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不只一次地思考过这一现象:这些老板们之所以愿意说,首先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说得东西很重要,其次是因为他们很享受有人听他们说时的那种快感,再次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是有资格多说的。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却很少考虑听者的感受。
我以为,老板说得太多至少会有以下三点不良后果。
第一个不良后果是,可能会使听者“因厌听而废听”。同样的话,重复说上几遍是没有问题的,重复多了就有问题了。问题在于听者听多了之后会心生厌倦,至少会是反应迟钝。一旦心生厌倦或反应迟钝,他们不但完全听不进去,以后无论你说什么真正重要的事情,他们也可能听不进去,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在你说话时他们不往心里去。这其实跟“狼来了的故事”所阐述是相同的道理。
第二个不良后果是,可能会使那些有才能的人“敬而远之”。试想,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你说得多了,意味别人便没有机会说;你说得多了,意味你没打算听别人说;你一个劲地说,同样的话不断重复着或变着花样说,意味着你根本不在乎听者的感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会有哪些人继续愿意听你说呢?恐怕只有那些害怕得罪你的人才会反复多次地强耐着性子让你折磨。而真正意义上的人才,有独立思想和人格的人,尤其是个性稍稍急点的人才是很难做到的。他们不但做不到,甚至可能产生唯恐避之不及的感觉,这样以来你怎么指望他们与你“共谋大业”呢!
第三个不良后果是,可能会“自废形象”。我所见过的绝大多数能说、爱说、说的忒多的老板,他们的员工和经常被他们“说教”的其他人,对他们都持有负面评价。我分析过其中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资格说,恰恰相反,说得太多的老板绝大部分是阶段性的事业成功者,正是因为他们是阶段性的成功,才导致了他们的自信,才导致了他们想说、能说和愿意“分享”。然而,由于他们说得太多,不仅说得多让人生厌,还由于说得多,不该说的话也说了出来,又由于说得多而不注意语言分寸,结果虽然他们不可谓不成功,却被往往人小瞧了。
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是上周发生的一件事情。上周二,山东的一位企业家专程来到上海找我,想请我给他的公司做管理咨询。在他来上海之前,他给我打过一次电话。由于他是听朋友介绍才找到我的,又是(耿直的)山东人,也可能是因为他去年做电子商务赚了一个亿(他告诉我的),他十分自信且爽快:希望我用一年时间让他的公司的管理“正规化”起来,他愿意付给我至少一百万元的咨询服务费。可是当他来到上海,与我谈了5个小时之后,我决定放弃与他的合作。
一开始,我们在徐家汇港汇广场二楼边喝咖啡边谈,谈了约两个半小时,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他在说。后来,我们去一家台湾人开的特色餐厅吃饭,我们又谈了约两个半小时,绝大多数时间还是他在说。在我与他分手之前,我便已经决定不与他合作了,原因就在于他说得太多:因为他说得太多,我不能理解他的问题的重点在哪里;因为他说得太多,我感到他是一位不知道尊重他人的人;因为他说得太多,我感到他是一位超级自信、爱把意见强加于他人的人;因为他说得太多,我害怕再见到他,再听他说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