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鲁老师,最近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宣布再次向公司请病假,引发了苹果公司股票价格大跌。乔布斯俨然是苹果公司的灵魂人物,这样的企业并不少见。其实每个人都有定数,失去了灵魂人物的企业怎么办呢?
鲁柏祥:在古代中国,皇帝临死时才会宣布接班人是谁,之前大家都不能确定。在欧洲一些国家,则有王储的概念,有计划地培养可预见的接班人。
这种超集权的企业在中国非常普遍。我认为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不可能通过选举制产生经营者,但又不能采取超集权的管理方式。
团队网的建设
《浙商》:在不少企业,老板成为员工心目中的精神领袖,成为员工心目中的“神”。
鲁柏祥:如果老板本来就是打天下一路打下来的,那作为“精神领袖”也无妨。但是,不管是谁都不可能长生不老,企业家精神还是要过渡到企业精神。民营企业往往以企业家精神代替企业精神,创业者在位时问题不大。但是企业家精神是跟着人走的,不是跟着企业走的。虽然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核心,但同时企业也必须有团队,对于团队的管理也要到位。
《浙商》:你的意思是每个企业都要有一张团队网,团队下面还有团队,形成一张合纵连横的团队网络?
鲁柏祥:是的。按照这个原理,超集权的管理模式对于企业当下来讲并非不是有效的方法,因为组织的效率来自等级而非平等的市场交易。
《浙商》:既然超集权效率更高,企业采取效率更高的模式有什么错呢?
鲁柏祥:每个人都有他的生命周期,事业期虽然因人而异,但最后都走不出自然王国的宿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因此,真正对企业负责任的企业家必须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强调集权,另一方面加强接班人的培养以及新的核心的形成。
把企业家变成企业家群体
《浙商》:负责任的企业家要做好今天,想好明天。
鲁柏祥:对!方太的老板茅理翔通过多年的培养,逐渐让儿子茅忠群走上前台;娃哈哈的老板宗庆后(博客),近年来逐渐将女儿宗馥莉推上前台;万向的许多方面实际都已由鲁冠球的儿子鲁伟鼎来运营推进……浙江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这种传承方式可能更为可取。
被称为“首善”的陈光标,他说儿子要做“善二代”而不是“富二代”。从儿子3岁开始,陈光标就经常带着他做善事,以此进行言传身教。这是非常艰苦的过程,可能外人看不到他在培养接班人,但实际上他已经做了很多工作。
《浙商》:你说的都是培养自己的孩子嘛,这不是成了世袭制了?
鲁柏祥:如果自己的孩子值得培养,这是理想状态。当然,有些企业家的子女本身对经营企业不感兴趣,虽然他们很优秀,但不愿意在这里干。有些一代对二代“恨铁不成钢”,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于这些企业,企业家应该想办法传给团队。当然这个团队里还有核心,这种核心可能在公司内部经过千锤百炼,长期的工作表现被大家所接受与认可。开元旅业集团董事长陈妙林辞去总裁职务,提名聘任陈荣灿为总裁,并没有把企业传给自己的孩子。陈荣灿曾在公司工作很多年,是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人。
我认为,对于超集权企业的传承,应该把企业家变成企业家群体,即使子女接班也要一帮人扶持,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嘛。此外,我们还要把企业家精神转换成企业精神,同时从人治走向法治,做好公司治理的基础性工作,这样企业才能薪火相传。
《浙商》:怎么才能把企业家变成企业家群体?
鲁柏祥:企业家群体指的是培养一个团队,逐步从家族制里面走出来,资产上仍然可以沿袭家族制,但在经营上强调经理人制,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步分离。
我认为,这个群体应该是互补式的。原来企业家往往是全能的一个人,这适应了当时的形势。但是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求企业越来越专业,这就需要专业化的人才。而且,企业规模大起来之后,内部分工更加精细,这也强调专业化。从战略角度考虑,如果把企业的经营权都寄托在一个人身上,那么风险就很大。
此外,企业家还要把这群有潜力的人从职业经理人转化为创业者,这样他才能逐步胜任企业家的职务。
《浙商》:即使企业传承给家族以外的人员,也得是在企业中成长起来的?
所以我认为,完全的职业经理人不能作为企业的接班人,当然接班人也不能一味地搞“世袭制”。越是超集权型运营的企业,企业家更应认识到自己,在忙于当下的时候考虑企业的未来与传承。
[鲁博士布置的思考题]
1.你的企业是怎么接班的?
2.你做好接班的准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