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一年前,Facebook为了突破业务瓶颈,选择了元宇宙这个方向。为了表明决心及占领这个概念,干脆将公司名字改成了元宇宙(Metagalaxy的前四个字母)。效果就像当年新浪微博改名微博,生产红酒牌红酒,面包牌面包一样。号称All in,拿出百亿美元来砸这个赛道,一年之后,元宇宙这口井没有凿出石油来,然后就是今天的大裁员,87000人的规模裁掉了11000人。
Meta裁员的直接原因就是元宇宙这口枯井挖不出来宝藏。
其实,尽管对元宇宙的理解五花八门,当谈论元宇宙时,世界上绝无一人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由此,我说说我对企业发展驱动力的看法。
三种驱动力可以覆盖企业全部发展模式。
需求驱动;
技术驱动;
概念驱动。
这三种驱动力中,第一种最靠谱,企业能生产出来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顾客买单,换回来金钱,构成了商业循环。所以,以客户为中心消灭了产品没有购买的不确定性。很多企业不约而同,在核心价值观中都包含以客户为中心,客户至上,客户第一等相似的表述。
但是,市场经济无孔不入,能够看到的、听到的客户需求被开发殆尽,客户需求这个驱动力就越来越难开发。于是,有了技术驱动。
把指标做的更高一点,网速做的更快,瓷砖做的更平整耐磨,在芯片商刻出越来越细的条纹等等都属于这一类。20年前人们就怀疑计算机做的那么快,用到的性能还不到5%,有用吗?如果你寻思各种技术路线,在众多方向中,把指标做的更好几乎是最确定的技术路线。技术上,技术做的更好路径是可行的,商业上把这些指标卖出去相对是比较容易的。另外一种技术驱动就是发明新的功能,新的技术路线等,这种路线的不确定性要多一些。
技术驱动也驱动不了。
干任何一个有技术含量的行业,都会发现要么有巨大的技术障碍,例如,各种商用机器人,大量疾病需要的药品,核聚变发电等等。要么你想不出来可能有需求的技术,计算机已经实现了很多,但还有什么需求能够被开发出来?
计算机类相关的行业,主要是需求障碍。技术上可以实现,但是不知道该干啥。其实,这里碰到了一个哲学问题——人们无法想象他没有见过的事物。
怎么突破呢?
概念驱动就是一个主要的方法。就是发明一个概念,整个社会系统开始炒作,大量的公司去实践,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去各个方向挖矿。同时,通过炒作松土,让客户为未知之物稀里糊涂买单。搞一段时间真有可能沉淀下来一下实在之物,这就是成功的概念驱动。
在过去,成功的概念驱动结出了很多硕果。
云计算也是从概念炒作开始的,现在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商业。20多年前炒作LBS,基于地图的应用,当然人们并不知道用来干什么,后来,凿出来网约车和送外卖等商业模式。移动网咯的炒作则更简单,大哥大、GSM(或者CDMA,在竞争中失败了)之后,业界终于找到了一个易懂的描述方法,然后就是3G、4G、5G等等,依此类推,数字越大越好,智商180你也挑不出毛病来,智商80也可以理解,社会的共识就这样达成了。
然而,上述三种驱动模式中,其命中率是依次大幅度降低的。
到了概念驱动这个模式,大量的概念都会失败,只有少数会成功。
从O2O到“新零售”,阿里好几百亿砸进去了,没搞出了什么新花样。最倒霉的是跟风炒作的苏宁,赔个几百亿就要命了。除了元宇宙,还有一堆概念在热火朝天的炒作呢,如Web3、区块链、数字化转型、工业4.0等等。
面对概念驱动,冷漠它和拥抱它都有道理,只有单方面有道理的市就已经达成共识了。对待概念驱动的方法是可以优化的,具体来说,有这样几个原则:
第一,用来包装销售产品,不会有问题。例如,扎克伯格开发一款游戏,可以用元宇宙的概念去包装。
第二,千万不能All in,阿里拿几百亿去搞新零售可以,苏宁不行。你不能把公司的生命线压在八字没有一撇的事物上。
第三,概念驱动不能是全部业务,公司必须有实实在在顾客可以购买的东西。产品可以用概念包装,一旦包装的好,效益巨大。但是,你无法贩卖包装本身。当年HTC忍受不了智能机价格战的内卷,全力以赴搞AR/VR头盔眼镜明显是一个战略失误,因为AR/VR只是一个概念,有没有市场需求是很不确定的,公司绝不能建立在不确定性的假设之上。
第四,分清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内容有没有先发优势,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互联网的所有应用都有很大的先发优势,先获客比后获客容易太多。但是,这个原理不能推而广之。起初人们认为共享单车也想互联网一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通过烧钱可以垄断。事实上,用户骑哪辆单车明显没有粘性可言。一个具体的业务、概念、场景是可以这样分析的。对于一个难以取得先发优势的概念,还是躲在后面要香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