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创新思维研究中心主任 《领导力与创新思维》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14年03月21日    新华日报 王健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创新,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热门话题。创新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引擎。 
  创新意味着让思想冲破“牢笼”,开发创造性思维。可是,很多人却苦于走不出思维定势,面对创新的时代需求只能徒叹奈何。那么,究竟是什么在阻碍人们思维创新?如何打破思维创新的“瓶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

  第一大障碍:偏见思维 
  我们的观念决定我们所看到的世界。这是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话。思维创新的障碍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偏见思维,一是惯性思维。 
  先说偏见思维。在企业培训课上,我常常让学员们看一幅人像,如下图: 
  这是某人的一张脸,请问他在想什么?他准备干什么?他目前是一种什么状态?让学员在3分钟时间里想出尽可能多的答案,结果每个学员平均可以提出六种解释,如: 
  1、一种莫名的恐惧。 
  2、对一件意外的事感到惊讶。 
  3、对不可理喻的无赖表示蔑视。 
  4、不舒服如牙痛。 
  5、不露声色地兴奋。
   6、回忆一件事。 
  7、幸灾乐祸……
  学员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每个答案似乎都能解释这张脸,而且越看越像。然而,结论却是——不要轻易给别人下判断。 
  学员们顿时恍然大悟:虽然这么多答案看似都对,但真实的情况却只能是一个,其它百分之九十九都错了。可为什么我们能提出那么多“很像”的解释呢?答案只有一个,我们每个人的判断都打上了自己的经验、地位、利益、知识、文化等印记。因此,当我们说“这是事实”的时候,我们应当非常谨慎,也许你所说的“事实”已经打上了你的偏见。事实上,任何观察都会受到观察者自身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客观的“真实性”被心灵“加工”了,事实经过观察而烫上了主观的烙印,这就为偏见埋下了种子。 
  偏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较为显性的有:  
  ●经验偏见 
  人们在自己的经验里生活,在自己的经验中思考,常常难以接受经验以外的事实。没有什么比经验推理更符合大众口味了,经验似乎比科学更直接、更亲切。但欢呼的人们可别忘了:经验往往比科学更肤浅、更狭隘,有时甚至更顽固。比如18世纪的天文学家绝不相信陨石确实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当时的天文学家坚持认为这是从某处捡来的或是大风刮来的,要不就是目睹者撒谎,甚至伟大的法国科学院也对民间传说加以嘲笑,直到1803年4月26日,几千块陨石眼睁睁从天而降,落在法国莱格尔镇,天文学家才不情愿地承认这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德波诺在《实用思维》一书中饶有兴味地描述了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在僻静的乡村,村里最漂亮的姑娘会被村民当作世界上最美的人(维纳斯),在看到更漂亮的姑娘之前,村里的人难以想象出还有比她更美的人。”在村里,它是真理,在全世界,它就是偏见。 
  ●利益偏见 
  利益偏见普遍的情况是所谓的“鸡眼思维”,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愚蠢庸俗、斤斤计较、贪图私利的人总是看到自以为吃亏的事情,如一个毫无修养的粗人常常只是因为一个过路人踩了他的鸡眼,就把这个人看作世界上最可恶、最卑鄙的坏蛋,因为他把自己的鸡眼当做评价人们行为的标准。 
  多数恋人都认为自己找到了世上最好的人,大多数孩子也都会得出自己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这样的结论,这都是从自己的角度作出的判断。  
  ●位置偏见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坐标体系中,各种思想无不打上其鲜明的烙印,连老黑格尔也不忘说:“同一句格言,出自青年人之口与出自老年人是不同的,对一个老年人来说,也许是他一辈子辛酸经验的总结。” 
  ●文化偏见 
  美国实用主义大师杜威说过,一个人相信什么在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文化的反映。偏见是一种泛文化现象,人们很容易在任何一个角落里发现它。 
  著名华裔人类学家许烺光(曾任美国人类协会主席)在《美国人与中国人》一书中严肃地举了一个例子:“在一部中国电影中,一对青年夫妇发生了争吵,妻子提着衣箱怒冲冲地跑出公寓。这时,镜头中出现了住在楼下的婆婆,她出来安慰儿子:‘你不会孤独的,孩子,有我在这儿呢。’看到这儿,美国观众爆发出一阵哄笑,中国观众却很少会因此发笑。”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透露出明显的文化差异:在美国人的观念中,婚姻是两个人的私事,其间的性关系是任何别的感情无法替代的,而中国观众却能恰当地理解母亲所说的含义。 
  各种文化的区别不在于人们看到什么,而在于人们怎么看,用什么心态去看。文化偏见在审美上表现得最为直接。 
  偏见的心理机制 
  偏见的心理机制复杂,最常见的是心理归纳。 
  人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如果在一个星期内,你在电视媒体接连看到几次飞机失事,面对惨不忍睹的画面,你也许会脱口而出:“乘飞机太危险了,以后出门尽量乘火车或长途汽车。”殊不知,从概率上分析,空运远比其它常用运输工具更安全。但人们偏偏不愿意相信,因为人有一种根据自己所见事实(新闻)进行归纳判断的习性,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归纳本性。 
  对于普通人来说,某种偏见一旦形成,更容易演变成一种非理性的思维模式——以偏概全。毫无疑问,我们确实是生活的目击者,但这并不够,我们还必须对目击后的判断保持一份警惕,很可能在我们认定为“事实”的判断中包含了我们并不知觉的“偏见”,正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些判断:无商不奸、无官不贪、男人没一个是好东西、运动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偏见就这样悄悄进行着。正确对待偏见、超越偏见从哲学角度而言,偏见是一种本体性的存在,是无法抛弃的,要抛弃的恰恰是“抛弃偏见”本身。 
  我们无法彻底超越偏见,但我们不会放弃寻求公正的努力。对于创新而言,从思维方法上寻求对偏见的有限超越是有益的。①超越有限经验②摆脱经验干扰 
  柏拉图说过:“经验使人失去的东西往往超过给人带来的东西。”有两个明显的事实可以佐证: 
  第一、缺乏经验的年轻人比老年人在原创性上更锐利。牛顿、爱因斯坦都是在26岁时做出了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贡献。事实上,历史上许多重大的发明都是年轻人所为。年轻人更容易出重大原创性成果,一个重要的因素必定是:年轻人没有传统经验的干扰,因而更少保守思想、更倾向于革命和颠覆。 
  第二、在科学上有一不可否认的事实:一些半路出家的冒险者闯入一个多年徘徊不前的新领域,往往能给这个科学领域带来新的突破。 
  美国著名创新学专家奥斯本佐证说:“历史证明,许多伟大的思想都是由那些对有关问题没有进行过专门研究的人创造出来的。电报是由莫尔斯发明的,他仅是一名肖像画家。蒸汽船为另一艺术家富尔顿所发明。E•惠特尼是一位小学教师,但却发明了轧棉机。” 
  尽管我们不能用简单的事实罗列来证明科学的发明机制这样严肃的问题,但我们可以认为发明创造的能力并不与经验的多寡完全成正比。有时,某一特定经验越多,越容易形成定势,从而阻断了思维突变的可能。因为,人们在获得经验和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枷锁,在学会思维的同时,也学会了屈从于常规和惯例。 
  因此,似乎可以得出结论:对于创造性思维而言,一定的经验是必须的,过多的经验和对经验的依赖却是有害的,在今天这样一个知识和经验泛滥的时代,人们更需学会删除,头脑里应放一只“垃圾箱”,设定一个删除键。否则,有限的思维内存会因爆满而“死机”。

  第二大障碍:惯性思维 
  所谓惯性思维,就是思维沿前一思考路径以线性方式继续延伸,并暂时地封闭了其它的思考方向。美国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基本上是一种由惯性铸成的动物。 
  据说前苏联科学家兼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智商达到160,思路敏捷无所不知。可他那帮工人朋友老是跟他开玩笑,有一次在酒吧里,一个朋友当着众人面问阿西莫夫:“给你做道智力题目,怎么样?”“来吧。”阿西莫夫心想你们还有什么题目能难倒我。“好!阿西莫夫你听仔细了:有一位哑巴,到五金店买钉子,但又无法说话,只好做了一个敲钉子的动作。店员看明白后,将钉子卖给他。紧接着,又进来了一个瞎子,他想买一把剪刀,请问他应该怎么办?”阿西莫夫不假思索地立刻说:“这还不简单?他只要这样就可以了。”说着用手做了一个剪刀的动作,在场的人见状都哄堂大笑起来,莫名其妙的阿西莫夫这才明白过来:瞎子可以开口说我要买一把剪刀。这就是惯性思维,前一个套路对后一个思路形成了制约。 
  惯性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强势惯性 
  我每次给培训班的学员上课,都要做这样一个题目:普通人家装修铺地砖,一般是四边形的,各种花色都有,非常漂亮。说着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正方形,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新建的维也纳城堡大厅也要铺设地砖,但它的地砖是一种五边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一样,要求不能重叠铺,除了墙的边角可以切割外,整个大厅几千块地砖必须严丝合缝、块块完整相接,请问应当怎么铺? 
  令人惊讶的是这道题竟难住了几乎所有的人,大家不约而同地在纸上画了一个正五边形,然后一块一块画下去,发现拼不出,角度不对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很简单:大家都把五边形仅仅理解为正五边形了,但我们的题目里并没有出现正五边形,为什么大家偏偏以正五边形来思考呢? 
  第一、前一个正四边形的地砖画在黑板上,起着潜隐但又强烈的辐射作用,它引导你将五边形理解成正五边形。第二、正五边形虽然在无数五边形中仅是一个特例,但它却是一个最强势的形状。这个强势是长期形成的,当我们思考时,它就会突显,并阻挡我们其它的思维方向。 
  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跳出旧知识的惯性,一旦挣脱正五边形思维惯性的束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在上海烟草集团培训时,有一位学员思维打开后,竟画出了几十种五边形的拼法。  
  ●群体惯性 
惯性不但会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更会在群体中形成和延续。 
  群体的惯性一旦形成,由于其奖惩机制的强制性,有时会比个体的惯性思维具有更惨烈的社会危害性。如缠足,无论从审美、快感、健康等角度而言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却能被一个巨大的群体连续几个世纪地沿袭着,除非重大变故和外力的影响,这种历史惯性是很难制止的。 
  这就引出了一个“修正成本”概念,即群体的惯性一经启动,便会逐渐形成各种“历史附加”,共生共振的结果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变革的成本大大提高,甚至导致灾难性的不可逆转。 
  惯性思维的成因 
  ●反射性重复 
  当一种因果关系重复出现后,反应机制就会建立,并会被优先排为第一反应序列,这就是我们说的惯性。 
  《今晚报》曾登过一篇回忆文章,说的是抗美援朝时期,我空军某部出征前举行誓师大会,朱德、刘亚楼等同志亲临大会。该部队一位领导讲话完毕,为鼓舞士气,特意站起来向台下喊道:“大家有决心没有?”台下官兵群情激昂,齐声高喊:“有!” “有信心没有?” “有!” “有孬种没有?”台下官兵不假思索地齐声回答:“有!”话一出口,台上台下一片哄笑,朱老总和刘亚楼也笑出了声。这就是重复性造成的惯性。 
  ●低成本策略 
惯性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之所以强大,更深刻的原因也许在于它是一种最经济最简单的力量。 
  刘易斯•托马斯在《细胞生命的礼赞》中论述了习惯反应的合理性:“用指尖操纵打字机,就像骑自行车或在小路上散步,最好是一点也不去想它,一旦想到它,你的指尖就会踌躇,敲到错误的键上,干那些只要熟巧就能干好的事,你一定得放松与每一动作有关的肌肉和神经系统,叫它们自行其是,你自己则不要搅在里面。” 
  低成本的结果竟然是高效率,这也许就是宇宙选择“惯性”的理由。詹姆斯•亚当斯说:“假如我们是乐观主义者,我们会认为习惯对生活大有裨益,而且它不仅是有帮助,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惯性思维的误区 
  ●线性思维 
所谓线性思维,就是前一路径思考会对后一思考形成强烈导向,使后续思考难以超出线性轨道。  
  ●模式思维 
  我国北宋年间,洛阳城曾修建了很高的城墙。一次,几天几夜的大暴雨,使城墙塔楼上的一块巨石崩塌了,塌下来的巨石恰好掉在城门正道中央,巨石的一多半还深深地砸进了地下。第二天,守城的士兵接到传报,知府大人要出城打猎,道路必须畅通无阻。 
  守城的官兵们慌了手脚,四处寻找民工,要他们赶快把巨石搬走。但因下大雨路面泥泞不堪,巨石又大又重,民工们费了很大劲也没能使石头动一下,眼看知府大人要到了,怪罪下来可不得了。正在慌乱之际,一位过路人给出了一个主意,解决了这个问题。 
  那位过路人的主意是:不用挪动石头,只要在石头旁边再挖个大坑,把石头埋起来,将挖坑的土送走就行了。守城的官兵为什么想不到这个办法呢?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想把那块石头“搬运掉”并付诸实施,这一过程无形中就形成一种定势,一种模式化的思考,而一旦模式化,思考便趋向收敛。 
  模式化思维的缺陷表现为它总是趋于保守,在新的危机出现前它具有强烈的定势倾向。在实际生活中,模式化的定势总是影响着我们的思考。只有跳出模式化惯性的人,才是幸运的。 
  ●惰性思维 
所谓惰性思维是指人类思维深处的一种保守力量。人们总是习惯用老眼光看新问题,用曾经被反复证明有效的旧概念去解释新现象。 
  从前,有个国王在大臣们的陪同下,来到御花园散步,国王瞧着面前的水池,忽然心血来潮,问身边的大臣:“这水池里共有几桶水?”众臣一听,面面相觑,全答不上来,国王发旨:“给你们三天考虑,回答上来重赏,回答不上来重罚!”大臣们用桶量来量去,怎么也量不出个确切数据。眨眼三天到了,大臣们仍一筹莫展。就在此时,一个小孩走向宫殿,声称自己知道池塘有多少桶水。国王命令那些战战兢兢的大臣带小孩去看池塘。小孩却笑道:“不用看了,这个问题太容易了!”国王乐了:“哦,那你就说说吧。”孩子眨了眨眼说:“这要看那是怎样的桶,如果和水池一般大,那池里就是一桶水;如果桶只有水池的一半大,那池里就是两桶水;如果桶只有水池的三分之一大,那池里就有三桶水;如果……”“行了,完全正确!”国王重赏了这个孩子。 
  大臣们的失误在于他们对“桶”的概念已经固化,在千万次重复的认知中,桶的具象已经深深刻入他们的灵魂,无法摆脱。因此,在各种思维束缚中,概念的束缚是最大的束缚,概念的突破也是最难的突破。 
  在这里,我们似乎可以说,知识、经验、财富、年龄、地位等等一切具有历史积淀性质的因素都倾向于保守,表现为一种下意识的对变化的迟钝反应。 
  从历史上看,对文明进化过程中出现的突变,人们作出的反应常常是迟钝甚至抗拒性的。盖伊•川崎和米凯莱•莫雷诺在《创新的法则》中饶有兴味地罗列了如下诸多保守反应: 
  有良好学识的人明白,在电线上传递声音是不可能的;如其可能,那么语音就会变得没有实际价值了。                           
                                                   ——《波士顿邮报》,1865年
   真要把“电话”当作通讯工具的话,它还是有许许多多的缺点。这个东西对我们本来就是无用的。                         
                                                ——西部联合公司内部备忘录,1876年
   尽管电视也许在理论上和技术上是可行的,但从商业和资金方面来讲,我认为不可能。对这方面的发展我们还是少浪费梦想的时间吧。
                         ——李•德福雷斯特,引自《纽约时报》,1926年
   人绝对登不上月球,不管将来的科学多么先进。                
                                ——李•德福雷斯特,三极管发明者,《纽约时报》, 1957年2月25日
   没有理由要每个人家里有一台电脑。               
                                ——肯•奥尔森,数字设备公司总裁,在国际未来社会大会上的发言,1977年   
     (飞机)是有趣的玩意儿,但无军事价值。              
                                ——马雷夏尔•费迪南•福什,法国高级军事学院院长暨战略学教官,1911年
   路易•巴斯德的细菌理论是一种可笑的虚构。                 
                                           ——皮埃尔•帕谢,图卢兹大学生理学教授,1872年
  超越惯性:每个人都要注意洗脑” 
  惯性不可避免,关键是要注意超越,不要被惯性“套牢”。 
  思想是最革命也是最保守的,前一场革命可能是后一场革命的“凶手”,每一个新的突破都可能演变成新的定势,即使最激进的变革者,也要防止重蹈历史的覆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惯性的不断突破不仅是方法,更是一种品质。在创新为“王”的时代,每个人都要注意去除脑子里陈旧过时的观念,及时革新固化的思维。

王健,同济大学广告系主任、创新思维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创造学会常务理事

  王健是我国著名创新思维研究者和传播者,长期从事广告与创新思维的教学与研究。其著作《创新启示录——超越性思维》,荣获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他首创的“优势富集理论”,对于社会、企业、个人超常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他经常活跃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及宝钢、中海油、东方航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一批著名高校和企业的高级培训讲坛,受到广泛而热烈的欢迎。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大连万达集团创立于1988年,形成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文化旅游和连锁百货四大核心产业。 2012年5月21日大连万达与全球第二大院线集团AMC签署并购协议,万达以26亿美元并购AMC。北京时间2012年9月5日凌晨,万达集团宣布完成对AMC娱乐控股公司价值26亿美元的收购……
阅读更多【万达】公司相关文章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王健课程
王健观点
王健PPT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