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终时节,企业无不在忙着总结过去、盘点现状、展望未来,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就是制定新年度的管理提升规划,使企业步入“PDCA”的一个新循环。但是企业问题林林总总,从哪里入手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不在成堆的总结文件中,更不在各级管理者的年度述职报告中。通常来讲,身居高位的企业高层领导一方面是拥有信息最全的人,一方面却又是生活在“信息孤岛”上的人,很难及时掌握企业真实状况,因为许多信息都被“过滤”、“修正”了。《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问魏徽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要做到“兼听则明”,确实不是件容易事,需要弄清楚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听谁的?
第二个问题:听真的还是假的?
第三个问题:如何才能听到真的?
第一个是方向性问题,是重在外部的评价还是内部的意见?来自基层的声音还是上层的意见?第二个是原则性问题,是做样子给“被调查者”看领导是多么“民主”“开放”,还是动真格的,旨在挖掘问题的根源,找出医治的良方?第三个问题最简单,不过是实现措施和手段的问题。有道是“手段服务于目的”,有什么样的目的,相应就有什么样的手段,也自然会得出调查者想要的结果。
“让事实说话;让相关者说出心里话。”这里的相关者,一是外部市场,即客户、经销商;二是内部客户,即广大基层员工;三是管理者。只有这样的内外、上下“兼听”,才有可能接近事实的客观原貌,才有可能做到“明”――明智,乃至英明。历代开明的君主,总是很重视“广开言路”;今朝颇有眼界和胸怀的 企业家 ,亦勇于自设“年关”,构建组织的“省察力”。
第一关:倾听“客户之声”
只有从最不满意的客户身上学习,才能最快、最有效地提升自己。
有两类企业最需要倾听“客户之声”。一类是管理基础较差,质量工期问题较多,日常客户抱怨较多,这比较好理解。另一类企业恰恰相反,企业 发展 正如日中天,赞歌一片。这时候,如果企业自己不能够保持高度的清醒和警觉,就容易被效益的增长蒙蔽双眼,认为形势一片大好,市场任“我”操盘,无需再改进什么、提升什么,结果将许多初露端倪的问题给忽视掉,任由“未病”蔓延与发展,一旦发作,往往就是毁灭性的,给 品牌 和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那些日常看似问题不断、客户投诉较多的企业。
倾听“客户之声”,绝非一纸简单的问卷调研所能够解决的,需要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与企业方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比如某快消品企业,其直接客户为经销商,年末希望调研经销商的满意度,那么首先需要明确:经销商最关心的是什么?哪些指标可以有效衡量经销商的满意度?这些指标又应当转化为哪些相关的具体问题?只有既贴近经销商的话题、又能很好地折射经销商满意度的问题,才是一个好问题,这就需要专业咨询机构与公司领导、业务部分进行反复的沟通与讨论;其次,调研也应由由专业咨询师和企业方高层领导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