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个非常流行的段子,一些大学生天天翻围墙走,有一天校长问:你们为什么天天爬墙,不走大门?学生们冲校长说: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
以“不走寻常路”为人熟知,曾被誉为“中国服装界的黄埔军校”的美邦服饰,在近期连续几则公告之后,陷入舆论的风暴眼中。
1500家门店倒闭
美特斯邦威破产在即?
曾经,印着““Meters/bonwe”标牌的衣服,在魔都君这样的一些小镇青年的心里是个“名牌”。那个时候,阿迪达斯和耐克还没有在我们小县城出现,倒是例如美邦、真维斯、以纯这样的国内的很多服装牌子处处可见。
1963年,周成建出生在浙江青田县黄垟乡石坑岭村。在这个贫穷闭塞的村子里,父亲的杂货铺给他的童年注入了朦胧的商业意识。13岁时以数学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县中学后,作为农民的儿子,他经常受到欺负。一个城里的孩子用圆珠笔狠狠扎进他的后背,有两三厘米深。
越自卑,越想证明自己。也正是想摆脱农民身份,他学习裁缝手艺,到创立品牌时,为摆脱老土,将名字称为美特斯,最后则发展为美特斯邦威。
1995年,周成建在温州五马街开设了第一家美特斯邦威专卖店。所以美邦的上装经常会出现“since1995”的字样。【制造业电商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註】
那个时候人们做生意的渠道并不多,美邦经常在央视大平台打广告,知名度一下子就起来了,各地招加盟代理非常容易。这也是美邦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美邦采用的是加盟店模式,内部人还引以为傲的称为“借网捕鱼”。根据区域不同,每年分别向加盟商收取5万到35万的加盟费。
他将生产交给代工厂,将拓展的任务交给经销商,自己负责设计和品牌营销。这个模式被称为轻资产模式,借着它,周成建在全国开始扩张。
美邦的门店规模成倍的增长。从1995年至2003年,美邦的专卖店遍布各个大中小城市,拥有了近1100多家的专卖店。到2012年达到了最大,门店数量高达5220家。
05年的时候,美邦不惜豪掷千金,在上海总部修建了美邦服饰博物馆,收藏了大量民族服饰和服装史料,为中华民族服饰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美邦服饰博物馆内景
2008年,美邦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周成建给深交所一台镀金小缝纫机作为礼物,并立下豪言今后要做全中国全世界的裁缝。他还把国外快时尚品牌ZARA作为榜样,希望未来美邦可以超越它。
上市之后,股票逆市大涨51%,周成建及其女儿身家合计超过160亿元,成为中国服饰业的首富。
而两位赫赫有名的企业家——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和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更是为美邦的上市增光添彩。据称,王石一直是周成建的好朋友,牛根生则是周成建长江商学院的同学。两位彼时担任了美邦的董事。
“根据美特斯邦威的财报,仅今年上半年,美邦的净亏损达到了6019.08万元,年度亏损超一亿元,3年时间关闭1500余家门店。”
“不走寻常路”的美特斯邦威,曾经是闻名全国的的服装业领头羊,却在这几年逐渐被人淡忘,以至于看到这则新闻很多人都会愣一愣。
曾经的行业龙头走下神坛,美邦的兴衰,可以说是整个服装行业,在大互联网大电商时代的困境缩影。
纵观美邦的失败的路径,魔都君总结两个原因:一是国外品牌冲击,二是互联网的冲击。
从数据上来看,2011-2012年间是美邦发展史上的一个“拐点”。
画虎不成终类犬
库存量惊人,周转周期长
众所周知,ZARA 是快时尚的老大,美邦当年就是盯准了 Zara,想要打造一个 中国的 ZARA 。
作为美邦榜样的ZARA在中国仅有直营店,少量生产,样式更新非常快,平均两周就会上新,直营店的模式为快供应链的低库存提供了保障。ZARA还有拥有数量庞大的服装设计师,从各大服装周上搜集信息设计款式,保证了ZARA的创新能力。
周成建则坚定的认为“直营店+加盟店”的模式才是最好的,一线城市主做直营店,提升品牌影响力。三四线的城市主要是加盟店,提升市场覆盖率。
但是结果只落得个 画虎不成终类犬 。主要原因是 学不到 ZARA 那么精确的数据掌控和分析。所以,到后来美邦还是:我认为用户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而ZARA一直是:顾客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
实质上,美邦虽然说是以ZARA为榜样,但是实际操作上与ZARA大相径庭。除了门店规模上的极速扩张,美邦的生产周期则是2个月到3个月的时间,倾向于大量生产。
2015年的时候,美邦的库存数量已经达到了3761万件。而ZARA的生产是小批量多款式,周期短,库存灵活。
美邦把商品放到网上清库存,但它的传统渠道都还亏损。
周成建也感觉到了美邦的库存压力,有媒体说他狠批下属“三蛋不一”,即混蛋、王八蛋、瞎扯淡以及不作为。
对此,他否认了这个说法,称原话是在骂自己,对于媒体报道,他曾反问过媒体:我的形象还不是你们塑造的?
不懂求变,内外夹击
美邦的代言人从2003年到现在一直是周杰伦,2003年到2011年是周杰伦的黄金发展时期,美邦的营收也是连年攀升,到了2011年,周杰伦重心转移,曝光度下降,美邦的净利润也开始下跌。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周杰伦确实影响了。
美邦的盈利状况每况愈下,2011年,美邦净利为12.06亿元,到了2015年就出现了1.3192亿元的亏损。美邦到了一个急需转型的关键点。
国内原有的美邦、森马、真维斯这几个品牌之间的竞争,随着大量国际品牌的进入,产品和营销的优势瞬间就没了。国内的服装行业突然就变得紧张起来。
前几年,国内服装牌子都大肆扩张,遭遇了外部夹击,就开始溃败了。
2008年,美邦还处于鼎盛时期,对于国际品牌的竞争,他们认为不足为惧。
他对媒体曾说“虽然众多海外的大众时尚品牌进驻中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人的消费观,但相比美邦,他们还缺乏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和研究,或者说还缺乏针对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制造业电商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註】
同时,还有一个更凶猛的压力来自于互联网。美邦的服装偏休闲,他所面临的国际竞争对手,例如H&M、优衣库,从价位上,这些品牌对美邦已经极具威胁性。同时服装行业的电商化是最彻底的,电商对美邦服饰的冲击力并不是一星半点的。
美邦在2010年踏上互联网转型之路。相比较其他同类服装品牌,美邦在互联网转型上的举措可谓行业“先驱”,但效果并不理想。
2010年底,美邦上线电商平台邦购网,消费者通过这个平台么可以在实体店内扫码消费,线上线下互通。但是一年之后,这个平台就不了了之。
2013年,美邦又计划启动O2O战略,关闭了一些加盟店,增加了1000家直营店。构建情景式购物,引入“一城一文化,一店一故事”理念。运营两年之后,美邦体验店的成效不大,客户寥寥。
纵观美邦最近三年的表现,周成建无疑正努力做着相反的事。从美邦公告来看,门店数量(包括直营店与加盟店)已从2012年的5220家锐减到2015年的3700家。三年间门店消失了1500余家。
在这场互联网转型之战中,周成建的儿子周邦威,作为年轻一代的力量走到台前。
2015年,周成建和周邦威共同发布“有范”App。而针对这款APP的推广,美邦依然选择烧钱:连续两季高调冠名互联网选秀节目《奇葩说》,并且在2016年夏季让明星李易峰代言。但从市场反应来看,结果并不理想。根据2016年3月媒体报道,“有范”App当时的下载量仅有37万左右。
2008年,美邦推出了面向白领阶层、价格偏高的服装品牌ME&CITY。为这个品牌,美邦交了6个亿的学费,但始终不温不火。周成建自己总结的原因还是跟专家有关,不过这一次是没能听取专家的意见,而匆匆上马ME&CITY这个品牌。
13年前,周成建跟歌手周杰伦合作,后者成为美邦的品牌形象代言人。这个举措被业内人士当作一次成功的商业运作。不过,周成建在选择代言人时,也有走眼的时候。有段时间,ME&CITY找到了林志玲代言。这个语气嗲嗲的台湾女性并不符合ME&CITY的气质。周成建承认,这是他本人无知导致。当然,“无知”也被他当作ME&CITY不能良性发展的原因。
ME&CITY 是美邦08年创立的一个副线品牌,定位是 22-35岁的时尚职业人群 ▼
在创立之初,就大手笔地请来了越狱男主 温特沃斯·米勒(Wentworth Miller)做代言人▼
前两年刚出来的时候,各个线的产品做的都还不错,毕竟舍得投钱,请的都是 国外的射鸡湿团队 ▼
现在去他们大专柜看一圈出来,感觉真是哔了狗了。撇开产品没有职业气息不说,还冒出了众多匪夷所思的单品。
这两件Polo衫真是将 线面设计 运用到了极致。当你穿着左边图里的polo衫,乍一看,我以为你背了个斜挎包呀,旁友▼
看到了下面这两件T恤的时候,我感觉我不得不去洗洗眼睛,把几何视错和抽象图案用的太惟妙惟肖了 ▼
好戏不断,再给你们看一对 湿丢匹德(stupid) 的设计。哈哈,反正我是不会这样穿着出去的▼
每个品牌的产品都有好有坏,ME&CITY的产品也有很多基础(正常)款,但是却在同类品牌圈里丧失了竞争力。对于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我相信更多会选择真正国际范的 ZARA 或者 H&M 这些品牌。【制造业电商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註】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连续多年净利润下滑、库存高企之后,美邦的股价在2015年股灾期间却一度飙升,最后引得深交所发出问询函。与此同时,美邦董事长周成建牵涉徐翔案,以及2016年1月周成建和美邦董秘涂珂一度“双双失联”的传闻,引发资本市场广泛议论。
今年年初,周成建在一次论坛讲话说:“我觉得我过去十年的确让自己错位了,让自己‘出轨’了,没有专心专注围绕这个产业、专业,真正用工匠精神做好一个裁缝,所以被市场抛弃。但我坚信,这个抛弃是阶段性的,是让我更加清醒、认真地思考,更加努力做好一个裁缝,让我自己和美特斯邦威这个企业,赢得社会和消费者更好的竞争力。”