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尤其是沿海地区,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最有前景但也最有危险的地区。”这句话写于1994年,在德鲁克致中内功的信里。在15年前的经济盛世,德鲁克就能看到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经济所蕴含的危险,无疑高瞻远瞩,极具远见。时至今日,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危险已经验证,但中国经济的出路在哪里?
1994年,德鲁克与中内功通过传真和书信开始对话,他们谈论的主题是亚洲——中国和日本的转型问题。对话者之一中内功是日本最大的食品零售商大荣公司的创始人,他与德鲁克对话的结果就是这本《德鲁克看中国与日本》。
1950年代,日本为了保护缺乏国际竞争力的食品行业,而采取了限制市场流通和阻止降价的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中内功在1957年涉足零售业,主张“价格不应当由厂家决定,而应当由消费者决定”的流通革命理念,和松下电器等诸多厂家叫板。在1972年,大荣公司的销售额超越三越百货,成为日本流通业的老大。
对此,德鲁克评价甚高,认为中内功解决了一个社会难题:在没有导致主要社会错位的情况下,把传统的夫妻店培养成一个现代的分销系统。中内功在日本开创的分销革命,不亚于1990年代以来新技术对日本经济的作用。
中内功在谈到中国市场时指出,中国经济虽然高速发展,但地区差异和贫富差距过大,为了避免这一不良后果的加剧,中国必须依赖一个现代的分销系统。“具体地说,我们必须找到办法避免商品在特定地区积压。分销系统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使得所有中国人都可以随时,随地以合适的价格买到想要的东西。”
如今,长期依赖的出口动力减弱之后,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确实遭遇了有货卖不出的问题。无论你的产品是中国制造还是中国创造,在因经济危机导致的外需萎缩大背景下,不得不大量积压。大家到了今天都不得不从出口转内销,开拓和深耕中国市场,但渠道的建立不是一日一夜之功。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如何重塑经济模式。
在经济发展史上,人类有三种发展模式:以投资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以分销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前两种发展模式为发展经济学家所热衷谈论,但事实证明它们在中国并不总是那么灵验,至少已经出了不小的问题。德鲁克认为,它们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意识到在现代经济中,是分销而不是生产决定着商业的命脉。因为正像我们看到的和即将看到的商业趋势昭示的那样,制造企业无论多厉害,在渠道为王的时代,都可能在一夜之间变成渠道商的贴牌商。
此外,以投资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将钱大部分用于大型制造业方面,而不造就人力资本,比如世界银行投资兴建的钢铁厂,它们能生产出批量的钢铁和很多工作岗位,但不能生产出有能力的员工,而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同样忽视了对员工的长期培养,只是在短期内榨取员工的劳力和青春。相反,以分销为导向的模式,它不仅帮助制造企业卖货,而且可以造就成千上万个小企业,帮助很多夫妻店的老板成为企业家。分销模式不仅是经济革命,而且是人力资源革命,而后者恰恰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动力。
因此,德鲁克早在15年前为中国经济模式开出了一具药方,用分销革命重塑中国经济。今天看来,这一药方并未过时。
在一个现代的分销系统里,它的末端布满了无数家充满活力的小企业。它们的雏形可能就是今天随处可见的,在街边巷尾那些做小买卖的人或者店铺,但他们往往被政府视为管理的难题。而在德鲁克和中内功看来,能够改变中国经济未来的恰恰是这些人,他们不但不是“麻烦”,而且具有“历史使命”。这些具有“历史使命”的人在创意、开店和经营方面有经验,目前急需大分销商将他们组织起来,给他们以足够的支持,让他们把夫妻店变成一个现代的小企业,把买卖做得更大更好。
这种分销革命既能解决中国制造的渠道难题,又能解决长期以来中国最为头疼的就业问题。但我们必须意识到,从过去的模式转型到分销模式,需要一个清晰的、可以预见的法律体系作为基础和后盾,否则这种转型只能造就无穷无尽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