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家族企业是一代代传承财富的关键所在。随着依附家族的人逐渐增加,如果没有新的创富源泉,再有钱的家族也会坐吃山空。继承者们花钱的速度往往比挣钱快,于是便会发生矛盾。“就如逆水行舟一般,不进则退”,华盛顿特区的顾问芭芭拉•豪泽(Barbara Hauser)如此说道。
但有不少家族成功保留了创业的火种。美国莱尔德•诺顿(Laird Norton)家族至今已延续七代人,该家族最早靠在尚属于边疆的明尼苏达州经营采矿和制造业发家,但其子孙在随后的150年间成功创建了许多企业,包括数家林产品公司和一家财富管理公司——Laird Norton Tee。
同样,已延续六代的芬兰哈特瓦尔(Hartwall)家族在19世纪30年代末期依靠在赫尔辛基销售矿泉水起家,进而扩展到软饮料和酿造业——后来又涉足地板制造、工业用粉末涂料和其他业务。还有法国穆里耶兹(Mulliez)家族,从纺织制造业跃进到零售业。该家族的成员受到积极鼓励去创立和运营新业务,如今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功:穆里耶兹家族控股的企业包括法国地板和地毯业龙头Tapis-St. Maclou公司、折扣服装连锁店凯家衣(Kiabi)、餐饮集团Flunch,还有家电连锁店布兰洁(Boulanger)。
不过这些成功的家族并非主流。大部分家族都无法将创业精神放在优先位置。富有家族成立家族办公室(通常是在变卖掉赖以创造财富的家产后成立),其目的都是以守住家业为主,对于风险避而远之。财富的拥有人,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是企业家的创始人或族长,常常难以将家业移交给下一代并发扬光大。已经取得商业成功的家族,继承者可能就是败家子,很快就会将家产挥霍一空。
咨询机构Family Office Exchange的数据显示,在继承遗产的家族中,约有20%成立了正式的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实体,来进行直接投资。在波斯湾富豪家族中有一种方法很流行,即通过成立家族风险投资公司或贷款基金来种下家族企业家的种子。那些运作最成功的基金都建立了透明的管理制度,并要求所有创业的家族成员,无论其地位高低,都必须提交商业规划报告,证明其投资的可行性,并服从基金的监督和报告规定。
维珍集团创始人、亿万富豪理查德•布兰森爵士(Sir Richard Branson)则提倡另一种名为“内包”创业精神的模式。通过其实质上是家族办公室的机构,他已经孕育出十几家新公司。
私募股权投资公司Palm Ventures的董事总经理加布里埃尔•巴尔迪努奇(Gabriel Baldinucci)曾在维珍集团旗下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担任副总裁。他表示,成功的风险投资家、曾负责一系列企业及社团发展事务的高级主管是运营家族企业孵化实体的最佳人选。初创企业与家族办公室联手是件好事,因为后者往往着眼于长久,并能为企业提供广泛的关系网。这类联手还可以减小所谓的资金风险,即初创企业因为资金不足而始终无法实现飞跃的风险。
如果家族办公室还未准备好在家族内部挑选企业家,那可以采取共同投资的方式。通过其他家族寻找潜在投资交易正变得比以前更容易——这主要感谢德国创业家约阿希姆•萨尔茨(Joachim Schoss)。他在去年创办了名为Ask the Circle的网站,这家只接待受邀请用户的交流网站汇集了全世界320多个有意共享风险投资机会的家族办公室。
“我认为许多家族办公室是向创业活动开放的”,萨尔茨如此说道。他已经在这个网站上为自己的初创项目找到了投资。萨尔茨说:“他们清楚自己的社会责任,并认识到资助一家新公司起步要比把钱交给银行打理有意义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