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兰尼克亲自监督优步在中国的成长,他多次前往中国,去年有近五分之一时间在中国度过。他宣布相关计划,拟分阶段把优步扩张至50个城市和100个城市。
然而,优步突然决定将其中国业务单位出售给竞争对手滴滴出行(Didi Chuxing),突显了幕后展开的代价极其高昂的角力。为了赢得市场份额,两家公司都投入大笔资金补贴司机和乘客,其中优步每年支出10亿美元以上。
根据两个死对头之间的和平协议,优步和滴滴将相互持股。该协议标志着优步首次在一个海外市场认输告退。
出售优步中国(此前其承受着优步所有经营单位中最惨重的损失)是让优步迈向盈利的一步,并为该公司聚焦于雄心勃勃的技术项目(如测绘、递送和无人驾驶汽车)扫清了道路。
这笔交易还指向一个拼车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时代,整合(而非扩张)可能成为主流。
过去两年期间,空前大量的资本被投入世界各地的网约车企业,引发了雷同服务之间的激烈竞争。
优步和滴滴是近期两个最积极的筹资人,实现了250亿美元的筹资总额,其中大部分在过去一年筹得。
由于网约车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拥有最多司机和乘客的公司具有优势),因此许多公司把自己的风险资金投入面向乘客的高额补贴。
然而,既然优步和滴滴叫停了它们在中国的死磕,承认这些补贴战争不可持续(就连资本最充足的公司也不例外),那么其它公司更有可能效仿。受到较大压力的公司将包括优步在美国的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Lyft,以及正在印度与优步大打补贴战的Ola。
优步与滴滴达成的交易也表明,相比市场领军者的诱人前景,处于第二位的网约车公司的投资者更难得到同样超大的回报。
出售优步中国后,优步将获得一类新的滴滴股票,这部分股权将带来18%的经济权益和6%的投票权。
根据最新一轮筹资使滴滴达到的280亿美元估值,这部分股权价值约50亿美元,取决于如何计算得出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他投资者也得到小笔股份。
这些条款可能被视为令人失望,因为优步已向在华业务投入逾20亿美元自有资金,且之前提到优步中国的估值达到70亿美元。优步中国的其他投资者——包括百度(Baidu)——总共将获得滴滴不到1%的股权。
然而,这笔交易确实提供了一条体面的退路,此前一段时期越来越明显的是,优步不太可能在中国胜出。
当优步在2014年首次进入中国市场时,卡兰尼克曾称其弱势地位是吸引力的一部分。
“每当我们被卷入一场关于我们在华努力的讨论,多数人认为我们要么幼稚,要么疯了,或两者兼而有之,”他周一在Facebook发帖写道,“那时我们当然有不同的看法。”
然而,当中国最大的两家网约车企业——滴滴和快的(Kuaidi)——在去年初合并后,优步在中国的任务变得困难得多。之前滴滴和快的彼此展开激烈竞争,但在合并后,它们集中火力对付优步。
优步的回应是向市场投入更多补贴,促使出行量激增,推动中国的几个城市成为优步在全球业务最繁忙的市场。
但是,即使在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后,优步还是敌不过滴滴,后者在400多个中国城市运营,每周提供1亿次出行。优步在60个中国城市运营,每周提供4000万次出行。
更重要的是,滴滴超高金额的最新一轮筹资表明,该公司拥有强大资金实力,能够持续媲美优步可能投入中国的无论多少补贴。
今年6月,该公司通过股份和债务从投资者处筹资70亿美元,包括来自苹果(Apple)的不寻常的10亿美元投资。不甘落后的优步从沙特阿拉伯的主权财富基金筹资35亿美元,并发行了11.5亿美元的高收益债券。
然而,压垮优步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能是中国的网约车法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上周正式将网约车服务合法化。
虽然这些规则比以往的版本宽容得多,并得到优步和滴滴两家的公开欢迎,但它们也包括一条禁止以低于成本的费用提供出行的规定,实际上禁止了补贴做法。此举将叫停优步当前在中国实行的模式。
这些规则也让各城市对拼车服务拥有更大控制权,此举可能使扩张进入新的城市变得更加繁琐。
滴滴完成最新一轮筹资后,有关滴滴和优步可能达成交易的说法在最近几周变得认真起来。一名知情人士透露,来自优步投资者的压力也不断蓄积,他们担心该公司在一场打不赢的战争中烧掉太多资金。
协议条款似乎表明,这不仅是一笔财务交易,也是一个战略联盟,这两家公司都在对方的董事会获得席位。这使得滴滴处于既是优步投资者、也是Lyft投资者的不寻常地位;滴滴在去年入股Lyft。
优步与滴滴之间新联盟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这两个宿敌将以何种密切程度合作。如果滴滴决定扩张至中国(目前这是其唯一市场)以外,这个问题可能特别微妙。
对于优步,这笔交易为卡兰尼克所称的“非理性”的补贴助推的扩张时期画上句号。它将让该公司腾出资源专注于新技术方面的投资。一个更理性的时代可能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