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能带来成就感的机构中,你的同事也是你的朋友。在过去的五年中我为多家非营利性机构工作,其中包括哈佛大学,大赦国际(Amenesty International)及联合国。在这期间我察觉到了不同的组织领导力实践对于员工凝聚力、机构效率,以及最终的社会影响会产生哪些作用,其中既有起到催化促进作用的,也有阻碍作用的。在这一思路下,我想分享这些观察心得,以期激发社会部门管理行为的改变。当然,这些原则的核心或许也可以应用到营利性机构中,但我的观察仅局限于非营利性机构。
1. 说“你好!”
听起来很简单,不是吗?早上和你的员工打招呼,下午顺路聊几句,问问某某这一天过得怎样,对雇员的生活和工作抱以真诚的兴趣是一种简单得难以置信的方法,可以让你建立一种真正的融洽感和情感联系。一天中抽出一点时间和员工交流将会巩固你作为领导的受信赖、尊重和平易近人的品质。
曾有一个CEO完全忽略员工的存在,就算员工经常性地在他面前经过,这就传递出一种上下级关系和冷漠感。而相反的情况,另一个CEO不仅会每日 早上巡回一次和员工交谈,甚至会特别留意他们桌上照片里的人的名字,询问这些人的近况并在以后的聊天中继续先前的话题。当员工受到平等的认可和尊重,他们就会变得更加高效,具有更高的满意度,而且更加愿意加倍努力。
2. 做决定的时候不要独断专权
“很多非营利性机构的员工对他们组织的追求有着激情,他们放弃了一部分的物质回报而换取更多的影响力和参与性。”世界宣明会美国分会(World Vision U.S.)总裁兼CEO理查德·斯特恩斯(Richard Stearns)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向我解释说。经常性地就推动机构进展的政策和规划等问题向员工征求反馈意见,并且将他们的评论和建议纳入决策过程,在建立尊重和包容的氛围时至关重要。
举个例子,有一个CEO在没有员工参与的情况下决定了机构策略,几个月后才告知员工。这引发了员工对支持领导决策的反感,最终导致了策略的收回和员工的辞职。在另一个例子中,CEO不但在起草关键计划时征求了员工的意见,还在策略完成之后公开致谢主要的贡献者。机构内的信任和支持得以达成,一种感激和尊重的氛围被建立了起来,员工的积极性切实可感。
3. 着意建立社交凝聚力
隔离的办公室空间和个人化的工作内容对了解同事不是很有帮助,而且阻碍了办公室社交凝聚力的建立。在最能带来成就感的机构中,你的同事也是你的朋友。办公室内外的日常交流,能够使工作环境更加愉悦,同时也能提高工作效率。
在我曾经的一次经历中,空间上和工作内容上的双重隔离没有通过足够的(如果有的话)集体活动时间或环境来加以弥补,这些可以让你了解你的同事,并发展更深层次的关系。这样的情况导致了共同目标和努力的缺乏。而共同目标在非营利性机构中尤为重要,它是将所有事物凝聚起来的道德胶水。而在另一次经历中,高层领导会刻意计划 随常的咖啡、午餐以及下班后的闲聊,以在机构中更好地建立和巩固个人和专业的联系。相信我,这个策略很管用。
你从自己在非营利机构的工作中学到了哪些管理经验?
给我发邮件:rahim@rahimkanani.com 作者是World Affairs Commentary的创始人和主编,他在其中撰写关于国际事务,社会变化的文章,并就例如人权、发展、安全、慈善、创新、教育等话题采访过全球的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