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巴菲特致股东的一封信:管理篇》没有这些有趣的故事,少了生活中的有趣故事,却多了珍贵的巴氏工作智慧,书中,我们能读到巴菲特最精炼的管理智慧。
《巴菲特致股东的一封信:管理篇》是理查德-康纳斯从1977年—200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精选出来的文章组合,直接起因是2006年4月理查德 -康纳斯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开设了一门全新的课程——“关于巴菲特”。通过对巴菲特深入细致地研究,摘选巴菲特如何对待股东,如何明确CEO职责,几次著名并购事件的评价以及对个人投资者的建议这些文章后,理查德-康纳斯评价说,巴菲特是无以伦比的完美,主要体现在:耐心、纪律和理性。我读完全书后最深的感触则是,在处理投资事宜,作为集团CEO在管理几十个子公司的方法等方面,巴菲特表现出超出主流、超出常规的智慧。
拥有72家子公司的集团公司,大约有24.6万名员工,伯克希尔-哈撒韦总部只有19人,作为CEO,巴菲特的工作内容却相对简单,主要包括资本配置及对高层人士的选择和薪酬制定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层面。
以下方面能看出巴菲特非主流的工作智慧,这些非主流的智慧,因为我们实在学不来,借鉴的人少之又少。
比如在道德要求上。巴菲特经常强调:“我们损失得起金钱,甚至是大笔的金钱,但是我们无法承受名誉的损失,哪怕是丝毫的名誉损失。”
在时间计划 方面。用巴菲特最佳拍档查理-芒格的话说:“沃伦和我与大多数在生意场上打拼的人比起来,读得和想得更多,而做得相对较少。我们这样做是因为我们喜欢这样的生活”。
巴菲特的时间管理,可为大集团公司董事会主席级别的人物借鉴。不像现今大多数CEO的生活被那些根本没有办法进行选择的事情给侵占了,巴菲特提前掩饰好了自己的时间计划 ,从而留出了大量自由的时间,过得自由从容。此例可完美说明这一点:当比尔-格雷厄姆(凯瑟琳-格雷厄姆的儿子)问什么时候可以打扰他时,巴菲特回答说:“任何时间都可以,我没有预先计划 日程的习惯”。
在界定CEO职能上。巴菲特认为,CEO必须将管家意识当做自己的生活准则,并且将所有者当成合作伙伴而不是傻瓜对待。巴菲特把自己的资产净值的 99%以上留在伯克希尔,从来没有卖出过一股股票。比较而言,很多CEO都在说服投资人购买股票,同时却抛出他们自己手里的头寸,有时候还采用某些手段来掩饰他们的行为。巴菲特控诉说:“这些商业领袖很无耻,他们将股东视为傻瓜,而不是合作伙伴。”
从《巴菲特传: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等书中,我们能了解到巴菲特有趣的成长故事。比如,巴菲特在女人面前表现尤其木讷,不能有效地对钦慕已久的女子表达爱意。不过在成为全球最顶级投资大师后,巴菲特克服了这一点,能较完美地处理好三角恋关系。比如,巴菲特很小气,最大方的一次是在B夫人百岁寿辰上,送上了100万美元的支票,这位B夫人是被收购公司的创办者,敢对巴菲特大动肝火的少数人之一。
新书《巴菲特致股东的一封信:管理篇》没有这些有趣的故事,少了生活中的有趣故事,却多了珍贵的巴氏工作智慧,书中,我们能读到巴菲特最精炼的管理智慧。
《巴菲特致股东的一封信:管理篇》是理查德-康纳斯从1977年—200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精选出来的文章组合,直接起因是2006年4月理查德 -康纳斯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开设了一门全新的课程——“关于巴菲特”。通过对巴菲特深入细致地研究,摘选巴菲特如何对待股东,如何明确CEO职责,几次著名并购事件的评价以及对个人投资者的建议这些文章后,理查德-康纳斯评价说,巴菲特是无以伦比的完美,主要体现在:耐心、纪律和理性。我读完全书后最深的感触则是,在处理投资事宜,作为集团CEO在管理几十个子公司的方法等方面,巴菲特表现出超出主流、超出常规的智慧。
拥有72家子公司的集团公司,大约有24.6万名员工,伯克希尔-哈撒韦总部只有19人,作为CEO,巴菲特的工作内容却相对简单,主要包括资本配置及对高层人士的选择和薪酬制定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层面。
以下方面能看出巴菲特非主流的工作智慧,这些非主流的智慧,因为我们实在学不来,借鉴的人少之又少。
比如在道德要求上。巴菲特经常强调:“我们损失得起金钱,甚至是大笔的金钱,但是我们无法承受名誉的损失,哪怕是丝毫的名誉损失。”
在时间计划 方面。用巴菲特最佳拍档查理-芒格的话说:“沃伦和我与大多数在生意场上打拼的人比起来,读得和想得更多,而做得相对较少。我们这样做是因为我们喜欢这样的生活”。
巴菲特的时间管理,可为大集团公司董事会主席级别的人物借鉴。不像现今大多数CEO的生活被那些根本没有办法进行选择的事情给侵占了,巴菲特提前掩饰好了自己的时间计划 ,从而留出了大量自由的时间,过得自由从容。此例可完美说明这一点:当比尔-格雷厄姆(凯瑟琳-格雷厄姆的儿子)问什么时候可以打扰他时,巴菲特回答说:“任何时间都可以,我没有预先计划 日程的习惯”。
在界定CEO职能上。巴菲特认为,CEO必须将管家意识当做自己的生活准则,并且将所有者当成合作伙伴而不是傻瓜对待。巴菲特把自己的资产净值的 99%以上留在伯克希尔,从来没有卖出过一股股票。比较而言,很多CEO都在说服投资人购买股票,同时却抛出他们自己手里的头寸,有时候还采用某些手段来掩饰他们的行为。巴菲特控诉说:“这些商业领袖很无耻,他们将股东视为傻瓜,而不是合作伙伴。”
关于选人。我们能从《巴菲特致股东的一封信:管理篇》中读到,为伯克希尔奉献的CEO们有一个共性,他们都是巴菲特尊重敬佩的人。巴菲特遵循的选人原则很简单:只与他喜欢并尊重的人一起工作。巴菲特信奉的是广告天皇大卫-奥格威的理论:“如果我们每个人雇用的都一个比一个矮,我们公司就将变成侏儒公司。但是,如果我们的雇用的人一个比一个高,我们的公司就将变成巨人的公司。”
“机构性强制力”的惊人发现。在企业中存在一种看不见的,巴菲特称为“机构性强制力”的势不可挡的力量,这种力量的破坏性异常强大,有必要提炼出来与读者共享。
巴菲特说,当机构性强制力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理性常常会不堪一击。原因如下:1、就像是受到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支配一样,机构会抵制它目前运行方向中的任何改变;2、工作会在可用时间内不断增多,直到占满为止;3、领导人的任何商业热情无论多么愚蠢,都会很快获得详细的回报率的战略研究报告的支持;4、公司行为,无论是扩张、并购、建立管理层薪酬计划还是采取任何的其他行动,总是会受到同类公司的拼命模仿。
按查理-芒格的话来说,这些都是巴菲特非主流的管理智慧。芒格的原话是:“没有更多的公司和投资者复制伯克希尔的模式,是因为这不是常规的方法,不是人们在通常情况做事的方法”,“我们的管理费用很低,没有季度的目标和预算,也没有标准的人事体系,而且我们的投资更集中,其集中程度却远远超过平均水平。”
除了传达巴菲特这些精辟的管理智慧外,作者理查德-康纳斯也选中了具体的实例,如“并购内布拉斯加家具卖场”,“并购GEICO”,“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化解所罗门危机”,这些经典战役能有效地展示巴菲特的实操智慧,而不仅仅是理论高手。内布拉斯加家具卖场的原先主人,就是上文提到的那位工作到 103岁的B夫人。
当然,书中也不乏有趣的故事,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都能深入浅出的传达他的投资智慧和工作智慧。其中,也讲些无关痛痒的故事或笑话。
比如会有脑筋急转弯的话题。问,如果你把狗的尾巴叫做脚,狗共有多少只脚,答案当然是4只。原因是:尾巴当成了脚并不代表它就是脚。巴菲特用这则故事提醒经理人说,就算审计师愿意证明尾巴是脚,我们自己也必须保持清醒。
巴菲特还讲述在年度股东盛会上遭遇的尴尬瞬间。文中提到。来自纽约的11岁名叫尼古拉斯-肯纳的投资者向他开火,问他股票价格如何跌下来的?弄得很是尴尬。最要命的是,第二年的股东大会上,尼古拉斯又严厉质问道,去年年报中说我是11岁,实际上当时我只有9岁。“如果连这个你都弄错了,我怎么能够相信后面的财务数据的正确呢”。
巴菲特真诚地写到,希望尼古拉斯继续参加股东年会,因为“查理和我想在我们还清醒的时候就搞定他。”而且也期待大家关注这场非对称的智慧决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