淆了通胀和通胀的表现形式。洞庭湖昨晚没有被淹不能说明昨晚没有下大雨,只是因为多下的雨水流入了长江三峡或流入了鄱阳湖。
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是具有因果关系的两种经济现象。二者在时间上也不一样。我国从通货膨胀到物价上涨一般有近一年的时滞。即今年货币多了,明年物价上涨。如果多发的货币主要流向房市,推动房价上涨,则时滞更长。货币多了房价不是马上涨,而是连续几年的货币多发,房价集中在一起涨,一次涨的幅度很大,比如50%、80%甚至翻倍。如前几年厦门、合肥等地的房价上涨就是这种情况。
搞经济是为了增加福利,GDP增加不等于福利增加
最近看到不少经济学家的建议,为了GDP增长要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基建投资力度。
这也要仔细分析。
对基建投资可以进行多种划分,按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划分,基建项目可以分为三种:
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
没有经济效益,但有社会效益;
既没有经济效益,又没有社会效益。
按照是否增加民众福利划分,也有三种基建:
当期减少消费,但以后可以增加更多的民众福利;
当期减少消费,以后永远也不会增加民众福利;
当期减少消费,以后每年还要继续减少民众福利,这种项目长期亏损,每年需要大量补贴。
以上各种类型的基建投资,都会增加当期的GDP,但并不是所有的基建投资都能增加民众的福利。
在保货币的前提下,保有用的GDP
GDP增长,福利不一定增加;但是货币增加快,居民的福利肯定减少,因为老百姓同量钞票买的东西越来越少。
经济学家不要只看着统计数字研究经济,要看着老百姓饭碗研究经济,看老百姓饭碗里装的东西多了还是少了。
搞经济是为了增加福利。有些基建可以带来老百姓福利的增加,但有些基建项目不仅减少当期的福利,以后还要每年都减少老百姓的福利,长期亏损长期补贴,这样的经济板块可以叫做“伤口经济”、”流血经济”。
中央提出三大攻坚战,第一个就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怎么防范?一个方法就是要减少“伤口经济”板块,不要制造新伤口。
低效无效的投资,已成为金融风险的源头。不少上市公司股票大跌,原因就在于完成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工程后,形成了巨额应收款。许多银行的股票价格跌到净资产以下,甚至只有净资产的0.6倍,主要原因也是投资者担心因基层不良项目造成银行呆账增加。因此,那些既没有经济效益又没有社会效益的项目应该坚决制止,尽管这些基建项目也能增加当期的GDP。
通过投资增加有用的GDP,需要对投资进行几个转变:投资主体由地方政府和国企为主转向民企为主;投资的资金来源由贷款为主转向股权投资和资本市场融资为主;投资主要的领域由传统基建为主转向新基建,转向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
我们要在保货币的前提下,保有用的GDP,保能增加老百姓福利的GDP。
作者为著名经济学家,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兼任多所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