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除了具备统筹企业发展的“运筹帷幄”的谋略之外,领导者还必须有极强的适应性。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应根据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规模大小和管理对象,随时调整自己的领导风格和方法。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说:“当我的员工有100名时,我要站在员工最前面指挥部属;当员工增加到10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的中间,恳求员工鼎力相助;当员工达万人时,我只要站在员工后面,心存感激即可。”
当一位领导者了解成功的标准及定义,知道在前进道路上如何作出最优选择,就到了考虑自己领导风格的时候。领导风格有多种类型,孰优孰劣并没有统一标准,对于领导者来说,关键是要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爱好兴趣与人生理想的领导风格。在确定领导风格之前,领导者需要考虑一下问题:“我真的关心自己的领导风格是否与公司契合吗?我可以为掌握领导权力而改变自己的领导风格吗?”
著名领导力学习 专家谭小芳发现,很多公司都会努力对年轻领导者施加影响,不希望他们的领导风格太过个性,希望他们的领导风格可以与公司业已存在的领导风格保持一致。一些公司甚至会采用一些学习 项目改变年轻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引导领导风格的转变以期更适应公司发展。这种做法对领导者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你是否会为了在组织中获得成功而有意改变已经成形的领导风格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领导者一定会发觉自己像个伪装者,为一个目的压抑隐藏自己的真实面目。
在职业生涯的开始阶段,这类问题是很多优秀的领导者都会遇到的。强生公司的詹姆斯?伯克和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都因为自己的领导风格与公司不一致而提出辞职,虽然最终被自己的导师留下。一位领导者,不论是自发适应组织的领导风格,还是尽力模仿其他人的领导风格,其他人都很容易看出来。
因为一旦遇到较大的事件,领导者在处理问题时必然会使用自己擅长或本来就拥有的领导风格,显现出最真实的一面,有些领导者可能是高度指令性风格,有些可能是消极被动型风格。所以,一个领导者应该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领导风格,最大限度表现出自己的优势,而非一味模仿别人,并对自己的领导风格找出优缺点,不断加以改进。
Tropicana公司的艾伦?马拉姆在领导过程中也意识到这一点,她的一个部门主管在领导过程中有这样的一个习惯:每次试图说服别人时,主管总会站起来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强化自己的观点。艾伦比他整整矮了一英尺,所以艾伦发现她的身高提醒他,她在身高上不可能超越这个主管,要想真正领导他人,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领导风格,而非单纯效仿他人。著名领导力训练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领导风格大概可以分为六种类型:
一、教练型领导,指导和培养员工熟悉领导职位,为下一任领导作准备。
一位企业领导或部门管理者,带领着他的员工,每日 在工作中,对他们进行学习 与激励。他给他们布置工作任务,教他们去完成的方法,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激励并帮助他们。他对他们亦是有爱、有严,也有深深的期待。他期待的是他的员工能在工作中成长起来,成为企业甚至社会的栋梁之材;期待有一个优秀的工作团队,让员工充满激情而快乐地工作;期待着这个团队能取得令人称赞的业绩,为企业、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二、专家型领导,培养员工与自己一样拥有精湛的专业技术与自我管理能力。
每一个领域都有自身的特点,都有自身的运转模式和客观规律。例如水利工作和卫生工作,林业工作和税务工作,机关工作和乡村工作,等等,都有着自己的术语,有着自己一整套的工作要求和模式。要在工作中作出科学决策等,必须了解这些工作的特性和内涵,其发展趋势,做到心中有数,做到了如指掌。这是利于科学决策方面的原因。另外,专家型领导由于其科学决策带来的成效也会给其增添人气,获得下属的支持,获得组织的认可,从而更加有利于推动工作的开展,包括自身的发展。
三、指令型领导,要求下属严格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和领导者下达的命令做事。
领导者是通过下达命令来进行管理的,命令的内容和形式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不能忽视任务要由谁负责。一个公司的总经理对他的三个下属下了这样的命令:"去拿那个样本过来。"但是,他的三个下属只是相互看了一眼,并没有做任何反应。此时,若你置之不理,结局是谁也不会去做。这就是下达命令者的错误。你应指明:"××,拜托你罗!"领导在下达命令之后,还必须说明自己说的"谁"在哪里,若没适当人选,不论自己多么忙碌也必须成为这个"谁"。所以切勿用模棱两可的词句命令下属。
四、合作型领导,注重培养员工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员工互相合作来一起实现组织目标。
云计算服务提供商Salesforce.com推出类Facebook的社交软件Chatter并将其应用于企业内部的合作中。Salesforce.com的CEO发现公司内部创造和使用Chatter的人无法将他们的信息和观点传达到管理层,而这些人中有很多对顾客相当了解,可以为系统带来更多的价值,却不被管理团队所知。于是,他们利用Chatter打开企业的管理之门,邀请所有的员工利用这个聊天工具表达他们的观点。因此,公司的管理年会也由原本的200名高管参加发展到几千名员工的共同参与。
五、参与型领导,把自己当作员工的一员,以身作则,鼓励员工为了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观而奋斗。
管理者感觉“手下的人总是不尽人意”也并非很不正常现象。“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员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这就是彼得原理。所以一个公司里,不胜任本职工作的人或许并不在少数,并且越是高层,越是关键岗位,任职者越会倾向于不胜任,不是因为他不优秀,而是因为岗位的责任太大,肩上的担子太重。那么倘若遇上一批不胜任的部属,总是累得自己吐血怎么办呢?不妨学习一下老鹰的“育子之道”:在自然界,老鹰会把自己的孩子逼向悬崖,以迫使胆怯的雏鹰学会飞行。而由于担心部属不成熟而不敢放手的高管们,也不妨反省一下,或许正是自己的这种“不放心、不放手”,才让公司养了一群永远也张不开翅膀的雏鹰。
六、授权型领导,把一切的事物都交给下属,锻炼下属使之成为独当一面的将才。
领导不愿授权的原因有很多,有的领导太在意拥有权力的那种感觉,这是人性无可厚非。权力这东西诱惑确实很大,几乎所有的人都很难拒绝这种诱惑,一旦拥有再失去是非常痛苦的。但领导人必须清楚,授权的目的是让下属充分发挥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授权是让下属去完成你制定的战略目标。
权力授出去并不是说收不会来,领导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授权的范围与期限。在我看来,有的领导人非常害怕授权后的失落感。很多领导人习惯过去的工作方式喜欢亲力亲为,这种方式只适合企业初创期。当企业规模逐渐增大时人数不断增长时,那种亲力亲为的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合了。领导人即使再努力下属不努力或者积极性调不上来,又如何能完成战略目标?!总之,领导风格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不仅仅包含了各种具体的管理技能和管理方法,也囊括了前瞻与规划、沟通与协调、真诚与均衡等更诸多要素。当然,文中的建议不见得适合在任何一个企业中一成不变的执行。在有些企业(例如外企、创新企业)可以更加放权、平等。但是在其他企业(例如国企、传统企业)只能适度地。
每一个企业的领导者都应当把坚持正确的信念,恪守以诚信为本的价值观放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不能只片面地追求某些数字上的指标或成绩,或一切决策都从短期利益出发,而放弃了最基本的企业行为准则。相比之下,正确的信念可以带给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反之,如果把全部精力放在追求短期指标上,虽然有机会获得一时的成绩,却可能导致企业发展方向的偏差,使企业很快丧失继续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