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经济学家和金融家认为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赚钱。这种根植于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狭隘观念,导致许多企业片面追求短期利润的最大化以及为股东创造收益,仅仅从财务逻辑来考虑自己的经营决策。
相比之下,伟大公司则遵循不同的经营逻辑——作者称之为“体制逻辑”(institutional logic),或者说“社会逻辑”。它们相信企业是社会内在的一部分,和家庭、政府以及宗教一样,几百年来一直是社会的一大支柱。伟大的公司也要赚钱,但在选择赚钱之道时,它们考虑的是如何建立经久不衰的体制。因此,它们会努力理解人与社会的需求,为未来而投资。
本文作者对四大洲20多个国家中备受尊崇且经济上大获成功的企业进行了长期的实地调研,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企业中体制逻辑所起的作用。体制逻辑共包括六个方面。
1.共同使命 在不确定的世界中,使命和价值观能够给公司一以贯之的身份,缓解不确定性和变化带来的冲击,并引导人们去发现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新产品。例如,印度马恒达集团的业务范围覆盖了汽车、金融、IT等几十个行业,但这些业务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使命——“提升人们生活品质”。无论公司如何并购重组,哪怕公司名称发生变化,其身份和使命都将延续下去。
2.长期视角 当短期财务机遇与体制价值观出现背离时,伟大的公司愿意放弃前者。体制价值观指导着与公司身份和声誉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如产品质量、目标顾客群的性质和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例如,雷亚尔银行建立了一套筛选流程,评估潜在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社会责任感。银行不会向那些没有通过其环境和社会责任测试的客户提供贷款。这种短期的利益牺牲实际上是为了长期利益而做出的审慎的风险管理。
3.情感投入 强大的体制价值观能够激发正面情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使员工自我监管和同事之间相互监管。伟大公司的CEO会投入相当多的资源和个人时间为价值观宣言不断注入新的生命,使其历久弥新,并敦促各个层次的经理把传达这些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4.与公共领域合作 要想跨国和跨行业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就必须关注超越公司业务范围的种种公众问题,建立与公共领域的合作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公司高管不仅要考虑商业利益,还必须同时考虑社会利益。
5.创新 树立一个比赚钱更远大的目标,能够引导公司的战略和行为,为创新打开新思路,帮助人们在日常工作中展现公司和个人价值观。墨西哥西麦斯公司积极关注未满足的社会需求,由此产生出很多创新,比如适用于医院和农场的抗菌混凝土,以及在洪水多发区非常有用的防水混凝土。
6.自发组织 伟大公司的管理者很清楚,正式的结构不是太过宽泛就是太过僵化,无法为资源和创意的多向流动提供通道。僵化会压制创新。非正式、自发组织、形式多变的临时网络则更富有弹性,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或者能够更快地把各种资源组织到一起。2006年7月,IBM举行了“创新大讨论”。在这场持续数日的网络聊天活动中,超过14万名员工贡献了自己的点子,而虚拟化和绿色计算正是在此次活动后被列为IBM的重点战略事项的。
上述六条原则互相关联,并且有很多共通之处。伟大公司的领导者利用体制逻辑来弥补财务逻辑的不足,并以此指引和壮大他们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