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中国的饮料市场一直都是百事、可口可乐的天下,尽管中国曾经有过崂山可乐、非常可乐、天府可乐、健力宝等饮料品牌做的风生水起,但你们还能在市场上找到这些品牌吗?很难看到这些品牌。
偏偏有这么一个中国的饮料品牌,在西方饮品品牌合力围剿中国品牌时,不仅杀出重围,还成为了年轻人口中的“国民汽水”,大窑嘉宾是怎么做到的?
大窑嘉宾的创始人叫王庆东,他是内蒙古人,早期脚蹬三轮车走街串巷卖汽水,当国内的饮料品牌受到打击,无奈离开市场时,他想,内蒙古人喜欢吃烤串,串要配啤酒,换成饮料行不行?自己能不能做个中国的饮料品牌?
王庆东说做就做,但产品叫什么名字好呢?
王庆东想,如果他生产的饮料能被拿来款待客人就好了,所以取名叫“嘉宾”,但他觉得有地域文化特色更好,恰好在呼和浩特市的东郊有一个大窑村,村里有一处旧石器时代人类打制石器的遗址,被称为"大窑文化",他觉得“大窑”代表地域,所以“大窑嘉宾”的名字取自于此。
名字取好,产品也生产出来了,他凭借以前脚蹬三轮车的经验卖货,但做不大,他通过关系从内蒙古跑到北京找到我们赞伯公司的总经理李国伟,问怎么把这瓶饮料卖好,策略是什么?包装怎么设计?广告语怎么表达?我们给了他5大营销策略,把这瓶汽水做大。
1,营销第一步,明确产品的身份,地位
如果消费者不知道你代表什么,会愿意了解你,并产生消费行为吗?
没有身份的产品,什么都不是。
有了身份,别人才知道你是干嘛的。就像公牛代表安全插座,东阿代表阿胶,鲁花代表花生油!
国外饮料品牌盘踞中国市场,大窑嘉宾想在汽水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要与众不同,才能最快速的被消费者认识。
王庆东想让大窑嘉宾吃烤串的人喝大窑嘉宾,不难办。国家的禁酒令出来后,明确规定开车不能喝酒,但吃烤串,没有啤酒就不爽,所以我们把大窑嘉宾的身份变成“不含酒精的啤酒”,把它变成啤酒的替代饮品,但如何对外表达它的与众不同呢?
2,包装是表达产品差异化最有效的方式
常见的汽水都是透明的小玻璃瓶,既然大窑嘉宾要替代啤酒,我们干脆就用啤酒的绿色大瓶装饮料,仅从外观上看就知道和同行有差异,又表明了代替啤酒的意思。
3,极致的性价比+广告语,带领产品破圈
300毫升左右的北冰洋、汉口二厂汽水,单瓶售价在5-8元不等,但大窑嘉宾采用的是极致性价比策略。用大容量的啤酒瓶装汽水,却只卖啤酒的价格,让喜欢吃烤串喝啤酒的消费者,在把啤酒替换成大窑嘉宾汽水时没有任何顾虑,再加上容量大,消费者的饮用方式依然会和喝啤酒一样畅饮,所以我们提出的广告语是:”大口喝,大窑嘉宾!“
4,拓展市场,从内蒙走向全国
早期,大窑嘉宾只在内蒙古市场销售,但想做强做大,就要摆脱区域的限制,把池塘挖大,才能捞到更多鱼。但如果不懂策略,告诉大窑嘉宾随机选择市场或一次性把有限的资源投放在不同的市场,结局会是什么?
钱花完了,资源浪费了,还没有任何收获。所以一个企业通常只能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一个市场,先成为一个市场的第一,再成为另一个第一。
大窑嘉宾以内蒙古为中心作为辐射点进入西北市场,然后进入河北、北京市场,截止到目前大窑嘉宾畅销于全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经销商覆盖上海、广东、山西、天津、陕西、等19个省市自治区,王庆东也被冠上“中国北方地区饮料大王”的称号。
5,找到消费场景,杀出重围
做好市场选择后,还要想产品在哪卖,才能送到需要大窑嘉宾的消费者手中?
大窑嘉宾要替代的是啤酒,喜欢喝啤酒的场景在哪?
C、D类餐饮!
每一款产品都有它该出现的场景,如果王老吉只是单纯的一句“怕上火,喝王老吉”,消费者未必买单,但把它放进火锅店和川湘菜的场景里,消费者第一时间就能意识到该品牌的定位,所以我们把大窑嘉宾放在烤串店,是一样的道理。
曾有内蒙当地的消费者表示:“出门吃烧烤、串串,没有几瓶大窑嘉宾的汽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现在,你走进北京一家路边的烧烤店,你在门口都能看到摆放成堆的大窑嘉宾。
这就是大窑嘉宾 背后的5大营销策略,所以你的营销一定要有策略,不要认为市场不景气,就没有发展了。人口的红利虽然没有了,但人性的红利永远存在,因为人性的欲望就像灯火一样不会灭,只要满足人类的欲望,钱就会追着你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