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3日    ANNIE SNEED fastcodesign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头脑风暴其实蠢爆了?Brain-writing是一个更巧妙的替代方案

研究表明头脑风暴中产出好创意的概率比人们独立思考时还要低。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有更好的团队合作技巧。

如果你是常年坐办公室的,应该都曾被上司拉进一两个甚至更多的头脑风暴会议中。人们普遍相信头脑风暴是一个爆发创意的杀手锏,很多公司都热衷于通过这种形式挖掘团队成员的创造力。但殊不知,头脑风暴其实是一种很糟糕的方式。实际上,人们在头脑风暴中产出好创意的概率比独立思考时还要低。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有一种更好的团队合作技巧,叫做Brain-writing(和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类似,但用的是纸和笔,而不是一群人在一起瞎扯淡) 。在一份新的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测试了这个方法的各种版本,试图总结到底是什么促使着人们能够产生更好的idea。

为什么脑暴没有用?

传统的脑暴法是1940年代由一个叫Alex F.Osborn的广告公司经理发明的,随后便渗透到美国各个办公领域。当这个方法被应用的越来越广的时候,心理学家不由得开始怀疑:头脑风暴真的有作用吗?经过多次的科学研究之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根本没用。研究表明,独立思考反倒比一堆人在一起头脑风暴更能产生好的想法。

这样的结论着实很让人感到意外,研究人员也发现小组互动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成员创意的激发,但头脑风暴也有很多的瑕疵。

头脑风暴中,一般而言同一时间只有一个人在说话,这就意味着一个或两个人很容易就主宰了整个脑暴的走势,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分享他的想法时,其他听的人则可能会忘记他们自己刚想到的idea或者陷在这个人的想法中,自身的思路反而受限。

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心理学教授Paul Paulus认为:头脑风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期间成员们必须聆听、思考、补充、协助、构建。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一个极其繁琐的行为,人们很难处理好,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事与愿违。

一个更巧妙的头脑风暴替代方案

随着科学家们发现头脑风暴实质上并不能发挥作用时,他们便开始寻找其他真正有益于团队思考协作的方法。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心理学教授Art Markman曾说,“并不是说一群人在一起彼此激发创意有什么不好,而是Osborn提出的协作方法错了。”

在过去的20年里,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一些比头脑风暴和独立思考更有效的集体创造方法,其中最好的一种方法就是Brain-writing。

其实Brain-writing是头脑风暴的一种变异形态,只不过成员们在会议的过程中是将他们的想法写在纸上,而不是一股脑的讲出来。成员们一边记录下自己的点子,一边将这些笔记在小组里传递,阅读彼此的思路,并继续写下自己的新想法。这样的合作方式保留了小组互动的建设性,并避免了口头脑暴可能带来的陷阱。

Brain-writing的科学依据

虽然已经有许多学者研究过Brain-writing,但以前并没有人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办公环境中去。然而,如最近发表在美国人因工程学会(HFES)期刊的一项研究中所述,Paul Paulus和他的团队成员将这个思考工具带到了一个真实的办公室中,在一家全球排名前20的高新科技公司的雇员们当中进行了测试。

Paulus 感兴趣的不仅是Brain-writing是否具有实际效用,他还想知道是否有一种特定的方式能使Brain-writing的创意产量最大化。因此,研究团队组织了包含工程师和计算机科学家在内的57个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

在一次实验中,他们尝试让部分参与者们针对一个问题先进行小组Brain-writing,再独立思考。而其余的参与者们则先进行了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Brain-writing。经过这样的实验,Paulus 可以测试出独立思考和小组brainwriting的作用以及顺序、组合方式对最终结果造成的影响。

最终,研究团队发现,Brain-writing的参与者们得到的优秀创意比独立思考的参与者们平均多出37%。他们还发现先进行Brain-writing再进行独立思考的组所产生的好点子多于先进行独立思考再Brain-writing的组。

Paulus指出:“我们发现当人们从团队互动和交流中转到自己独立思考的时候,他们的创造力会出现跳跃式的提升,最好的点子往往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Paulus还提到,独立思考必须要在团队Brain-writing后迅速开展。“如果你过了很久才回到这个话题上,团队互动中所激发的创新力又会消失殆尽的”

在同样的57名员工中进行的第二阶段试验中,Paulus的团队尝试了异步Brain-writing,也就是指多次在小组Brain-writing和独立思考之间切换。对照组是规定小组成员只进行一般的Brain-writing而不进行切换,其他组则是先进行8分钟的独立思考然后再进行3分钟的Brain-writing。研究人员发现,异步Brain-writing的效果更好,他们平均每分钟0.5个点子,普通的Brain-writing方式约为每分钟0.29个。

Paulus认为切换组比普通协作组好的原因是:“当你只有一个人,你永远无法获得其他的人的想法。但当你在一个群体中时,你也许会花更多时间去思考别人的想法,而不是你自己的。所以如果你能够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才会有真正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Paulus所带领的团队进行的实验样本量太少,许多研究结果或许并没有统计学意义(异步Brain-writing的除外),但是在Paulus团队及其他科学家看来,这样的采样规模对于这种真实工作环境的测试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因为这种研究项目要征得企业的合作具有一定的难度。

Paulus的研究成果对于学术界及业界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贡献,至少他们确认了Brain-writing这种方式的有效性。“重要的是这个实验是在一间真实的公司,与真实的员工,针对真实的案例产出了更多有用的的好想法。” 

Paulus 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项研究的意义仍然是重大的。” 美国西北大学的管理学教授 Leigh Thompson (她并未参与这项研究) 也同意Paulus 的看法:“他们的成果让我们对此前在实验室中发现的方法可以应用到真实的商业世界中这点有了更强的信心。”

不论如何,有更多的研究报告表明,你和你的同事们可能要摒弃传统的头脑风暴模式,并开始尝试Brain-writing了。或是如Paulus所说:“好事不会因为你将一群人凑在一起就发生,我们还得用对方法才行。”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有效沟通》
两头牛在一起吃草,青牛问黑牛:“喂!你的草是什么味道?”黑牛道:“草莓味!”青牛靠过来吃了一口,愤怒地喊到“你个骗子!”黑牛轻蔑地看他一眼,回道:“尼玛,我说草没味。”

启示:团队合作、管理过程中,能否有效沟通、掌握有效沟通渠道是凝聚竞争力,强化执行力,提升业绩的关键。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