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销售与市场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毫无疑义,成功不存在偶然。无论个人的成功,还是企业的成功,都绝非偶然。长期以来,传统文化心理中一些不健康的因素常常左右人们滋生仇富心理,其表现之一是,人们常常把别人的成功看做偶然,看做运气好,而不善于承认成功者的素质和能力,承认成功者的历史必然性。尽管从个案上来看,有的创业者先人一步,勇夺商机,似乎存在偶然因素,实际上,发现商机而勇于行动本身就是一种成功的特质。因此,所有的偶然中都包含着必然,偶然只是一种外在条件,必然中存在的则是成功的内在条件。

何谓创业家

创业家起源于法文字“Entreprendre”,其意为从事创新和发展的人。从概念上说,创业家一词是由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Baptiste Say)于1803年提出并加以论证的,萨伊认为:创业家能够将资源从生产力低的地方转移到生产力高、产出多的地方。

在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成长、崛起的过程,是与变革 开放的历史阶段相联系的。在变革 开放的30多年中,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三次重要变革,其代表人物也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代表人物是鲁冠球、汪海等。第二次发生在1992—1993年,代表性人物是柳传志、傅成玉等。第三次发生在1999—2000年,代表人物是马云、李彦宏、马化腾等。

企业家由两种人构成,一种是创业家,另一种是受雇于企业的 职业 经理人 ,前者是狭义的企业家,后者是广义的企业家。笔者所说的创业家,指的是公司的创始人,是事业的奠基者。经济学家把创业家定义为成功地创立了前所未有的新企业的人。从这个定义来看,创业包括“创”和“立”两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创”指的是把企业创建起来,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立”则指的是要使建立的企业发展壮大,这是一个从弱到强的过程。在现实中,有很多人只完成了第一个阶段,只能视为“创业者”;只有完成了第一个阶段,将企业带入下一个发展阶段的人,才够得上“创业家”的称号。

那么,创业家的确切定义是什么呢?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创业家就是以创新的方式将社会上闲置的生产要素组合起来,或者把那些效率低下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方式重新组合与改进,以此为社会,也为企业、为自己创造财富。创业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是财富创造与创业成功的基础,是企业家或者亿万富豪的前期化身。但是,成为创业家绝非易事,在现实中,仍只有一部分创业者能成为创业家。

创业家及其境界修炼

成为创业家需要经历哪些境界修炼呢?

境界修炼体现在一个人对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人生需求层次的提升、事业目标的追逐向往等方面,在某种程度上,这既是人作为一个高级动物的自然本能,又是一个人的社会本能。境界的修炼因人而异,一个人对人生及其事业境界的追逐和向往,取决于他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及其价值观、人生观。那些对个人价值目标与事业方向明确的人,境界的修炼是一个积极主动和自觉自愿的过程;那些对人生目标不明确、事业动机不强烈的人,其境界的修炼可能需要经历较长的过程,甚至可能无法修炼成功。

创业家的境界修炼与角色定位,是企业成功的开始,也是随着企业成功之后作为企业家的第一重境界。一名企业主,自然有着明确的职业身份,这个身份也决定了自己的价值追求与事业目标,因而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企业主的境界目标。

往往,一个创业者总是对自己所要做的事情充满激情,对自己的创意、愿望及公司充满期待。一个创业者,如果没有明确的战略意图与市场目标,没有基本的物质基础及相对成熟的环境条件,其创业几乎很难成功。因此,作为创业者的企业主,要想使自己的创业取得成功,就需要在 经营管理 的过程中,甚至从一开始就应该对自己进行角色定位与境界修炼。

创业者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与修炼,对企业目标的设计,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创业者自身和企业的命运。基于成功企业的前提条件来说,创业者应该具备基本的成功欲望、冒险精神与角色意识,即应将自身定位为创业家。正如《孙子兵法》所云:“谋其上,得其中。谋其中,得其下。”面对市场,企业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好高骛远,把目标设计得高一些,其结果才会更令人满意。

可以说,创业家的人格特质,对于创业成败的影响极大。创业的过程及成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对创业者的要求极高。且不论物质资源,对创业者本人的心理素质、身体条件、知识水平、工作能力等均有极高的要求。本文的创业家是指,在规范的组织条件下创建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公司的法律主体。创业对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在笔者看来,至少要修炼并具备以下能力:

第一,修炼敏锐的洞察力。市场机会总是稍纵即逝的,一位创业者缺乏洞察力,就缺乏对市场机会的发现,就谈不上创业。其实,今天的市场机会远比一二十年前要多得多,虽然未必比一二十年前容易成功。因为,随着今天社会财富的快速增加,人的精神需求更加丰富,这就为创业提供了空前的机会供给。但是,缺乏敏锐洞察力的创业者往往与机会擦肩而过。

第二,修炼果敢的决策力。发现市场机会之后怎么办?如何组织生产要素、如何整合市场资源、如何建立组织结构、如何创造产品或服务,如何设计商业模式、 营销 模式等?这些都要求创业者具备充分的决策能力,否则只会看着机会从身边溜走,或者因缺乏坚毅果敢的决策力而使创业遭遇失败。

第三,修炼开明的人事力。创业的过程就是用人的过程,创建公司就是搭台唱戏,需要各种角色。因此,较好的人事力是创业成功的基础,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没有足够的 人力资源 ,企业的成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上有许多用人制胜的故事千古传扬,其中“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如果没有诸葛亮就不会有三国鼎立。

第四,修炼灵活的筹资力。创业的成功需要各种资源,其中资金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在今天,创业已经不像一二十年前,一切都要依靠自己的资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市场的全球化、产品与服务的全球化、资金的全球化都在快速形成。各种新的创业方式不断涌现,各种新的组织形式不断产生,各种新的 风险投资 越来越多,各种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创业者只要拥有好的创意项目与赢利模式,各路战略投资者可能就会盯上你。可以说,今天的创业家赶上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而要在创业中成功,则需要掌握灵活的筹资能力,学会“借鸡下蛋”。

第五,修炼坚毅的 执行力 。执行力是创业者的个人目标,也是 企业战略 目标的根本保障。可以说,不管战略蓝图制定得多么宏伟而严谨,创业目标多么现实而动人,甚至其他资源条件统统具备,只要缺乏执行力,创业者就不会成功。所以,创业者及其组织不仅要有明晰的战略,有充足的资源条件,还要有严谨务实、坚持不懈、贯彻始终的执行力。

其实,正是中国变革 开放30多年及其参与全球化进程的伟大壮举,使自身享受到了人类文明福祉的同时推动着新的商业文明的进步,感召着一批又一批创业者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勇于创业、成就未来。

勇者及其境界修炼

勇者,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及人生角色系统为企业主所进行的人生坐标定位。从企业立身境界管理模式出发,针对企业主境界修炼目标——创业家的要求,企业主可进行以传统文化为精神内核的人生境界修炼,这就是中国古代先哲们关于“勇者”的人生实践与道德修炼。

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道家讲“无为”的学说,儒家则讲“无所为而为”。依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无为,因为每个人都有他应该做的事。然而他做这些事都是“无所为”,因为做这些事的价值在于做本身,而不在于做的外在结果。孔子说他自己:“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他尽了一切努力,而又归之于命。命就是命运,孔子指天命,即天的命令或天意。换句话说,它被当做一种有目的的力量。人们的活动,想要取得外在的成功,总是需要这些条件的配合,但是这种配合,整个看来却在我们能控制的范围之外。所以我们能够做的,莫过于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我们想要做的事,不必计较成败,这样做就是“知命”。要做儒家的君子,知命是一个必要条件。所以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由此看来,知命就是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这样对于外在的成败也就无所萦怀。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就永不失败。如果我们尽了应尽的义务,那么,通过我们的行动,此项义务在道德上就算尽到了,这与我们行动的外在成败并不相干。这样,我们将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远快乐。所以,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又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知,智也。孔子的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三个极为重要的范畴。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进而达到圣人的目标。

孔子指出:智的最高修为(炼)是不惑;仁的最高修为是不忧;勇的最高修为是不惧。虽然圣人是极高的境界,不易达到,但可以通过修行达成。因为,当一个人真正明白做人的真正目的时,他便会因为生活中的自我要求而心性提高、坦然面对人生的喜乐,也能锻炼出大无畏的勇气去面对各种人生困厄与命运考验。

勇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人生范式与修炼境界。一位创业家如果没有勇敢的、大无畏的精神,就很难克服企业成长中必然面对的种种困难。古往今来凡有事业抱负的人,如果无法达到勇者之境界,也就很难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种制度创新,在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必然存在许多问题,不同的企业家对它的感受和理解是不一样的。我们常常听到许多企业家谈他们的创业史,甚至是辛酸史,谈到曾经有过的困厄、艰难和不解,谈到社会,甚至政府曾经对企业,特别是对民营企业存在的偏见,致使他们很受伤。

综观30年来的中国企业史,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批浸泡于市场、“先知先觉”的商人,他们没有资源,没有文化,“无知者无畏”的精神使他们面对复杂的商业问题,更善于采取简单的操作方法和思维模式以至离经叛道。对贫穷的蔑视,对金钱的欲望,使得他们勇于创新,勇于失败,从而谱写了中国商业史上令人赞叹的创业故事。

浙商是我国商帮的杰出代表。在中国的企业家群体中,有很多创业家就是凭着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吃尽人生苦头,历经挫折磨难,终于开创了事业的新天地。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曾经草根创业、白手起家的李书福可谓其中的佼佼者,李书福的创业与守业经历颇具代表性,从吉利企业的发展和创业者身上可以看出创业家(即勇者)的境界与特质。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色对位来讲,李书福就是一个“勇者”的典型。其敏锐的洞察力、果断的决策力、坚韧的执行力,都是他创业成功的优秀素质。创业艰辛并充满风险,李书福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但是,李书福却有着一种不怕输、不服输的精神,即便遭遇失败,也会让他越挫越勇。这种“勇者不惧”的精神正是创业家的优秀素质,也是后来李书福获得更大成功的原因所在。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尾数的作用》
某公司招聘一个负责采购物品的临时员工,很多人前来应聘。招聘者经过一番测试后,留下了三名优胜者参加面试。面试的最后一道题目是: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厂采购2000支铅笔,你需要从公司带去多少钱?
第一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20美元。主考官问他是怎么计算的,他说:"采购2000支铅笔可能要100美元,其它杂用就算20美元吧。"主考官未置可否。
第二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10美元。对此,他解释道:"2000支铅笔需要100美元左右,另外杂用可能需要10美元左右。"主考官同样没表态。
最后一名应聘者的答案比较特别,是113.86美元。他解释说:"铅笔每支5美分,2000支是100美元;从公司到铅笔厂,乘汽车来回票价4.8美元;午餐费2美元;从工厂到汽车站为半英里,请搬运工人需用15美元;还有……因此,总费用为113.86美元。"主考官听完,露出赞许的微笑。这名应聘者自然被采用了,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卡耐基。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