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正在影响着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影响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第二,引起我国的通货膨胀使得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第三,加大了我国的汇率风险和资本市场风险。可见,世界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损失是显著的、但是有限的。
在看到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为;其一,金融危机可以缓解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其二,对中国一些金融机构和企业来说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其三,对中国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是有利的。看到它给我们带来的新的发展契机,积极寻求适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发展途径。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不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几乎没有。 根据中国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中国所面临的状况是最乐观的,也是最安定人心的。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恰恰在这样的状态下中国经济应该主动出击,寻求更加有利的发展空间。主要表现为:
开发国内市场
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中国市场由于人口众多,独立自主的精神使得中国的经济独立性较强,空间庞大。
中国按照人均计算的消费、GDP和储蓄水平都比较低,发展空间非常大。在人口众多的乘积下,人均水平提高一点点都会带来极大的经济发展空间。同时,中国的公民在消费中具有比较强的刚性;中国商品消费市场具有比较明显的国产性。因此,中国经济是处于低水平下的大市场条件,长期的独立自主精神感动下形成的经济独立性相当强,受国外经济影响程度非常有限。特别是庞大的中国农村市场,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做好农村市场这篇文章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我国的市场从整体上看是短缺的,只是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失衡。
鉴于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发展中国家形成的市场,消费欲望比较强,通常的表现都是需求大于供给,某些产品的供大于求一般都是结构影响带来的。长期的储蓄增加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稳定增长充分反映了中国市场的整体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和部分商品结构失衡的状态。因此,中国应该提倡产品生产的市场调查论证,开发市场盲点,从市场需求结构上下功夫。市场实践表明,中国市场的产品适销对路是生产者的第一导向。
中国的国民财产还不是很丰富,增长空间大。
由于中国及中国人民在近100年来受到的各种侵略及其内部矛盾冲突带来的财产损失和资本损失比较严重。造成中国及其人民的国民财富普遍较低,人们增加财富的欲望非常强烈,空间很大。因此,中国非常具有条件进行经济发展的要素有机组合,使得资本、技术再与丰富的劳动力进行衍生,不断增加国民财产,是有基础的,这将能够充分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劳动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他不使用将“过时作废”,而劳动力资源又是所有资源的最重要的要素。中国探索如何运用好庞大的劳动力资源是提高中国经济总量和质量的重要任务。
中国的基础产业欠账太多,发展需求较大。
基础产业包括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虽然经过建国近60年的建设,使得我国的基础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相差甚远。不管是人均道路面积还是人均图书馆坐席数,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中国的基础产业投资需求空间大,冲动强,对于应对金融危机,拉动消费有很大的对抗作用。
国家高瞻远瞩投资4万亿发展基础产业十分英明。表现在:4万亿投资可以将我国的基础产业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4万亿投资具有鼓动性和渲染性,使国人的信心倍增;按照经验测算4万亿将拉动消费增加1.6万亿,将大大削弱金融危机对于我国的负面影响。
抓住时机全方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其实是我们进行冷静思考、寻找差距、提高竞争力的过程,是我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的过程。为此,我们提出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各个经济主体、经济单元、经济环节应当积极地、冷静地思考适用于自身的发展战略,全方位提高核心竞争力,苦练内功,为今后的经济起飞奠定基础。
我国的生产经营者、投资者应该从金融危机带来的启示出发,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核心竞争力差距查找和系统分析。特别是要提高对于市场的调查分析的重视程度,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国内外市场的商机,保证产品生产的准确性。培育长效的应对各种经济危机的核心抗风险能力。经营者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除了超前性打造以外,通过危机的检验来完善好提高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在危机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补救和完善,对于应对可能的更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具有重要的实证性意义。
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应当表现出对于经营者和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引导和支持经营者和投资者齐心协力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但是,应当更加重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出现的生产经营者和市场机制中的薄弱环节。引导企业研究市场经济的规则和规律,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树立市场经济中“既要看天也要看地”;“既要看当前又要看未来”。培育企业的正当竞争的意识,将企业置于全社会来分析研究。采取有力的措施来帮助企业转变他们的增长方式,提高技术含量,提高附加值,实现产业升级。培育一批竞争力强、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群,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整个社会、政府要给予引导,企业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企业是组成社会经济躯体的关键细胞,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基础。企业的兴衰强盛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甚至一个国家的发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根本的是要激发企业的活力,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践行科学发展观培育新型的经济文化观念
本次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经济具有比较明显的抵御外来经济因素影响的特征。这种特征一方面表现比较好的国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但是从另一方面又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惰性。为此,我们认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在近阶段还应该具有更加快的增长率。应该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积极宣传科学消费观、企业文化观和人力资本价值观等等方面的经济文化观念。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消费市场、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本市场,从而极大地增强抵御各种外来经济危机影响的经济文化和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