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环境来说,当前市场并非谷歌独大,还有微软。尽管一直以来 Window Phone 都饱受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 WP 顶着衰声在不断成长。诺基亚自然不用说,中兴、 HTC 、三星等厂商也都已经推出了 WP 机型,而一直被诟病的产业链,如今也越发火了起来,年中的时候微软高层已宣布 WP 应用商店应用数量已达 10 万个。趋势已经非常明朗,未来几年 WP 、 Android 、 IOS 必然三分天下。试想谷歌断粮某厂商会如何,毫无疑问,微软笑了。由此引出无需研发操作系统的第一个原因 —— 系统研发商之间的牵制性必然会大幅削弱其对手机厂商的话语权。
下半年以来,互联网厂商大肆介入手机研发领域,期间周鸿祎大放厥词:互联网企业吃掉手机厂商是必然,未来做手机是没有利润可言的等等,引得业界一片哗然,其中不乏认同之声,对此笔者倍感无奈。小米 200 多万出货量时即有单台盈利 500 块之说,可以想见通过量级带动的成本降低绝非空穴来风,另外三星、苹果、 HTC 等厂商更不用多说。而且,关键不在于盈利,在于硬件厂商的反牵制能力。三星目前 25% 以上的市场份额,系统商失去三星的后果就是直接丢掉 1/4 的市场,即使不如三星,如金立、 HTC 等近 1 成份额的厂商难道没有威慑力吗?这种实力使得厂商在未来同谷歌的对话中,不论是授权费还是应用植入等一切问题都变得简单起来。而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原因 —— 漠视市场的浮躁,专心耕耘自己的一环绝非无望。
第三个原因是可行性问题。首先说技术实力,国产厂商无望,纵观全球也不出五家科技公司有这个能力。另外最为重要的是,并不是有技术就够了,一个系统研发出来,没有厂商配合,依然无法撼动市场。厂商不配合,系统就撒不开,系统撒不开,就不会有应用开发商跟进,这涉及到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构造问题,需要极其强硬的实力,谷歌有,微软有,环顾后还有谁?这还不算最尴尬的,佩奇本年内的一次 Android 开发者大会中表态虽然 Android 目前还未给谷歌带来盈利,但 …… 。但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谷歌运作安卓三年以上了,至今尚未盈利,这个成本投入,不知华为是否在作出决定之前有过充分的思考。
京ICP备12005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