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用电气CEO杰克.韦尔奇的一个管理原则就是:“管理得少”就是“管理得好”,也就是说公司经营者只管自己该管的事。
那么,如何界定“管”与“理”,并在“少管理”的情况下也能取得良好的效率和效益呢?关键是把握好下面几点:
1、不信任是公司最大的成本习惯于相信自己,放心不下他人,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怪圈:上司喜欢从头管到脚,越管越变得事必躬亲,独断专行,疑神疑鬼;同时,部下就越来越束手束脚,养成依赖、从众和封闭的习惯,而且会严重挫伤员工的自尊心和归宿感。
2、少去管
多监控国内不少公司都有一整套规章制度,也不缺乏良好的指挥流程,但如果管理者将太多的精力和热情倾注到“管”上,沉溺其中,乐此不疲,回头才发现,原本很简单的事情,却莫名其妙地变得很复杂,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制度和流程也成了摆设。
3、坚持“无为而治” 要“管得少”,又要“管得住”,最理想的管理就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也就是不管理。因为人人学会了自我管理,格尽职守,那些所谓的管理制度、条条框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管理者要做到大事“有为”,小事“无为”。在事情的开始阶段和过程阶段“有为”。
“有为而治”和“无为而治”符合辩证法原理。“有为”是手段,“无为”也是手段,“治”才是目的。表面看来,“有为”和“无为”似乎是不兼容的,但作为工作方法来看,它们能够殊途同归,共同达到“治”的目的。
随机读管理故事:《假设可以废除监狱。》
美国学者拿破仑·希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问一群学生:“你们当中有多少人觉得可以在三十年内废除监狱?”
确信拿破仑·希尔不是在开玩笑以后,马上有人站起来大声反驳:“这怎么可以,无论如何,监狱都是必须的。”
其他人也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有些人天生坏,改不好的。”“监狱可能还不够用的呢!”还有人说有了监狱,警察和狱卒才有工作,否则这么多人就要失业了。
拿破仑·希尔接着说:“你们说了各种不能废除监狱的理由。现在,我们来试着相信可以废除监狱,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大家开始思索。过了一会儿,才有人犹豫地说:“成立更多的青年活动中心应该可以减少犯罪事件。”不久,其他在10分钟以前坚持反对意见的人,也都开始热心地参与了,纷纷提出了自己认为可行的措施。“先消除贫困,因为低收入阶层的犯罪率比较高。”“采取预防犯罪的措施,辨认、疏导有犯罪倾向的人。”“借手术办法来医治某些罪犯。”……最后,共提出了78种构想。
启示:当你认为某件事不可能做得到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会为你找出种种做不到的理由。但是,一旦你相信某一件事确实是可以做到的,你的大脑就会帮你找出能做到的各种方法。我们认为很难的事情,到底有几件真正是不可能做到的呢?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