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中金在线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故事

  晋惠帝年间爆发八王之乱。齐王司马炯打算发兵讨伐篡夺皇位的赵王司马伦,于是四处联络地方势力,以求联合讨伐。当时的扬州刺史郗隆也接到了齐王发来的檄文,觉得左右为难,因为他的侄子郗间是司马伦的手下。司马伦如果得知他率兵帮助齐王,毫无疑问会对郗间及其家人下毒手。但他如果对齐王的檄文无动于衷,齐王一旦得势,也会给他扣上一项逆党的帽子加以治罪。所以他不知该如何决策是好。

  这时,郗隆手下的主簿赵诱向他献上三条对策,他要么率众亲赴京师,这是上策;要么派精兵猛将相助齐王,这是中策;下策就是做出即将派兵声讨司马伦的姿态,其实按兵不动,观望局势。

  但别的下属也有不同的看法,各持已见,争执不下。

  在这关键时刻,郗隆觉得大家说得都有道理,不知道该采纳谁的建议好,最后还是决定先按兵不动,也不发檄文,等看一看形势再说。

  这样一来,手下的那些主张讨伐的一派以为郗隆是司马伦一派,于是纷纷私出军营,准备为齐王效力。郗隆看到自己的将士一个个逃走,于是又下了一道命令,凡是抓到的逃兵格杀勿论。命令一发布,立刻触怒了那些力主讨伐的将士。一些将士便夜袭郗隆,把郗隆父子全部杀害。

  点评:决策其实是一种选择,因而在多数情况下,只有“相对好”的决策,而不存在所谓的“完美”决策。那些看起来似乎可以让你“鱼和熊掌兼得”的“最优”决策,有可能反而是最蹩脚的:你选择了所有,结果却什么也没得到。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