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    吴建国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马云最近说,都难,都难,现在都难。当经济压力增大,预期又不乐观的时候,恐慌和焦虑都属于正常反应。而企业里焦虑感最强的,还是掌舵人。


恐慌,会导致手足无措,心慌则意乱。焦虑,会导致动作变形,欲速则不达。


上周,一位企业老大一边倒苦水一边好奇的问,华为曾经在02年和19年二次进入“ICU”,它是如何起死回生的呢?我说是因为任老板的淡定。他看清了企业长期生存的基本定律,因此具备了超强的定力。


首先要想明白攸关生死的核心命题


任正非特别善于深度思考,在研究过那些数次穿越周期依然活着的卓越企业之后,他有了一个重大发现:基业长青的企业,都做到了“比别人更懂客户需求,并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

什么叫更懂需求?一般企业只明白客户讲出来的需求,但卓越企业却能发掘出客户没有表达的潜在需求。福特的T型车、苹果的智能手机,都属于客户真正想要却浑然不知的需求。

不仅如此,这种需求还必须是高价值的。福特把T型车的售价做到了几百美元,让大众的出行摆脱了对“马车距离”的依赖,大幅提升了社会流动性,让城市化进入快车道。而苹果的智能手机,也让人们摆脱了“通话与短信”的简单交流方式,大幅提升了沟通的丰富性与便利性。

余承东主导发明的分布式基站,以及问届M9在主动安全性上的阶段突破,也都属于客户未知的高价值需求。而汽车里放雨伞或者挂螺蛳粉这类功能算不算,大伙不妨给打个分。

什么叫更好的满足需求?就是针对很难满足的客户需求,别人做不到,只有你能做到。或者别人也能做到的情况下,你具有更高的“质价比”。当年英特尔的CPU和现在英伟达的GPU都属于前者,智能手机领域的苹果、三星、华为也在某些功能上做到了这一点。而苹果为什么找富士康代工?因为它属于后者,具备同行中最高的“质价比”——既能满足苹果对高品质的需求,又能做到相对低成本。比亚迪也正在这条路上探索前进。

明白了这个道理,任老板就不慌了:只要华为能做到,华为就能长期生存下去。如果华为做不到的话,也就死而无憾。

于是在2001年初,任正非就让黄卫伟教授以“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公司存在的唯一理由”为题作文。黄老师很快就在《华为人》报上发表了“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公司存在的理由”的文章。

任正非看过之后就去问黄老师,你为什么把“唯一”给去掉了呢?在任正非看来,企业必须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之后,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包括社会责任的履行。换句话说,利益相关者是在与企业一起干服务客户这一件“利他”的事情,把客户服务好了,自己的利益才能得到满足,企业也才能造福社会。

1.jpg

(图1: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来实现企业的价值与分享)


从本质上讲,任正非是在重新定义“现代企业的责任标准”。


想明白了之后,再把这件事情做到


在“想到”和“做到”之间,存在一道巨大的鸿沟。接下来,如何用行动来兑现“比别人更懂客户需求,并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呢?

从0到1的创业阶段,所有企业都采取了同样的策略,就是依靠少数“牛人”。任正非本人洞察需求的能力超强,而徐直军和李一男也是这方面的佼佼者。郑宝用和李一男在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上,都做出过重大贡献。

但进入从1到10的阶段之后,要想继续遵从这条定律,光靠牛人就不灵了。人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靠不住的。要把对定律的长期坚守建立在变化无常的具体人身上,注定会因人而死。这就好比找一帮力大如牛的人来撑起一座桥梁,随着他们的老去或离弃,桥也终将会垮塌。

大部分企业似乎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却没有采取有效的行动,任正非属于例外。1997年年底,他把我叫到办公室里说,我希望你们建立一套机制,用3-5年的时间,选拔和培养出100个李一男、李二男、李三男,100个郑宝用、郑狗用、郑屁用。紧接着,在IBM帮助下的组织变革也正式拉开了大幕。

最近去过几次“费大厨”,这家的辣椒炒肉口味不错,但大厨肯定不是费老板。因为“太费”大厨的话,上百家门店的规模化发展就是扯淡。

怎么办呢?只能建立起一套规则化、标准化乃至数智化的组织系统。之后,基于用人标准来组建团队并进行专业化训练,这样就能实现餐馆的“规模化可复制”单挑的话,大厨的个人能力或许都在费老板之下,但只要组织能力足够强大,产品和服务就能做到高品质与高可靠的输出。

这就是华为前轮值董事长郭平在《常变与长青》这本书里讲的组织变革——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型组织,摆脱对不确定性的忧虑。用任老板的哲学语言来说,就是“用规则的确定性来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当然,规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规则的迭代是依靠组织机制而不是依靠具体人的意志。郭平把这称之为构建“组织级能力”

比如,华为的DSTE能让战略摆脱对高层拍脑袋水平的依赖,IPD能摆脱对产研大牛个人的依赖,LTC则能摆脱对业务大咖个人的依赖。再强调一句,企业不是不需要牛人和更高的人才密度,而是要基于业务成功的需要,建立一套人才标准和选用机制,让甄选和汰换制度化,把“良将如潮、良才如云”的能力变得可复制。与社会运行系统一样,人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关键区别是“法治”下的人还是“人治”下的人而已。

流程型组织的建设极其艰难。华为从1998年开始,经过了20多年才基本成型,其他企业无法照抄照搬,但可以基于自身的实际学习借鉴。路虽远,行则将至。下面的这张示意图,是基业长青公司经过20多年咨询实践对“组织级能力”的概括提炼。

1.jpg

(图2:基业长青“组织级能力”整体解决方案)

归纳来说,从痛苦的“此岸”到向往的“彼岸”,干部队伍的领导力是第一要素。流程型组织的建设,也不仅是业务流程的变革,更要做到能力要素的环环相扣。既要业务为首,又要把流程角色落实到组织和岗位上,还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并实现对人才的有效驱动。

即便如此,洞察客户需求并满足需求也是一场无限游戏。稍不小心,企业就会掉进“熵增黑洞”,把变革的成果吞噬殆尽。任正非说华为要活600年,有位朋友说去掉一个0还差不多。我哈哈一笑,未来不可预知,但梦想总是要有的,不能实现也不枉这场经历。

主要参考书:

1、《企业成功定律》,C·K·普拉哈拉德

2、《企业再造》,迈克尔·哈默

3、《领导变革》,约翰·科特

4、《超越绩效》,斯科特·凯勒

5、《确定性的终结》伊利亚·普利高津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 ……
阅读更多【华为】公司相关文章
随机读管理故事:《优势》
三人出门,一带伞,一带拐杖,一空手。回来时,拿伞的湿透了,拿拐杖的跌伤了,第三个好好的。原来,雨来时有伞的大胆地走,却被淋湿了;走泥路时,拄拐杖的莽撞地走,时常跌倒;什么都没有的,大雨来时躲着走,路不好时小心走,反倒无事。

境界思维: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败在缺陷上,而是败在优势里。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吴建国课程
吴建国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