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位企业家,不论成败,都有自己的奋斗成长史。这是一个企业家在什么时候谈及都会滔滔不绝却仍有言不及义之感的话题。
最近,我连着求教于几位企业家,一位是上周从美国讲学归来的老朋友山东三株集团吴炳新董事长;一位是泰州双登集团杨善基董事长;一位是大午集团的孙大午监事长;另一位是山东置业集团田茂军董事长。我们不约而同地都谈到企业与个人成长的历程,这引起了我就“成功企业家成长奥秘”的思考。
为此,我想起了“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父亲,讲他儿子的一段故事。
盖茨为什么等了30年?
我的儿子比尔·盖茨,在家里我们都管他叫“特里”。他令我不解和吃惊的,是他在上学时,就与同学酝酿提出“第一个创业计划”,其业务就是从街头获取原始数据,再制作成适时的交通流量图。
1975年,比尔·盖茨还在哈佛大学上二年级,就提出辍学,下决心提前进入社会自主创业。引发他下此决心的,是一个令他十分惊愕甚至一生难忘的电话。
他的好友保罗·艾伦,从《大众电子学》杂志上得知阿尔伯克基公司开始生产世界上第一代个人电脑的消息后,他与该公司通话核实此事。因为他与艾伦早就预见到了这一发展,而且他们也预见到电脑进入工作与生活,最迫切需要的是各种软件。于是,比尔·盖茨给该公司打电话,询问对软件的需求。该公司如获至宝,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于是他和保罗·艾伦就开始策划成立软件公司,这就打开了微软的大门。
我听到特里辍学的消息,很不高兴,和他母亲立即赶到学校想阻止他。但他坚持意见。他说:“等到我在哈佛毕业,这种难得的机会将不复存在。”他并向我们保证,以后会回到大学拿到毕业证书。
后来,我的儿子办起微软公司,成就了举世瞩目的电脑软件事业。离开学校32年之后的2007年6月7日,哈佛特别授予他荣誉法学博士学位证书。盖茨在掌声中致词:“为了实现我对父亲的诺言,为了事业,我等了30年。”说完,他特别面对我说:“爸爸,我答应过您,我一定回来完成学业,实现我对您许过的诺言。”
有谁在真正培养企业家?
盖茨父亲讲述这段故事,使我联想到:这种事可能发生在中国大陆吗?另外,我们做父母的,对子女教育的重点是什么?我们可给孩子们留下了他们日夜梦想追求理想的空间?
我们作为老师、家长,其实更多地是强制孩子服从自己意愿,只给他们压力,而缺乏引导。应该给孩子自由创新思考的空间。这一理念,要从孩子幼小时做起。作父母的,最重要的事业应是为孩子提供足够的了解世界、了解历史的条件。我在1993年编辑出版了《世界著名企业家经营谋略》丛书,八万套很快售完。有一次,我在书店看见一位老者拿着这套书,爱不释手。他对我说:“我拿回去让我孩子看,以引起他将来作企业家的追求。”我觉得这些是父亲该做的。
事实证明,中国人是聪明的。但为什么中国大陆很少有人在国际舞台称雄,而在国外的中国人却往往表现非凡?为什么欧、美、日的世界名牌林立,而中国的世界名牌寥寥?为什么大家都说:中国企业长不大?也不想长大?所有这些,都值得反思。
李开复在《做最好的自己》的序言中指出:“中国青年非常优秀,但是中国学生非常困惑,因为他们面对的是高期望值的父母,习惯于应试教育的学校、老师,以及浮躁心态的社会……虽然,中国青年有幸出生在能够自由选择的新时代,但没有给他们选择的空间和智慧。”因此,我们要创造一个“人人可以成功,人人可以选择自己的成功”的大环境。我觉得,这两句话说到点子上了,值得家长、教育界人士与广大国人反思!
我感到痛心的,是不少企业家都有创出世界名牌的愿望,但我们一心培植、支持企业家成长的,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