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进步了,思想发展了,每谈及管理,必言 企业文化 ,似乎文化是治理企业的灵丹妙药,似乎一个不懂得企业文化的老大,肯定不是个好老大,亦或土包子。
真是如此嘛?不见得。
一个组织、一个团队,发展时,最需要的并不是民主,而是强权。
一位企业主向我抱怨,企业已经有了60多人,感觉管理上越来越乱了。参与管理的父母亲,经常意见不合,明着父亲做主,实际上,如果母亲对父亲的做法不满意,私下里会自己指派工作。因为父母两人相互扯后腿,企业内工作效率低的很。而自己呢,还有3年才内退,暂时不方便全盘接手管理。如果招募 经理人 来管理,并不见得有效果,可能还会添乱。
按照她的构想,她希望能够说服父母亲,统一思想,和自己一起,把企业做强做大,至少能够在当地做到第一。
但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说不准,过一年企业都有倒闭的可能,更别提发展了。
这种情况其实很普遍,不仅仅存在于亲戚之间,实际上,很多企业里,经理人之间,也是相互制肋,相互扯后腿的状况。
这种情况下,企业的重点问题,并不是发展问题,是如何调和内部矛盾,让大家能够力向一处使,而不是无谓的内耗。
对于这位企业主的困扰,我表示理解,但对于她的期望,希望说服父母亲统一意见,表示不现实。
我对这位企业主说,不要试图改变父母亲,让他们能够统一意见,应该多考虑自己直接掌管企业时,如何消除不利的反对意见。
这位企业主觉得,我提的意见有些不可思议,觉得应该可以找到更好的折中方法。
我知道,没有办法说服这位朋友,于是我给这位企业主说了一个三国时期发生的故事。
袁绍在官渡与曹操决战期间,曾经尝试着派刘备去曹操后方骚扰,也尝试着正面进攻,也考虑过夺取洛阳,甚至考虑过奇袭许昌。
所有的谋臣将军都提出自己的意见,彼此努力的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袁绍也确实听取了一些意见,派出刘备去曹操后方骚扰,失败了。
一些谋臣将军建议暂时稳固,等待时机再行考虑;一些谋臣将军建议,应该急攻,彻底打跨曹操;一些谋臣建议,先回兵翼州,等待中原有变。
袁绍此时在做什么?与曹操的相持阶段,袁绍因兵精粮足,却始终无法越雷池一步,显得焦躁不安。他一方面听取部下的意见,一方面并没有采纳任何意见,一方面又拿捏不定,不知道听取谁的意见好。
而谋臣在做什么呢?因为袁老大始终拿捏不定主意,所有的谋臣将军们都努力设法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希望说服袁老大,能够听取自己的意见。
袁绍的无作为的漫长的磨蹭,终于被曹操抓住一次致命失误,曹操迅速出兵,击溃了袁绍。袁绍本人在归途中,在羞愤、郁闷中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