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中国地区性区的啤酒公司被外资收入囊中,引起业界一阵唏嘘。媒体的关注点集中在中国民族品牌啤酒还有多少能够继续生存,但很少有人深度分析为何重庆啤酒会沦为外资的并购目标。
一年多之前,重庆啤酒引起投资界关注的不是因为啤酒有多么好,而是重庆啤酒对尚处于研发临床阶段的乙肝疫苗的投资。一家名字叫啤酒的公司被资本市场列入医药行业,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回顾历史,重啤之所以有今天被收购的结果,起因正在于重啤对治疗性乙肝疫苗的收购与投资。
1998年重啤以1435万元收购佳辰生物,目标是该公司正在研发的乙肝疫苗。2003年乙肝疫苗获得国家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临床试验, I期临床试验在北大医院进行。借助乙肝疫苗概念,重啤吸引多家机构投资者大举购入重啤股票。 1998年起,重啤股票一直推销乙肝疫苗概念,股价由1998年10月26日的2.13元,升至2011年11月25日的81.06元。累积上涨3705%。
无论是重庆啤酒还是股票投资者都忽视了一件事,那就是研发医药最基本、最大的投资风险 - 研发药超低的成功率。
一个新药从发现阶段诞生,需要经历数个研发试验和临床阶段,前后历经十多年,最终能走向医药市场的可能性极低。一个公司想通过研发新药获取高额收入和利润,投资者需要观察该公司的核心研发能力以及在各个研发临床阶段的新药总数。国外大型制药企业,每年通过投入数十亿美元的费用,进行多领域、数量巨大的新药研发,以期获得一两个新药的最终“成活”。即便全球巨头如辉瑞,年年投入巨额资金,也未必能收获具有一定销售规模的新药。小型生物医药公司没有全球医药巨头们的研发规模,因此他们主打的是在某个领域的核心研发能力。与两者相较,重庆啤酒既没有核心研发能力(本来是做啤酒的,没有任何制药经验),在研发投入的资金规模和研发新药的数量方面,也没有任何突出之处。此外,从一开始,重啤的研发新药就只有一个。指望靠一个研发新药能最终成为上市新药,这个“成活率”低得可怜,更不用提乙肝疫苗本身是全世界西药强国尚未突破的一个领域,而中国医药企业在世界医药业中从来不具有极强的研发能力。重啤对乙肝疫苗的投资,无异于连续多年的赌博。
在重啤股价狂跌钱,无论是重啤还是机构投资者及散户们,对于新药研发的风险视而不见,继续炒作重啤所谓突破性的乙肝疫苗产品。到了2011年12月8日,重啤宣布疫苗没有获得应有的疗效,股价从最高点的每股83元一路狂跌低不到20元,12月11日,重啤市值缩水250亿。此时,国内资本市场才又把重啤从医药类股票划到了啤酒行业,并按照啤酒行业和重啤的主业现状,重估重啤股价大约在15元。
反观嘉士伯乘虚而入。2008年嘉士伯通过收购苏格兰纽卡斯尔啤酒而获得重庆啤酒17.46%的股权。2010年6 月,嘉士伯以40.22 元/股价格击败其他对手取得重啤12.25%股份。而2013年的要约收购,嘉士伯收购重啤30%多股权的价格低至每股20元。可以说,重庆啤酒对乙肝疫苗的投资与炒作的失败,不仅提供了嘉士伯收购重啤的一个绝佳机会,而且还极大地降低了嘉士伯最终的收购成本。
试想一下,如果重啤从1998年以来没有把大量资金和资源投资在乙肝疫苗上,而是持续投入到啤酒业务的发展之中,到2013年重啤的啤酒业务必然远大于被收购前的规模和业绩。嘉士伯要收购,也需要三思而行,即便嘉士伯要收购,其收购价格也不会如此之低。
企业发展“不务正业”,轻率投资,极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新业务的回报率极低, 甚至血本无归,拖累企业。旧有主业由于成了新业务投资的“提款机”,连续多年被“抽血”抽得奄奄一息,核心业务优势逐渐丧失。结果企业是两头落空。如今很多企业由于本业利润逐年下降,不去强化核心竞争力,反而不惜代价和巨大的行业风险,贸然进入陌生的房地产,在宏观经济和政府调控政策压力之下,其后果不堪设想。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这些企业很有可能沦为并购目标。
就在我们大喊“狼来了”警告外资对本土企业收购的步伐之际,我们本土企业是否该首先反省一下自己的经营方式。
不注重行业投资风险,只在乎概念炒作和资本游戏,那么重庆啤酒被低价收购的案例,还会在其他企业身上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