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19日    新京报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让企业家不憋屈 还能做些什么

在解决简政放权“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可以让企业参与简政放权全过程,将所有涉企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与企业进行“面对面”讨论,让企业保持发声权。

据新京报报道,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召开座谈会。曾写公开信反映行政审批问题的桔子水晶酒店CEO吴海、曾“吐槽”准生证办理的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翟继光作为群众代表参加。会上,针对进一步简政放权,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各方发表意见。

吴海之前在公开信中列出的自己的“憋屈”,是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家共同经历过的,也是长久以来的“顽疾”,正切合当下简政放权的改革主题。从目前看,1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已被取消、下放了逾700项,收到了一定疗效,释放了市场创造活力。

但是,客观地看,彻底打破套在民营企业身上的“枷锁”,不能仅止于简政放权。一则,不改变某些地方政府大脑里固有的“高高在上”观念,简政放权会陷入边简边增怪圈,甚至有流产危险。二则,不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无法形成强大社会推动力,简政放权就会出现暗箱操作尴尬局面。三则,不打破各级政府政令不统一旧框框,不提高各级政府行政运行效率,简政放权就会被无形侵蚀。

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简政放权最大障碍还是地方政府和部门之间的利益,有这个根源的存在,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争权、揽权的现象就不会停止。具体表现就是各部门之间政策相互打架、扯皮和推诿。企业面对如此状况,又缺乏足够话语权和监督权。同时,这种条块分割监管模式又有可能为权力寻租提供空间,使企业陷入无所适从状态,深陷“事难办、难办事”泥潭,苦不堪言,增加了企业经营难度和管理成本。

显然,让民营企业家不再憋屈,可以在简政放权基础上,继续做功课,其中,政府摆正与企业位置,从过去行政强制化、谋利式管理转变到市场法治化、服务式管理轨道上来是最重要的。在此基础上,引入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各地由民间社团组织、企业代表和民众成立相应监督机构,或者举报投诉机构,为企业维权才会成为可能。

因此,当前要为企业减负,应及时打造政府与企业对话交流平台,让企业参与简政放权全过程,将所有涉企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与企业进行“面对面”讨论,让企业保持发言权,真正实现开门搞改革,彻底从政府部门“端菜”变为民众“点菜”。唯有如此,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方可厘清,企业良好经营环境才有可能最终形成。

文/莫开伟(学者)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夜市》
夜市有两个面线摊位。摊位相邻、座位相同。一年后,甲赚钱买了房子,乙仍无力购屋。为何?原来,乙摊位生意虽好,但刚煮的面线很烫,顾客要15分钟吃一碗。而甲摊位,把煮好的面线在冰水里泡30秒再端给顾客,温度刚好。

境界思维:为客户节省时间,钱才能进来快些。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