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畯,字曼才,彭城人。跟西楚霸王项羽是同乡。小时侯就特别好学。善于《诗》、《书》、三《礼》,又好《说文》,也就是这位人才是儒家学派的知识分子。为了躲避战乱,逃到江东。与当时的诸葛瑾,还有步骘一样著名,并且关系很好。诸葛瑾与步骘都是孙权政权的腹心大臣。他为人质直纯厚,是他人的良师益友。张昭把严畯举荐给孙权,孙权委任严畯为骑都尉,从事中郎。也就是孙权见面就封严畯为中级官员。横江将军鲁肃去世,孙权计划 严畯替代鲁肃,督兵一万军队,镇守陆口。我们都知道鲁肃是孙权阵营中很重要的军事将领,让严畯替代鲁肃,可见严畯在孙权心目中是很有份量的。当时很多官员都为严畯任其重要职位感到很高兴。可见严畯是众望所归。但是严畯却做出了一个很让人大跌眼镜的做法,他却拒绝了孙权这一委任,说什么我只是一个书生,不懂军事,没有才能而占据高显要的职位,咎悔必至。发言慷慨激昂,还为之流涕。孙权无可奈何,只好听从了他的意见,改任其它人任这一重要职务。很多人知道,严畯有这方面的才能,他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位给予别人。孙权为吴王,及称尊号,严畯官职为三公九卿之一的卫尉官职,这时他已成为吴国的高级官员。他作为吴国的大使出使盟国蜀国,搞外交关系。蜀国丞相诸葛亮很器重与很欣赏严畯。他不喜欢利用职权为自己谋私利,对于工资与奖金之类的,从不储蓄,往往用他的收入救济很多亲戚朋友,以至于自己家的生活费用经常捉襟见肘。严畯是个清廉的官员。广陵人刘颖与严畯是老相识,刘颖也是个有名气的学者。孙权听说了这样一个人才,想要揽为己用,于是下命令要求刘颖为政府效力。刘颖就借托自己有疾病不去。刘颖的弟弟刘略为零陵太守,在工作时去世。刘颖去赴丧吊唁,孙权知道刘颖诈病,派急驿收录,严畯也派人跟刘颖讲,要刘颖去到孙权那里报到,并且向孙权表示歉意。孙权因刘颖骗他而迁怒严畯,因刘颖愿意替孙权效力而免于处罚。过了一些年,孙权委任严畯为尚书令。后来,严畯去世享年78岁。有两个儿子,严凯与严爽。严凯官至升平少府。严畯著有《孝经论》、《潮水论》,又与裴玄、张承论管仲、季路的文章,皆传于世。
我们作为高级管理人员,可从严畯的成功人生总结如下经验:
一是学以致用。我们读书学习,该读什么样的书,学什么样的知识,这是一个人提升个人文化素养的关键。有些人喜欢看小说,这种书是只适合娱乐休闲。跟读书学知识,学技能是背道而驰的。读些无用之书,学些无用之识,还不如不读书。读书的目的,是提升个人素质,提高知识水平,提高个人能力水平,并且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在实践当中,这才讲真读书与学习。不然,读些小说,就是读它几万本,也不会增加知识,增长见识,提高能力的。所以,我们搞管理的,要读些经济、管理、历史、哲学等社会科学类的书籍。这样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远。读书以实务为第一。
二是向管理高层推荐真才实学的人才。
企业在用人方面,不但可以搞招募制,还可以搞推荐制。一般人才可以招募得到,但是特殊的人才,不一定能招募得到。真正的特殊人才,关心是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是否能实现,并不是关心你的金钱有多少。一般人才很容易请得动,特殊的人才,很难请得动,更难请得到。当然,也不排除有少数人故意推托来抬高自己。但是,真才实学的人,不是金钱能轻易请得动,请得到的。我们管理企业,如果在各种交往与渠道中,碰到好的与合适的人才,可以向管理高层推荐。人才济济也是企业兴旺的象征。并不是学历高,或者衔头多的就是真才。也并不是吹自己很厉害就是真才。现今鱼龙混杂,更有鱼目混珠之徒。因此,识别人才时要睁大你的慧眼。 三是求贤若渴与惟才是举。本文中孙权是一个典型的求贤若渴的君主,因为人才济济,所以,刘备打不赢孙权,曹操也打不赢孙权,更别说曹丕、曹叡、司马懿了。得人才得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企业也如此,得人才者,企业兴;得民心者,企业兴。求贤若渴,并不是在招聘市场会上张贴几张海报,要一些求职者交一下简历,或者问几个问题就能解决的。真才与贤才是稀缺的,就跟锎这元素一样值钱。大家想一想,一个真才与贤才,能使一个国家强盛,能使一家企业兴旺,这样的人才能不宝贵吗?真才与贤才,有几个特征:一个是真才实学;二个是多数人并不很富裕;三个是大智若愚;四个是对功名利禄不是很看重;五是容易遭人嫉妒;六是善于解决实际问题。惟才是举是因为人才是凡人,不是圣人,更不是神。是凡人都有些凡人的毛病与缺点。我们用才,是用人才的才能、学识与智慧为企业谋利益,谋发展。而不是臧否人物与品评人物。当然,有两个前提条件,人才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人才要遵守社会公共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