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说,一种宗教如果能以后果来合理化,那么就不再是一种宗教。组织领域的学术大师詹姆斯·马奇指出,同样的道理适用于信任、爱情和友谊,如果它们有合理的证明,那么它们只不过是经济学而已。企业家的特质在于特别强调个人价值,企业的领袖是企业总体价值的化身、组织力量的缩影,是企业文化的代表性人物,是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导师,是人人仰慕的对象。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企业的价值观念,他们能为人之所不能、行人之所不敢。“领袖”是一个象征,是一个企业的旗帜。“企业要认真贯彻国家政策,关心社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会管理,企业家的身上还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只有把看得见的企业技术、产品和管理,以及背后引导他们并受他们影响的理念、道德和责任,两者加在一起才能构成经济和企业的DNA。”2008年7月20日,在广东考察工作的温家宝总理在与企业家座谈时这样说。
道德是无形的,但它的影响甚至决定是方方面面的。道德化是一种心理状态,就像一个开关,可开可关。当这种道德开关被打开的时候,一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便驾驭了我们的思考。这种思维模式使我们将某些行为视作是不道德的,而不仅仅是难如人意的,或不合时宜的,又或者是不太明智的。“廉贾”之心源于仁。把伦理道德作为企业家精神的组成部分,反映在企业家精神上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家行为前,良心起“指挥”作用;二是企业家行为中,对行为的监察,良心起“检查”作用;三是企业家行为后,自省总结,良心起“评审”作用。因此,企业家的道德自律应该是高尚的,应使道德水准形成企业家的人格魅力。行商坐贾在任何时候都胸怀善心和良知。清末徽商的顶级人物胡雪岩曾经对什么是商人的“良心”作过高度概括,他说:“对朝廷守法,对主顾公平,就是讲良心。”“廉贾”的另一个特征就是正确看待钱财,强调人对财富的主体意识和自我觉悟,既不视金钱为“万恶之源”,又不被金钱所累,强调钱财要“取之有道”,“仁中取利,义中求财”。“廉贾”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战略眼光,不浮躁,不急功近利,不贪婪,不图短时暴富,而是求基业常青,注重打造商誉,塑就百年老字号。
中国社会的道德不稳首先体现为企业家的道德不稳。冯仑说:在中国,钱永远不如道德更有力量,因为挣钱也就几十年,道德伦理则存续了几千年。他用一贯调侃的语气写道:“在欧洲,一个有钱的家族300年后还在。第一代干的坏事,第二代改一点,第三代改一点,最后都变成社会的道德楷模了。中国基本没有第二代就完了,而第一代人从无到有在道德上都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在一些中国人的记忆中,有钱人在道德上都是有问题的。”
在佛教中,止息散乱之心,归于静寂之禅定力,称为定力。人的定力,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的自控力,就是不为物所转,而能转物。儒学经典《大学》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可见,以善为核心的“德”是获得“定力”的基石。而如果道德不稳,企业家定力将从何而来?又怎么可能建设一个健康而且光明的未来呢?
作者为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全球企业家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