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04日    陈向东 华夏基石e洞察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当下是个迅速变革的时代。像古罗马时期的战争,它需要投入几万人才能赢胜仗,而美国和伊拉克战争的时候,几百人到几千人就打赢了战争。而未来,可能就像电影《007》里几个人就能打赢一场战争。胜仗背后的团队规模某种意义上揭示了移动互联下的创业的基本特质。互联网+时代实现打胜仗有五个关键词:人才重构、合伙再创、共享主导、数据互动、生态布局。

组织再造的背后是人才的重构

在今天的“互联网+”的环境下,任何一家企业,都在进行组织再造,而企业组织再造的背后是人才的重构。

1、传统企业,要“+”精通互联网的顶级人才

传统企业的一把手该怎样“+”上互联网的思维?他们在传统里扎根多年,企业一把手思维里是传统的线下的深刻理念,而当企业“+互联网”的时候,其实最需要“+”的是一个互联网的顶级人才。这个互联网的顶级人才进入到团队,通过碰撞、对立、冲突,最后形成战略、迅速行动。

2、短板即优势,优势即短板

同时,企业一把手需要自我颠覆,要懂得自己的短板在哪里?短板在哪里其实就是你的优势在哪里。换句话说,你的优势在哪里你的短板也在哪里。

哈佛商学院每年在面试新生的时候,都会问:“你的优势是什么?说你的三个优势。”当应聘者说出你的三个优势的,面试官也就了解了你的三个短板是什么。

比方说有人的讲话特别激情,缺点就是不够柔和;有的人如果做事特别果敢,缺点就是可能有时候不够注重别人的情绪;而有的人做事特别强势,说明同理心比较差。反之亦然。

3、互联网企业,要“+”精通传统企业的高手

如果一家企业是互联网行业,它要进行传统企业的改造,那么它就要加懂得传统企业的高手,并且让这样的高手在企业里真正能够担任主角。所以,组织再造其实是人才的重构。而在人才重构中,如果做的是互联网产品和技术,一定是产品为王。

合伙再创,让员工成为合伙人

1、最优秀的人才是最容易创业的人才

BAT很多员工是90后,这些90后的员工都是研究生或本科毕业。有时我和他们聊天,我问他们:“你们每天上班拼吗?”他们说:“当然拼啦。”我就问他们:“下班以后呢?”他们说:“继续拼!”

拼啥呢?拼创意、拼点子。BAT公司9点下班,回到家琢磨到夜里3点睡觉,早上大概8点起床,10点上班。然后换句话就是,你会看到今天很多90后在大公司工作的每一天,都是在那儿琢磨自个要“凤凰涅槃”,去裂变,有迅速的产生自己巨大成就的那一天。因此,你会发现,BAT的大老板不容易,你招到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也就是招到了最容易去创业的人才,他们每天都想着出去单打独斗的人才。

2、90后员工有使命有抱负,需要梦想去吸引

今天的90后必然是未来的主角。他们其实不会直接对钱有多关注,他们更多的是把情怀,把自己想做的事情,把抱负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网+”下,要明确目标、明确使命、明确价值观、明确情怀、明确梦想。通过梦想来聚集人才,通过情怀来打动人才,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真正的把人才给吸引过来。

3、做仆人式领导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中的老板绝不要把自己当老板,有一本书《The Servant-Leader 》(《仆人式领导》),非常有名。所谓仆人式领导,就是,你越是高层,身为公司的CEO,制定战略的人,就越需要贴近用户,越贴近一线的员工,同时你作他们的仆人,你为他们提供所有的服务。要让更多的员工感觉到他是你的合伙人,而不仅仅是你的下属、是在企业打工。如果企业中的老板把所有的荣誉和财富都拿到自己手里,这家企业必定要走下坡路。

共享主导向零成本组织演进

1、一个人可以链接全世界

这也是“共享主导”的时代。大家都在谈连接,联接,同时也是链接。在30年前,人们要得到信息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在今天,人们不仅能够得到信息,并且能够了解到信息背后的相关行家,有和专家面对面沟通的机会。

在十年前,要举办一个论坛,是某一个行业组织或权威组织的一种特权。但是在今天,一个人只要有足够热心,有足够的热情,最后都能实现。

比如“全球互联网技术大会”,这个大会就是一个CTO创办,创办者认为他公司的光环都被CEO夺走了,于是开始筹划自己的CTO论坛。他搞了个虚拟组织,作了连接,联接了一些CTO,在互联网形成一个系统的组织,把更多的CTO更深度的链接起来,链接起来之后,又联接了更多的程序员,更多的工程师,更多的CTO。今年是第三年,报名人数达1万5千多人。

2、组织结构层级越多越容易崩盘

从一家企业本身来看,如果一家企业把它的组织结构层级做得非常之多,基本上会崩盘。像阿里巴巴在过去的两年,业绩收入增长了两倍多,但阿里在过去两年人员数目是递减的。

为什么营收大了、规模大了,人员却在减少呢?因为马云懂得一件事,那就是人越多,是越不经济的。从人力资源角度来讲,叫“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中间相互人为的创造成本,成本之大超越想象。所以,尽管我在公司也意识到这个事,但是也发现这样的现象和问题,一个主管想配助理,助理想配秘书,秘书又要配个实习生。最后这个组织结构急剧膨胀。人都在为其他人创造工作,组织结构使效率大降。因此,如何把大的组织变成若干个小的组织,实现连接,这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公司最大的资产是数据资产

1、公司数据会为公司创造巨大价值

在今天不管你是做传统企业,还是做互联网企业,一定要懂得,一家公司最值钱的,就是公司的数据。包括你的人力资源的数据,有多少人,工作多长时间,什么样的人在离开,在工作到第几个月的时候离开,哪个部门离开的人多,离开后去了什么样的企业,随后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等等。更加重要的是,以前我们做活动的时候你不知道该怎么追踪,在今天移动互联的时候,你去做一场活动,你的每一个数据、每一个沉淀、每一个点,都会做到超越价值。所以,一家公司的数据资产要是能利用好,对公司会创造巨大的价值。

我举个教育创业的例子。如果谁能把用户的画像画得特别精准,比如说,用户要出国留学要学托福,如果这个方面数据被挖掘,你给他的直播场景、录播场景、问答场景、资讯场景,以及后面相关的服务场景一站式推送的时候,你就把相关方都连起来,这会是一个巨大的公司。这是一个教育方面的例子,像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一样的。

2、可以没有人力资源部,但得有大数据部

我以前不太懂,我是做了十四、五年“高大上”的位置,尽管我也管过信息,在网络上做过各种各样的生意,但是到了真正自己创办“跟谁学”之后,才真正意识到一家公司可以没有人力资源部,但一定要有大数据部。大数据太重要了,谁能把数据资产盘活,即便你就只有这么一个资产、一个数据点,你可能就能挣到别的公司十倍的钱。不管你是传统企业还是非传统企业,我觉得要把数据部门当成是一个最重要的部门。

数据驱动时代,一家公司最大的资产就是数据资产,谁能把数据资产真正的用起来,就会增值。数据资产怎样去增值?就是要找找到数据黑客,找到用户增长的那个点,数据黑客找到了,就找到了这家公司所有的密码。哪个团队做得好,哪个团队业绩突出,哪个团队做的东西有跟踪,有长期的效应,通过数据的痕迹全部都可以掌握。

建立生态布局未来

在十年前,如果要做生态布局,大家会觉得布局生态链太难。但是在今天,只要你是一个企业家,你想做这件事,你想做线上、线下的联接,想做上游和下游的联接,想做未来和现在的联接,只要你敢做,一切都有可能。

携程网最近特别热门,携程在三年前,股票价格跌到了历史低点,大概是20多亿美金的市值。这时候一个人物出现了,叫梁建章,梁建章到携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移动场景把客服的人数减少。表象上卖飞机票是它的标品,但实际上因中国的各种各样的限制,包括延误、包括返点,包括退票其实背后的工作是繁杂的,所以如果纯粹通过客服不断的增加来匹配的话肯定是会失败的。后来他从移动入手。在三年前想这事,还是蛮超前的。

第二件事,他开始做布局。有的事情做不了怎么办?就去投资。有些事情发现公司太大了怎么办?就变成若干事业部,迅速把一家所有东西审批要从A到B,B到C,C到D转一大圈的流程转变为几十个若干的小组织,快速解决。这个布局在三年前看不出来,三年之后的今天就发力了。

当时市场打低价,携程拿出一个亿去打价格战。投资人质疑,你一直高大上,你现打价格战,你能打过市场吗?携程说打。结果打到今天,携程的股票价格打成了140亿美金。

梁建章的思路和思维赢在哪?赢在格局,而这个格局来自于生态,生态来自于哪?来自于你对行业发展中组织的再造。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分享。人才重构、合伙再创、共享主导、数据驱动和生态布局这五件事是今天组织变革下,我自己的一点理解。从去年创办“跟谁学”以来,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件事。当然我们只做了梦想的很小一部分。但是我坚信,如果能找到一个很好的点,去突破,来搭建最好的团队,研发出最好的产品,真正营造一个每个人都是合伙人、每个人都是创业者、每个人都是老板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主人的时候,而最终能够完美执行的时候,就能够真正创造出属于创业者的时光,真正去营造出每个人都能去拼搏打造的场景,最终真正的去无比贴近我们每个人梦中的现实。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夫妻》
夫妇逛商场,女的看中一套高档餐具,坚持要买,丈夫嫌贵,不肯掏钱。导购一看,悄悄对丈夫说了句话,他一听马上掏钱。是什么让他立马转变?导购员对丈夫说:“这么贵的餐具,你太太是不会舍得让你洗碗的。”

启示:人的观念没有什么不可改变,关键是角度,要善于揣摩客户心理。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